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作品数:850 被引量:4,210H指数:29
相关作者:罗东山刘海敏庞永新邓华陈炳泉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制药工程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6篇期刊文章
  • 112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6篇化学工程
  • 156篇理学
  • 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医药卫生
  • 16篇电气工程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文化科学
  • 7篇机械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电子电信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28篇橡胶
  • 103篇丙烯
  • 99篇共混
  • 93篇乙烯
  • 87篇硫化
  • 60篇聚丙烯
  • 60篇改性
  • 56篇复合材料
  • 56篇复合材
  • 52篇丙烯酸
  • 48篇共聚
  • 48篇力学性
  • 46篇树脂
  • 46篇聚苯
  • 44篇力学性能
  • 40篇苯乙烯
  • 37篇炭黑
  • 37篇轮胎
  • 37篇纳米
  • 35篇丁苯

机构

  • 798篇华南理工大学
  • 26篇中山大学
  • 15篇广东工业大学
  • 1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三明高等专科...
  • 7篇北京化工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南工业大学
  • 6篇三明学院
  • 5篇吉首大学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 4篇广州市合诚化...
  • 3篇湘潭大学
  • 3篇广州吉必时科...
  • 3篇广州机床研究...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115篇沈家瑞
  • 85篇江畹兰
  • 81篇贾德民
  • 64篇王炼石
  • 64篇张安强
  • 52篇姚钟尧
  • 49篇龚克成
  • 45篇赵建青
  • 45篇章永化
  • 44篇吴水珠
  • 41篇罗权焜
  • 39篇郭宝春
  • 32篇周奕雨
  • 25篇曾钫
  • 25篇严玉蓉
  • 25篇赵耀明
  • 24篇彭晓宏
  • 24篇林雅铃
  • 22篇李光吉
  • 20篇曾幸荣

