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研究所

作品数:29 被引量:377H指数:9
相关作者:朱昕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交通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交通部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非集计
  • 6篇非集计模型
  • 5篇仿真
  • 4篇拥挤
  • 4篇拥挤收费
  • 4篇运输系统
  • 4篇汽车
  • 4篇汽车工业
  • 4篇驾驶
  • 4篇驾驶员
  • 4篇公交
  • 4篇车工
  • 3篇物流
  • 3篇交通流
  • 3篇交通需求
  • 3篇交通需求管理
  • 3篇交通运输
  • 3篇交通运输系统
  • 3篇交通运输系统...
  • 3篇车辆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2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9篇隽志才
  • 7篇宗芳
  • 5篇贾洪飞
  • 5篇吴文静
  • 4篇高林杰
  • 4篇方春明
  • 3篇倪安宁
  • 3篇曹鹏
  • 2篇李志瑶
  • 2篇富晓艳
  • 2篇张伟华
  • 2篇孔繁森
  • 1篇张枭雄
  • 1篇王新颖
  • 1篇张连富
  • 1篇孙元
  • 1篇张慧永
  • 1篇朱泰英
  • 1篇罗清玉
  • 1篇高研

传媒

  • 8篇公路交通科技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交通标准化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物流技术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中南公路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2004国际...
  • 1篇2005年海...
  • 1篇第五届交通运...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活动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与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被引量:46
2007年
应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方法研究了长春市实行鼓励公交策略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和总结以往模型,建立了Logistic形式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了参数标定和模型验证。应用已建模型初步分析并评价了鼓励公交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基于活动的方式选择模型预测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可以全面有效地进行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评价研究,为交通部门制定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宗芳隽志才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需求管理公交系统非集计模型
汽车工业供应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汽车公司与物流服务商一道不断优化供应网络结构,调整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和数量,不但要考虑物流网络运行费用,还要考虑物流中心发展环境的可接受性,包括社会政策的稳定性、交通的便利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是一个两阶段的寻优决策过程。基于一汽-大众公司东北地区入厂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首先使用欧几里德选址模型确定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在最优位置区域寻找备选对象,然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对该地域的备选位置进行评价,最后对备选位置的可接受性做出判断,为物流网络的中、长期决策提供了科学方法。
方春明孔繁森隽志才
关键词:运输经济AHP配送中心
基于信息度量的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被引量:28
2006年
将信息理论运用于解释交通标志信息的传递过程,建立了交通标志的信息传输模型。运用信息熵方法将驾驶员接受的标志信息进行量化,并以长春市区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该方法评价现有交通标志的信息传递质量。结果表明,利用信息度量方法对交通标志视认性进行评价可以有效衡量标志的设计质量,有助于标志设计者从驾驶员认知角度出发,提高交通标志的工效性。也为筛选标志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手段。
曹鹏吴文静隽志才
关键词:交通标志驾驶员
中国汽车工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结了国际汽车工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态势,以中国三大汽车公司为对象,客观地从多个侧面分析了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供应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供应链的一系列发展对策.
方春明隽志才张连富
关键词:汽车工业供应链管理商务模式
文献传递
微观交通分布式并行仿真系统设计与效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为了提高交通网络仿真的速度和效率,从挖掘交通网络仿真的并行性出发,设计了分布式并行仿真系统的结构和仿真算法,通过比较选择PVM(Parallel Virtual Machine)作为并行计算的编程环境,提出基于车辆数的网络分割算法和数据时钟同步的通讯方式,使并行仿真达到负载平衡。用程序执行时间、加速比、并行效率和可扩展性4个测度指标来评价算法的并行效益,并以24个交叉口组成的交通网络为例,应用设计的并行算法在不同处理器数目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并行仿真速度比串行仿真提高了3.5倍,因此,这种并行算法提高了交通网络仿真的速度和效率,为实现更大规模的交通仿真奠定了基础。
高林杰隽志才倪安宁
关键词:分布式仿真负载平衡
跟驰过程中驾驶员认知结构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05年
在道路交通4要素中(人、车、路、环境),人以其主动性和智慧性起着支配作用,是其中的主体要素。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论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五轮仪实验系统观测到的车辆跟驰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车辆跟驰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4个因素,相应地将驾驶员认知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建立了车辆跟驰过程的驾驶员认知结构模型。为驾驶行为研究和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贾洪飞隽志才曹鹏
关键词:驾驶行为车辆跟驰
活动—出行决策混合仿真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08年
总结了出行行为混合仿真模型的主要特征,综述了活动—出行混合仿真模型的发展及该领域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最后讨论了该领域的有关新技术及进一步发展趋势。
张伟华隽志才高林杰
关键词:混合仿真
公交专用道政策及评价
2008年
公交专用道具有大容量、灵活方便、快速(或准快速)等性能,能够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城市客运车辆出行总量,缓解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上机动车流的运行状况,因此,制定并执行公交专用道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富晓艳隽志才
关键词:公交专用道公共交通车辆客运车辆交通拥堵大容量
分布式并行计算在交通网络仿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根据交通网络仿真的并行特征采用域分解方法设计交通并行仿真系统的框架,把交通网络分为几个子网,集群系统的每个节点机分别负责其中的一个子网,提出基于车辆数负载的网络分割算法来平衡各子网的负载量,并分析子网之间的通信机理。同时,在基于MPI的并行计算平台上实现设计的并行仿真系统。通过实例表明,提出的并行算法能大大提高交通网络仿真的速度和效率。
高林杰隽志才张伟华
关键词:分布式并行计算
居民出行时间选择及拥挤收费政策被引量:34
2005年
应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方法,分析了居民出行的时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居民出行时间选择的因素,分别建立了出发和到达时间选择模型,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用已建模型对比评价了两种拥挤收费政策,证明了调整高峰时段小汽车出行费用策略不仅可以使居民的高峰时段出行减少大约18%,而且可以抑制小汽车出行,调整城市交通方式分配结构,说明已建模型可以全面有效地进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评价。
李志瑶隽志才宗芳
关键词:交通规划拥挤收费非集计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