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作品数:504 被引量:1,666H指数:22
相关作者:何先祺骆鸣汉兰先琼吕绪庸王梓丞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6篇化学工程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理学
  • 28篇经济管理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8篇制革
  • 119篇皮革
  • 41篇鞣制
  • 36篇铬鞣
  • 35篇鞣剂
  • 33篇猪皮
  • 28篇羊皮
  • 25篇毛皮
  • 23篇猪皮制革
  • 22篇胶原
  • 18篇加脂
  • 16篇羊皮制革
  • 16篇皮革工业
  • 15篇蛋白
  • 15篇助剂
  • 13篇原纤维
  • 13篇制革工艺
  • 13篇皮革涂饰
  • 13篇胶原纤维
  • 12篇加脂剂

机构

  • 411篇四川大学
  • 12篇山东轻工业学...
  • 8篇西南民族学院
  • 6篇西北轻工业学...
  • 5篇宁波工程学院
  • 4篇内江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江南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郑州大学
  • 3篇科技实业有限...
  • 2篇中国皮革和制...
  • 2篇江阴出入境检...
  • 2篇美国农业部
  • 1篇成都纺织高等...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2篇但卫华
  • 52篇张铭让
  • 38篇单志华
  • 31篇但年华
  • 26篇陈武勇
  • 21篇石碧
  • 19篇骆鸣汉
  • 19篇曾睿
  • 18篇兰先琼
  • 17篇廖学品
  • 16篇廖隆理
  • 15篇王坤余
  • 14篇吴兴赤
  • 14篇王康建
  • 14篇付丽红
  • 14篇张新申
  • 14篇林炜
  • 14篇陈敏
  • 13篇姚云鹤
  • 12篇彭必雨

