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作品数:57 被引量:205H指数:8
相关作者:倪麟范雪玢姚淑娴赵悦王粟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江苏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基因
  • 6篇蛋白
  • 6篇多态性
  • 5篇多态
  • 5篇血清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肠癌
  • 4篇肿瘤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教学
  • 4篇肺炎
  • 4篇标志物
  • 3篇血栓
  • 3篇片段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肿瘤标志

机构

  • 5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中医老...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倪培华
  • 6篇项明洁
  • 5篇李擎天
  • 5篇黄洁雯
  • 5篇张华
  • 4篇李永兴
  • 4篇樊绮诗
  • 4篇王学锋
  • 4篇胡翊群
  • 4篇陈福祥
  • 3篇丁秋兰
  • 3篇晏春根
  • 3篇徐洪
  • 3篇刘瑛
  • 3篇吴洁敏
  • 3篇顾志冬
  • 3篇赵涵芳
  • 3篇郭晓奎
  • 3篇卫蓓文
  • 3篇胡亮

传媒

  • 15篇诊断学理论与...
  • 7篇检验医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标记免疫分析...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EN及其突变体可诱导慢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
2013年
目的:构建可诱导表达野生型或突变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慢病毒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PTEN与肿瘤间的关系提供理想的实验工具。方法:提取甲状腺癌、肺癌及其癌旁组织的RNA,经反转录后扩增PTEN片段,将其连接入慢病毒载体,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T细胞(293T)细胞,获得病毒。将其感染MDA-MB-231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株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在甲状腺癌和肺癌中发现PTEN突变体;蛋白印迹检测结果证实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的慢病毒表达体系构建成功。突变型PTEN的克隆形成能力强于野生型PTEN。结论:发现了PTEN突变体,并成功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基因的可诱导慢病毒表达体系,突变型PTEN不但有抑癌作用,还有致癌作用。
林佳菲顾志冬倪培华刘湘帆方旭前樊绮诗
关键词:突变型慢病毒表达载体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QRDR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域(QRD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84株,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结合基因测序检测所得菌株QRDR的基因突变,并结合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株耐药菌经检测发现QRDR区存在突变42株,占84.0%。GyrBSer464发生突变34株,占68.0%。GyrBSer464突变组与非突变组比较,对应的患者分离菌株之前使用β-内酰胺类的情况存在差异(OR=11.3,P=0.003及OR=3.5,P=0.023)。喹诺酮类药物在采集前30d内的使用时间也存在差异(P=0.03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与QRDR区突变的发生相一致,耐药菌株突变类型以GyrBSer464突变为主,可能与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的使用有关。
邵萍郭雪君倪培华刘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突变
人附红细胞体感染实验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瑞氏-吉姆萨染色、吖啶橙荧光染色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人附红细胞体的检出率,探索最可靠的检测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方法。方法选取体检健康人50名,同时从白血病及肾移植患者中分别选取50例,使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以及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检测附红体的感染率,同时选取1例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强阳性的标本,根据GenBank中已收录的猪、牛、羊、猫、鼠等5种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初步建立人附红体病的分子诊断方法。结果体检健康人群中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以及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检出率分别为32%和24%,白血病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4%和62%,肾移植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8%和68%,同时初步建立了人附红细胞体病的分子诊断方法,但需进一步研究将其完善。结论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最适合临床作为人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检测方法。
王剑飚樊绮诗倪麟倪培华姚玉峰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吖啶橙PCRRRNA
自吞噬与细胞死亡被引量:1
2009年
自吞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发育和生理病理过程。虽然对自吞噬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已证实自吞噬与凋亡一同调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自吞噬的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受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分子调控,由此引起不同的分子效应,最终导致细胞走向不同的结局。因此,对自吞噬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吴蓓颖倪培华樊绮诗
关键词:自噬体细胞死亡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检测肝硬化及其不同Child分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分析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的多态性及其与肝硬化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离110例汉族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静脉抗凝血的PBMCs,流式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别检测PBMCs TLR4蛋白、mRNA及Asp299Gly、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分析TLR4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PBMCs TLR4阳性细胞率与mRNA表达正相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Child评分的升高而升高(P<0.01);但220例受试对象均未检测到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的突变型。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PBMCs TLR4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肝硬化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出现频率低,且与肝硬化疾病的易感性可能无关。
朱冬芳晏春根谢青庄焱倪培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肝硬化
热休克蛋白90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 90)的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8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者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HSP 9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结直肠息肉患者比较,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HSP 9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HSP 90呈高水平表达,低分化患者HSP 90水平均升高显著(P<0.05)。有淋巴转移患者HSP 90水平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血清HSP 90与CEA、CA19-9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HSP 90与CEA联检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83,诊断符合率也最高为85.6%,其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0%。结论血清HSP 90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HSP 90和CE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
张华李永兴赵欣雨项明洁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90结直肠癌
良、恶性腹水生化检测诊断进展被引量:14
2007年
腹水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较多,包括纤维连接蛋白、乳酸脱氢酶、胆固醇、总蛋白、腺苷脱氨酶、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游离脂肪酸、癌胚抗原、胸苷激酶、假尿嘧啶、端粒酶、α1-抗胰蛋白酶、葡萄糖和pH值测定等。文章就这些指标的诊断效用作一综述。
张洁俞赞临
关键词:恶性腹水纤维连接蛋白乳酸脱氢酶胆固醇总蛋白
定植指数对于监测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一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型标本,通过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和初步菌种鉴定,使用ITS1/ITS4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CI对监测IC发生的临床意义。结果·纳入研究的11 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IC,其中8例在感染前已有假丝酵母菌定植。CI≥0.5组与0
王晨李贞何羽童姚天悦陈铖王偲鉴彭奕冰
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当今免疫学领域发展迅猛.临床免疫学检验的新项目、新技术和新理论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检验工作者.不仅需要会动手操作.还应具备对现有知识和思维进行更新的动力和能力.以从容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技术、新项目和新理论。同时.21世纪的临床检验工作者必须具备掌握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
卫蓓文李擎天黄洁雯宋珍陈福祥
关键词:双语教学临床免疫学教学方法
血清三叶因子3水平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血清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水平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80例受试者(89例结直肠癌患者,4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FF3水平。将结直肠癌组血清TFF3水平与对照组作对比,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TFF3作为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FF3水平[12.35(9.72~13.92)ng/mL]显著高于结直肠息肉组(3.18±0.18ng/mL,P<0.05)和健康对照组(3.14±0.11ng/mL,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结直肠息肉组患者血清TFF3水平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FF3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在cut-off值为4.6149ng/mL时,血清TFF3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7%和91.8%。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低的结直肠癌患者,其血清TFF3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血清TFF3是一个能够有效诊断结直肠癌的血清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张华姜楠李永兴项明洁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