传媒

  • 81篇世界橡胶工业
  • 56篇高分子材料科...
  • 51篇塑料工业
  • 48篇合成橡胶工业
  • 40篇橡胶工业
  • 38篇特种橡胶制品
  • 37篇华南理工大学...
  • 26篇弹性体
  • 23篇合成材料老化...
  • 16篇中国塑料
  • 12篇化工新型材料
  • 12篇高分子通报
  • 10篇工程塑料应用
  • 10篇合成纤维工业
  • 9篇石油化工
  • 8篇功能高分子学...
  • 8篇高分子学报
  • 7篇合成树脂及塑...
  • 7篇材料导报
  • 7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22篇2013
  • 13篇2012
  • 19篇2011
  • 23篇2010
  • 26篇2009
  • 35篇2008
  • 23篇2007
  • 24篇2006
  • 35篇2005
  • 54篇2004
  • 45篇2003
  • 40篇2002
8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AF填充型粉末SBR的混炼流变性能被引量:11
2002年
研究了高耐磨炭黑 (HAF)和芳烃油用量对HAF填充型粉末SBR[P(SBR/HAF) ]和块状SBR(SBR/HAF)胶料混炼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P(SBR/HAF)胶料的表观混炼转矩、单元混炼功等对混炼时间、HAF和芳烃油用量的敏感程度均小于SBR/HAF ,为SBR/HAF的 5 0 %~ 70 % ;当HAF用量超过 3 0份 ,P(SBR/HAF)胶料具有较小的混炼能耗 ;P(SBR/HAF)胶料的混炼温升对HAF用量不敏感 。
张安强王炼石周奕雨
关键词:高耐磨炭黑芳烃油混炼流变性能
就地反应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被引量:8
2006年
在天然胶乳与Na2SiO3水溶液的混合体系中滴加盐酸,就地生成SiO2粒子,并与天然橡胶(NR)同时发生凝聚共沉,获得了NR/SiO2透明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材料的结构,测定了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O2的粒径随混合体系中Na2SiO3投料量的提高而增大,并均匀分布于NR基体中;当复合材料中SiO2用量为25~54份时,SiO2的粒径为100~200nm;在SiO2用量适宜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硫化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硫化胶片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在波长为600~800nm时,其透光率为50%~72%。
赵治国王炼石王芳张安强霍智辉
关键词:天然胶乳硅酸钠复合材料透光率
离子液体对静电纺丝成型及电纺纤维形貌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毡在组织工程、过滤、防护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广为使用的静电纺丝聚合物均以配置一定的溶液为前提,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溶解特性及"绿色"优势可替代部分具有毒性的溶剂。综述了离子液体在静电纺丝成型中的作用,包括作为单一溶剂、共溶剂,或者将离子液体聚合后参与共混静电纺丝成型,也包括采用离子液体对静电纺纤维毡进行后处理。离子液体的引入导致溶液性质变化,显著影响了静电纺丝成型过程,进而导致纤维直径、形貌以及纤维毡的物理性质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喻祺邱志明程慰严玉蓉
关键词:离子液体静电纺丝形貌
丁腈胶/纳米碳酸钙/甲基丙烯酸锌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与力学性能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它的表面改性和应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它在橡胶中的补强作用也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纳米碳酸钙和甲基丙烯酸锌(ZDMA)的协同补强作用却很少被研究者注意。本文主要制备了...
周扬波古菊贾德民杜杨
关键词:碳酸钙丁腈胶物理机械性能
玻纤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1997年
综述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BMC)两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即收缩控制和耐冲击性能改善的研究与进展。尤其是着眼于研究弹性体低收缩剂这一发展趋势。
曾庆乐庞永新贾德民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模塑料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
ACM/NBR共混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探究了共混比对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ACM/NBR)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油性能、高温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和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TCY/S/促进剂的硫化体系时,在ACM中并用少量的NBR可以显著地提高硫化速度,最高扭矩也随着NBR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用5 phr NBR后,共混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与纯ACM硫化胶相比,提高了近17%,但NBR的并用量由5 phr增加到25 phr时,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随着NBR用量增加,共混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均变差,但高温压缩永久变形减小,耐寒性有较大改善。
张明霞罗权焜
关键词: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共混
磷酸川芎嗪星型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制备磷酸川芎嗪星型聚乳酸载药微球,研究制备工艺参数对载药微球的药物包封率的影响,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表征。方法以星型聚L-乳酸(sPLLA)为聚合物基材,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磷酸川芎嗪(LP)星型聚乳酸载药微球(sPLLA/LP),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研究sPLLA/LP的体外缓释特性,并用FT-IR和SEM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建立sPLLA/LP的药物包封率与制备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优化工艺。LP与sPLLA结合良好,sPLLA/LP微球缓释7 d后,sPLLA出现部分降解。采用优化工艺所制备的sPLLA/LP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SEM分析与缓释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0~48h阶段的释药机制为药物扩散和聚合物降解协同作用;48~144 h阶段则主要为药物扩散释药。结论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sPLLA/LP微球的药物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平稳。
林雅铃张安强王炼石
关键词:磷酸川芎嗪包封率体外释放
聚芳醚醚酮的热分解
1989年
聚芳醚醚酮(Poly(aryl ether ether ketone),PEEK),结构单元为:
罗远芳霍瑞贞金憙高F.E.Karasz
关键词:PEEK热分解
SBS增容PS/LDPE共混物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1997年
开发了一种采用SBS配以微量界面改性剂增容PS/LDPE共混物的新方法,并制得了抗冲击强度高,综合性能优异的PS/LDPE合金材料。其抗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分别为115.7J/m,35MPa,42%。
王志赵建青黄涛沈家瑞
关键词:聚苯乙烯共混物改性剂相容性SBS
在超临界CO_2中制备生物可降解PEC/OMMT纳米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09年
将聚碳酸亚乙酯(PEC)与有机蒙脱土(OMMT)在超临界CO2(sc-CO2)中溶胀并混合,制备了生物可降解PEC/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失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万能电子拉力机等对PE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70℃下制备的PEC/OMMT复合材料为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得到较大改善;加入少量OMM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与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相比,sc-CO2法既可以解决PEC在熔融插层中面临的热降解问题,也可以避免溶液插层中使用大量有机溶剂造成的污染问题,是制备PE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徐鼐贾德民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插层
共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