传媒

  • 127篇皮革科学与工...
  • 73篇中国皮革
  • 59篇北京皮革(中...
  • 38篇北京皮革(中...
  • 30篇四川皮革
  • 22篇皮革化工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化工进展
  • 3篇精细化工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弹性体
  • 2篇西南民族学院...
  • 2篇皮革与化工
  • 2篇中国化工学会...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化工环保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18篇2012
  • 16篇2011
  • 18篇2010
  • 28篇2009
  • 26篇2008
  • 24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5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梅单宁接枝胶原纤维负载Pt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硝基苯加氢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杨梅单宁接枝胶原纤维为载体,制备了新型负载铂(Pt)纳米催化剂。杨梅单宁作为桥分子,通过其邻位酚羟基与Pt(IV)形成五元螯合环并固定在胶原纤维上。还原过程中,杨梅单宁能有效地抑制Pt纳米颗粒的团聚。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分光光谱(XPS)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对该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规整的纤维结构,且在胶原纤维的外表面形成了具有高分散性、平均粒径在2.8±0.5nm的Pt(0)纳米颗粒。该催化剂用于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中,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显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TOF=1097mol/(molPt·h))、高选择性(98%)以及较低的活化能(Ea=30.49kJ/mol)。通过改变胶原纤维表面杨梅单宁的接枝度,可以有效控制催化剂对硝基苯的催化反应速率。该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没有降低,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特性。
高明明吴昊廖学品石碧
关键词:非均相催化剂硝基苯加氢
超临界水处理有机废物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4
2002年
超临界水处理废物可以通过添加氧化剂的超临界水氧化和不加氧化剂的超临界水萃取两种方式实现 ,超临界水氧化应用较多 ,与其它废物处理技术相比有显著优点。本文总结了超临界水氧化流程和反应机理 ,评述了添加剂、温度、压力及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对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影响 。
王碧舒子斌贾冬英张铭让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弃物废物处理
铜(Ⅱ)-多酚纳米复合物对水培营养液中藻类生长的抑制
2023年
为研究铜(Ⅱ)-多酚纳米复合物对水培营养液中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生菜的影响,将金属离子(Cu^(2+))和天然植物多酚(杨梅单宁BT、橡椀单宁VT、塔拉单宁Tr、单宁酸TA)自组装形成铜(Ⅱ)-多酚纳米复合物,设置铜(Ⅱ)-多酚纳米复合物抑制小球藻试验和实际水培生菜试验。结果表明:1)多酚诱导的界面相互作用促使铜(Ⅱ)-多酚纳米复合物能够黏附于藻类细胞表面并缓慢释放铜离子,从而引起了藻细胞的氧化损伤和藻细胞的死亡,可实现长期有效的抑藻效果。其中,铜与杨梅单宁BT形成的Cu^(Ⅱ)-BT使用7 d后,对小球藻的抑制率仍然可达到99%。2)Cu^(2+)与缩合类植物多酚(杨梅单宁BT、橡椀单宁VT)自组装形成的Cu^(Ⅱ)-BT和Cu^(Ⅱ)-VT对藻类生长的抑制能力优于Cu^(2+)与水解类植物多酚(塔拉单宁Tr、单宁酸TA)自组装形成的Cu^(Ⅱ)-Tr和Cu^(Ⅱ)-TA。3)铜(Ⅱ)-多酚纳米复合物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抑制营养液中藻类的生长,并且与对照相比,水培生菜鲜重没有差异,证明了铜(Ⅱ)-多酚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因此,在实际水培生产中,自组装的铜(Ⅱ)-多酚纳米颗粒具有抑制藻类生长的能力,可缓解由藻类过度繁殖造成的粮食作物减产问题。
王明耀杨晓黄涛王晓玲杨其长郭俊凌
关键词:植物多酚抑藻水培技术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开始招收工程硕士
2001年
张宗才
噁唑烷类化合物在制革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被引量:10
2006年
综述了铬鞣及无铬鞣现状;分析了这两类鞣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向。介绍了噁唑烷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现状;讨论了噁唑烷类化合物及其改性产物用于制革尤其是无铬鞣的前景。
李铠单志华
关键词:鞣制皮革噁唑烷
乙醇-盐-水-5-Br-PADAP体系萃取分离测定钯被引量:4
2003年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 ,5 Br PADAP乙醇体系中Pd(Ⅱ )、Rh(Ⅲ )、Pt(Ⅳ )的萃取行为及乙醇溶液的分相条件 ,讨论了影响萃取率的各种因素 ,试验表明 ,室温下 ,一定 pH范围内 ,该体系中的Pd(Ⅱ )几乎可完全被乙醇相萃取 ,而Rh(Ⅲ )、Pt(Ⅳ )不被萃取或萃取率很低 ,从而可实现Pd(Ⅱ )、Rh(Ⅲ )、Pt(Ⅳ )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同时建立了Pd(Ⅱ )的测定方法。乙醇相中Pd(Ⅱ ) 5 Br PADAP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18× 10 5L·mol- 1·cm- 1,钯量在 0~ 9.6 0 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0 .0 90 μg/10ml。用该法分离混合样和测定两种活性碳钯催化剂中钯 。
王碧覃松刘永萍阮尚全张铭让
关键词:乙醇5-BR-PADAP萃取
铬革屑制备蛋白填充复鞣剂和铬鞣剂的研究(六)
2010年
第五部分用铬泥还原红矾制备铬鞣剂及应用研究 5.1引言 有关铬革屑提胶后残留产物铬泥的后续利用的研究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早期铬泥一般都被弃置不用,使得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产生了二次污染,或经过繁杂的过程提取纯铬,不仅消耗大量的酸碱,并浪费了铬泥中宝贵的蛋白质资源。用铬泥还原红矾制备铬鞣剂不仅完美地解决了以前铬泥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使铬泥中的铬重新回用于制革生产,可避免繁杂的纯化工序.且节约配制铬鞣剂时葡萄糖的用量。
苏德强王坤余吕绪庸
关键词:蛋白质资源铬鞣剂铬革屑复鞣剂资源化利用二次污染
实现清洁化脱毛工艺的新途径被引量:4
2001年
全面论述了传统硫化钠脱毛法的优点和存在的污染问题 ,指出产品质量、成本和清洁化效果是阻碍清洁化脱毛工艺难以推广的原因 ,并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清洁化脱毛工艺 ,该工艺在基本不改变原有工艺的前提下 ,解决了硫化物、有机物和固体石灰的污染 ,而且成本低廉 。
丁志文张铭让潘志娟
关键词:污染皮革产品质量
CO_2超临界流体作反应物用于皮革脱灰的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本文以CO2超临界流体作反应物用于制革的脱灰,研究了超临界CO2的压力、温度、时间及工艺对脱灰和脱脂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物可用于灰皮脱灰,并且具有速度快、脱灰彻底,能有效防止钙斑生成,同时具有较好的脱脂作用等优点,是一种不使用接盐的新的脱灰技术。
冯豫川陈敏赵焱李志强廖隆理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制革脱灰皮革
改性纤维素鞣法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坯革的收缩温度(Ts)和感观的测定,考察了自制的改性纤维素鞣剂的用量、鞣制温度、pH和时间对其鞣制效应的影响,确定了该改性纤维素作为主鞣剂时的最佳应用工艺参数,即:用量25%、温度30℃、鞣制初始pH 4.5、终点pH 7、鞣制总时间10 h。该鞣剂具有一定的鞣革性能,能使坯革的Ts提高20.8℃,坯革色浅,粒面平细,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丰满度。
胡良豪甄文娟单志华
关键词:改性纤维素无铬鞣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