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

作品数:45 被引量:391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洁高东杰马驰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甜菜
  • 7篇单体附加系
  • 7篇栽培
  • 7篇无融合生殖
  • 7篇合生
  • 7篇附加系
  • 5篇栽培甜菜
  • 5篇白花
  • 5篇白花甜菜
  • 4篇配子体
  • 4篇兼性无融合生...
  • 3篇毒力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3篇树状多节孢
  • 3篇孢子
  • 3篇孢子发生
  • 3篇联合毒力
  • 3篇酵母

机构

  • 45篇黑龙江大学
  • 9篇哈尔滨师范大...
  • 8篇齐齐哈尔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黑龙江省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发...
  • 1篇鲁东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海伦师范学校

作者

  • 11篇郭德栋
  • 10篇李盛贤
  • 10篇贾树彪
  • 9篇申家恒
  • 7篇平文祥
  • 7篇申业
  • 7篇康传红
  • 7篇刘作喜
  • 6篇刘丽萍
  • 5篇方晓华
  • 5篇周东坡
  • 5篇张洁
  • 4篇于寒颖
  • 4篇孙剑秋
  • 4篇李海英
  • 4篇王艳杰
  • 3篇陆俊萍
  • 3篇刘亚光
  • 3篇杨庆凯
  • 3篇李伟

传媒

  • 8篇黑龙江大学自...
  • 3篇生物技术
  • 3篇酿酒
  • 3篇中国糖料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中国食用菌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菌物系统
  • 2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甜菜糖业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0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7篇199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天津、安徽三产地中药刘寄奴药用化学成分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对黑龙江、天津、安徽产中药刘寄奴的多糖、总黄酮、鞣质及微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产刘寄奴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及鞣质含量均高于天津、安徽产刘寄奴中相应成分的含量。黑龙江产刘寄奴的中药品质资源是三者中最好的。
康传红侯海鸽郝文辉邢有权
关键词:黄酮鞣质微量元素
5个香菇菌株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研究了5个香茹菌:LD1LD7405LD7912:LD5、LD6,对其栽培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等重要特性进行试验比较,从而筛选出LD6为最优菌株,其现蕾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增重率高等特点。
刘作喜王永吉刘威
关键词:食用菌菌株比较栽培性状
用原生质体融合进行冬菇育种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用灭活的〔Flammulinasubnudus (Pr .)Sing〕双核菌株原生质体与〔Flammulinavelutipes (Fr.)Sing〕双核菌株原生质体融合 ,在 2 2℃的条件下筛选得融合子。融合频率为 0× 10 -5~ 4 1× 10 -5。融合子与双亲有明显的拮抗性。融合子的菌丝体形态 ,氨基酸含量 ,子实体的形态 ,以及酸性磷酸酶的测定都与双亲不同。
刘作喜郝振军刘威许庆兰赵华王永吉
关键词:冬菇育种
γ射线紫外线镰刀菌产生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锭刀菌(Fusarium)经γ射线、紫外线辐射诱变后,接种于大米培养基中.经10℃低温产毒培养.采用薄层层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培养物中的镀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称ZEA).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诱变剂的反应不同.产毒菌株NF5232、NF5946在较大剂量γ射线处理后,ZEA产量显著增加,但其产生的色素量下降.或者用紫外线处理,仍然产生ZEA.不产毒菌株NF6127、NF6123、NP6138和HD—002,经γ射线或紫外线处理后仍不产生ZEA.由此可知镰刀菌产生ZEA毒素的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其产毒机制是由菌株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一定剂量的γ射线可使低产毒菌株变为高产毒菌株.
张洁贾树彪奚新伟
关键词:镰刀菌玉米赤霉烯酮紫外线Γ射线
乳酸酸菜保质期内乳酸含量的变化与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乳酸酸菜在保质期内乳酸含量的稳定性是乳酸酸菜的重要指标 ,本文测定了大庆思源牌乳酸酸菜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表明 ,发酵法生产的乳酸酸菜 ,在真空保存的条件下 ,乳酸的含量是稳定的 ,为乳酸酸菜的质量标准建立了研究基础。
吴国峰李盛贤赵辉马驰贾树彪
关键词:稳定性
速克灵、福美双对蕃茄灰霉病病原菌联合毒力的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对不同浓度配比的速克灵和福美双对蕃茄灰霉病病原菌的菌丝抑制试验和用Finney机率值分析法,确定了这两种药剂不同配比的联合毒力,为两种药剂的定型配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盛贤张颖舒杨光
关键词:蕃茄速克灵福美双联合毒力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的分离与提取被引量:8
2003年
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均未萃取到具有致病组分的化合物。但用甲醇、乙醇、丙醇和硫酸铵等两种沉淀大分子物质的方法,却提取到了使大豆叶片产生典型病斑和致萎的化合物。该粗提物能引起大豆感病品种产生典型的蛙眼形病斑,由此可以肯定从培养滤液中提取的粗提物含有大豆灰斑病菌所产生的毒素。以二倍体积的甲醇来提取大豆灰斑病菌毒素是最为简单、快速的方法。
刘亚光李海英杨庆凯
紫杉醇产生菌HQD33的鉴定被引量:12
2001年
通过对紫杉醇产生菌HQD33的群体形态和菌丝、分生孢子梗、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等个体形态的研究 ,确定了HQD33的分类地位 ,为树状多节孢。
于寒颖孙剑秋张鹏张彦丰凌洪博解玉红周东坡平文祥
关键词: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
黄花菜受精过程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黄花菜受精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授粉后1~2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只有生殖细胞进入花粉管内.2.花粉管在花柱道内生长历经20~22 h,生殖细胞分裂形成2个精子.3.花粉管在子房室中轴胎座表面生长经历2~4 h.4.授粉后26~28 h花粉管进入1个助细胞,释放2个精子.5.精卵融合经历4~6 h,形成合子.6.精核与次生核融合经历2~4 h,形成初生胚乳核.7.自花粉在柱头萌发至合子形成,受精过程持续总时间为29~36 h.8.合子分裂发生在授粉后39~48 h.9.讨论了研究结果对黄花菜遗传育种与分子育种的意义.
申家恒申业王艳杰袁秋红于春光
关键词:黄花菜双受精花粉管通道法
微生物电极快速测定菌类浓度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用微生物电极,测定酵母菌等三种菌类的标准曲线。对酵母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检测低限分别为5×105,2×106和1×105Celle/ml检测时一般不小于20min,重现性误差小于5%h,同时还讨论了温度、磁搅转速等因素对菌类浓度测定的影响。
刘作喜赵华王永吉
关键词:微生物菌类酵母细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