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域规划研究所
- 作品数:45 被引量:402H指数:8
- 相关作者:张延毅方亭张伟陈御生黄坤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无边界游程编码及其矢栅直接相互转换算法被引量:39
- 1998年
- 本文提出了无边界游程(NBRL)编码的栅格压缩格式及其与矢量格式之间直接相互转换的算法。无边界游程编码具有无矩形边框限制的特点,可随意扩展而无须改变整体参数,特别适合范围不同的两个栅格的各种组合运算。提出的提取多边形算法,可直接在游程上作标记,而不必先还原成非压缩格式,从而节省了内存,提高了速度。
- 吴华意龚健雅李德仁
- 关键词:游程编码数据转换GIS
- 神农架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12
- 1992年
- 本文研究表明神农架共有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21科26属28种(包括变种)。保护植物之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花期主要集中于4~5月,果期主要集中于9~11月。本文还从就地保护和迁地保存两方面阐述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 李兆华
- 关键词:珍稀植物
- 新技术开发与扩散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原联邦德国为例
- 1992年
-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一亿多人口、五十多个民族、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综合国力,谋求区域的均衡发展,保证各民族和睦相处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开发新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借鉴国外区域发展经验,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政策。原联邦德国在短短的四十多年时间内,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崛起,不仅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且还较好地解决了区域同步发展问题,从而成为西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社会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 曾刚
- 关键词:经济发展
- 汉江下游国土资源优势与限制因素的探讨
- 1997年
- 分析了汉江下游经济区土地、气候、水、生物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并就农业生态和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穆越涂成焱蒋惠玲
- 关键词:汉江下游土地资源农业生态
- 京山县农业地貌条件分析
- 1995年
- 本文探讨了京山县的各项地貌条件(包括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度、地表组成物质和现代地貌过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认为京山县地貌条件适宜于农业的立体开发和多种经营.
- 张青年
- 关键词:坡度地貌形态
- 区域科学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 1991年
- 区域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1954年年底区域科学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W·艾萨德主持召开的,由一些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和规划师们参加的特别会议上创议并正式成立区域科学协会算起,已经进入了学科的“而立”之年。在这35年中,区域科学发展迅速,理论、方法日臻成熟,区域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区域科学协会的组织遍于全世界。区域科学研究为各国政府和政治家们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试图简要回顾区域科学的历史发展。
- 刘妙龙
- 湖北省荒山荒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向被引量:1
- 1995年
- 荒山荒地是我省农业的重要后备资源,本文将主要探讨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原则和方向,为发展农业寻求新的途径与措施。
- 涂成焱穆越
- 关键词:荒山荒地
- 神农架“红坪画廊”旅游景观及其开发研究
- 1994年
- 本文在详细踏勘的基础上,分水光山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等方面分析了“红坪画廊”的旅游景观,并对长达11km的红坪峡谷进行了连续取样分析。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坪画廊”风景资源的开发建议。
- 李兆华吴华意
- 关键词:旅游景观
- 对西方应用地理学哲学基础的若干思考
- 1991年
- 以著名人文地理学家R.J.Johston教授《论人文地理学》的思想为基础,探讨了西方应用地理学哲学基础的若干问题;基于经验主义,释经学和唯实论科学的三种应用地理学,有其自身的定义、思想意识和研究体系,统一的应用地理学是不存在的,它取决于地理学家的选择.
- 刘妙龙孔爱莉
- 关键词:应用地理学经验主义唯实论
- 武汉—九江城市集聚带发展与长江经济带中段开发被引量:2
- 1997年
- 简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中段武汉———九江城市集聚带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带内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经济特征、探讨了带区城发展所特有的文化底蕴,提出了为推动城市集聚带及长江中游经济发展应首先解决的构筑城市地域空间新格局的设想。
- 刘妙龙黄坤赤
- 关键词: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