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作品数:131 被引量:2,212H指数:25
相关作者:毛鹏田树苞黄纯华马志宇吕冬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5篇电气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电子电信
  • 10篇理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2篇电力
  • 58篇电力系统
  • 18篇输电
  • 17篇仿真
  • 16篇输电线
  • 15篇继电
  • 15篇继电保护
  • 15篇电保护
  • 14篇输电线路
  • 14篇电线路
  • 13篇电网
  • 13篇暂态
  • 11篇电压
  • 9篇数字仿真
  • 9篇配电
  • 8篇电机
  • 8篇配电网
  • 7篇神经网
  • 7篇网络
  • 7篇小波

机构

  • 131篇天津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东北电力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河北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民用航空...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2篇国网天津市电...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工业大学
  • 1篇湘潭工学院
  • 1篇电子工业部

作者

  • 19篇贺家李
  • 18篇余贻鑫
  • 15篇李永丽
  • 14篇陈超英
  • 13篇王庆平
  • 12篇董新洲
  • 11篇陈礼义
  • 9篇王先来
  • 9篇李斌
  • 7篇葛耀中
  • 5篇赵玉山
  • 5篇王江
  • 5篇段刚
  • 5篇孙雅明
  • 4篇孙雨耕
  • 4篇宋文南
  • 4篇马志宇
  • 4篇杨山
  • 4篇郑玉森
  • 4篇李林川

传媒

  • 25篇电力系统自动...
  • 14篇电力系统及其...
  • 13篇天津大学学报
  • 1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0篇电网技术
  • 5篇电力自动化设...
  • 5篇天津电力技术
  • 4篇继电器
  • 4篇第四届输配技...
  • 3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电子学报
  • 2篇计算机学报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西安石油学院...
  • 2篇2003年全...
  • 1篇中国电梯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2篇2003
  • 14篇2002
  • 17篇2001
  • 11篇2000
  • 12篇1999
  • 6篇1998
  • 6篇1997
  • 10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线性系统变结构观测器被引量:17
1997年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观测器,分别讨论了干扰满足及不满足匹配条件下观测器的鲁棒性,证明了观测器的构造误差是一致最终有界的.
王江王先来王海涛
关键词:观测器非线性系统
灰色负荷预测的参数修正法被引量:61
2001年
本文提出灰色预测模型 GM( 1 ,1 )的 α参数修正方法 。
张大海史开泉江世芳
关键词:电力系统灰色系统负荷预测GM(1,1)模型
在线辨识及数字调节器设计
1996年
本文以水轮机调速器为例,讨论了非线性系统在线参数辨识及数字调节器参数自整定的一种方法,推导出参数辨识算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展示了这种自适应数字调速器在不同工况点的调节性能。
郑玉森张宵元刘志红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数字调节器非线性系统
面向对象的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光互连分布式并行处理计算机网络结构被引量:3
1997年
为了提高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水平,本文提出了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的新型计算机网络结构一面向对象的光互连分布式并行处理计算机网络。本文研究的光互连通信网络具有拓扑结构可编程重构的特点,通过光互连通信网络将保护控制综合单元等互连成大规模的并行处理机阵列网络,以实现各种一次设备的控制单元之间、各种保护单元之间以及控制单元与保护单元之间的有机的紧密协调。光互连通信网络具有高速、带宽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以及简单、可靠等优点。
王钢贺家李
关键词: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基于电压谐波信号分析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被引量:38
2002年
自适应自动重合闸技术具有诸多传统重合闸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经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分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的方法。当故障发生时,对于不同的故障性质(瞬时性故障或永久性故障),重合闸安装处母线的电压信号在不同时刻所蕴含的谐波分量有所不同。根据对故障电弧电压信号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判别故障性质的奇次谐波能量判据,该判据适用于发生金属性故障或经过渡电阻故障时判断故障性质。通过EMTP软件中的TACS功能对电弧故障的大量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且该判据仅利用了电压信号,所以基于此判据的单相自适应合闸是易于实现的。
李斌李永丽曾治安梅云
关键词: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电力系统稳定性短路电流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可分组设计的最佳连通超图的构造
1996年
本文证明了基于可分组设计Group Diviisible Design(GD设计)对应的超图具有最佳连通性。给出了几类具有最佳连通超图的GD设计的构造方法,并对这几类设计的超图的容错、直径等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其对应的容错多总线和可靠通讯网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曹其国邵海明孙雨耕
关键词:超图多总线可分组设计
傅氏变换理论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3年
通过对傅立叶级数 ( FS)和离散傅立叶变换 ( DFT)的研究 ,比较了它们在电力系统故障检测及微机保护中的应用。对含有分次谐波的 EMTDC仿真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表明分次谐波、衰减直流分量的存在使得基于 FS的保护算法存在误差。而增加数据窗长度 ,可以使基于 DFT的保护算法克服分次谐波和衰减直流的影响 。
李永丽马志宇
关键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继电保护故障检测
特高压串补线路负序方向高频保护行为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特高压输电技术和串联电容补偿技术部是提高输电线路传输容量、改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同时又都给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中对带串补的特高压线路采用负序方向高频保护作为主保护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负序方向高频保护适用于带串补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但是应克服串补不对称击穿和负序LC谐振带来的不正确动作。
苏斌董新洲孙元章贺家李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串联电容补偿负序方向元件
二阶OTA—C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法
1989年
提出了二阶OTA—C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实例和实验结果,并对带阻(OTA—C)滤波器的阻带衷减在ω_O处为有限值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方案。
虢违頠刘建猷杨山
关键词:滤波器OTA-C滤波器
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细化方法在电动机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异步电动机转子出现导条或端环断裂后,定子电流中会出现(1±2s)f<,1>的频率分量.考虑到此信号的特点,必须用高分辨率的频谱分析仪才能有效区分故障信号和工频信号,本文基于小波变换可提取信号所需频率成分的特性,利用小波变...
曹豫宁李永丽梅云李斌
关键词:小波变换频谱细化故障诊断异步电机定子电流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