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作品数:9,416 被引量:36,176H指数:48
相关作者:陈德基李昭骥陆雪芬冯莹潘光辉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123篇期刊文章
  • 1,038篇会议论文
  • 75篇科技成果
  • 58篇专利

领域

  • 8,806篇医药卫生
  • 194篇文化科学
  • 80篇生物学
  • 4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篇经济管理
  • 26篇哲学宗教
  • 14篇农业科学
  • 11篇社会学
  • 10篇机械工程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92篇细胞
  • 484篇肿瘤
  • 468篇手术
  • 454篇血管
  • 438篇基因
  • 406篇护理
  • 384篇蛋白
  • 361篇动脉
  • 346篇疗效
  • 272篇综合征
  • 251篇外科
  • 250篇静脉
  • 248篇糖尿病
  • 247篇糖尿
  • 242篇慢性
  • 236篇心肌
  • 236篇免疫
  • 228篇血清
  • 224篇教学
  • 221篇术后

机构

  • 9,29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12篇广州医学院
  • 189篇中山大学
  • 179篇广州医学院第...
  • 15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6篇暨南大学
  • 96篇广州市第一人...
  • 76篇南方医科大学
  • 72篇广东省人民医...
  • 70篇中山大学附属...
  • 66篇广州中医药大...
  • 56篇中南大学
  • 5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5篇广东药学院
  • 43篇暨南大学附属...
  • 42篇中山医科大学
  • 41篇中山大学附属...
  • 37篇广州医学院第...
  • 36篇广州市儿童医...
  • 36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267篇陈盛强
  • 192篇廖卫平
  • 169篇谭理连
  • 168篇胡以则
  • 161篇陈晓辉
  • 155篇江慧琳
  • 153篇高崇荣
  • 148篇陈德基
  • 145篇卢振和
  • 144篇李扬彬
  • 135篇叶晓光
  • 131篇徐恩
  • 130篇刘世明
  • 127篇孙卫文
  • 123篇刘泽霖
  • 123篇林珮仪
  • 122篇高聪
  • 117篇陶怡
  • 114篇杨健
  • 110篇潘翠环

传媒

  • 651篇广州医学院学...
  • 490篇广东医学
  • 314篇国际医药卫生...
  • 305篇实用医学杂志
  • 218篇现代临床医学...
  • 207篇现代医院
  • 175篇广州医药
  • 165篇血栓与止血学
  • 109篇中国现代医学...
  • 109篇临床医学工程
  • 107篇中华神经医学...
  • 72篇新医学
  • 71篇解剖学研究
  • 62篇热带医学杂志
  • 53篇岭南急诊医学...
  • 51篇齐齐哈尔医学...
  • 50篇中华生物医学...
  • 47篇护理学报
  • 4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4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3篇2018
  • 16篇2017
  • 7篇2016
  • 27篇2015
  • 57篇2014
  • 450篇2013
  • 684篇2012
  • 778篇2011
  • 702篇2010
  • 607篇2009
  • 568篇2008
  • 555篇2007
  • 721篇2006
  • 596篇2005
  • 493篇2004
  • 432篇2003
  • 362篇2002
  • 404篇2001
  • 263篇2000
  • 260篇1999
9,4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糖尿病妇女分娩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妇女分娩后3个月血糖恢复正常后是否存在内皮功能障碍。方法:GDM和正常孕妇分娩后3个月行OGTT,并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同时根据OG...
叶静文李万根
不同层次护生急诊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正>分析急诊科护理教学现状及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及国内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通过对不同层次护生教学效果的总结分析以及意见的征询,结合急诊科临床特点,提出了不同层次护生的教学方法。对本科以及大专护生实施启发式、互动式带教,注...
顾玉琴
文献传递
腹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8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7/8,死亡1人。5例植入分叉型支架,2例植入直型支架,1例支架释放不成功。1例术后第2天右髂动脉支架折叠成角,远端血栓形成,给予局部溶栓成功后第3天血栓再次形成,急诊行左股-右股动脉旁路转流术。1例术后第2天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2个月后出现结肠缺血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术中主体支架释放不成功,急诊行开腹手术,取出支架,行AAA修补术,术后第2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死亡)时止,无内漏发生,无支架明显移位及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 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李强林少芒张智辉萧剑彬曹良启刘金玲
关键词:血管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
Foxp3-924(rs2232365)基因多态性与成人牙周炎的关系初步探讨
2013年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行Foxp3-924(rs2232365)基因分型,探讨Foxp3-924(rs2232365)基因与牙周炎遗传易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技术为50例无亲缘关系的牙周炎患者和103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924(rs2232365)基因分型。结果 Foxp3-924(rs2232365)位点AA、GA、GG三种基因型频率在牙周炎患者中分别为24.0%(12/50)、34.0%(17/50)和42.0%(21/50);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3.3%(24/103)、28.2%(29/103)和48.5%(50/103),Foxp3-924(rs2232365)位点A、G等基因频率在牙周炎患者中分别为41.0%和59.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7.38%和62.62%,Foxp3-924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牙周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924(rs2232365)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无显著相关。
邝桂星苏丹杨伟珍陈盛强杨瑞明
关键词:牙周炎多态性
P物质在人心传导系统中的分布被引量:2
2001年
为观察 P物质在人心传导系统中的分布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 10例非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心传导系统中的 P物质。结果发现 ,在心传导系统中有数量较少的 P物质免疫阳性纤维和细胞 ,分布于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部位。本研究提示 ,在人心传导系统中 ,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可能有部分来自心内神经节 。
邓平姚青松宋一璇梁赏猷
关键词:P物质心传导系统免疫组织化学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 2 1例骨折内固定术后骨髓炎或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患者 ,总结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类疾病的临床规律。方法 :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治疗 2 1例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或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患者 ,术中拆除内固定材料 ,清除骨髓炎病灶 ,用旋转皮瓣、肌瓣转移、植皮、髂骨植骨等方法 ,术前术后用敏感抗菌素。结果 :病人骨髓炎症状消失 ,2例需再次髂骨植骨 ,3个月~ 1年内拆除外固定支架 ,无 1例截肢。优良率 71.4%。结论 :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内固定术后骨髓炎或软组织坏死缺损的病人 ,可有效地消除骨髓炎 ,并同时保持骨折的稳定性 ,保证骨折顺利愈合。
曹燕明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骨髓炎软组织缺损胫骨骨折
肝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含量及与肝功能的关系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 -I)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各型肝炎患者 113例 ,对照组 3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 -I含量 ,同时检测有关肝功能指标 .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GF -I含量分别为 6 37.6± 178.3ng/ml、4 5 8.6± 2 76 .4ng/ml、6 0 1.7± 2 76 .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316 .1± 10 9.1ng/ml (p <0 .0 0 1) .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IGF -I含量为 2 2 4 .5± 16 8.2ng/ml和12 0 .5± 94 .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IGF -I含量与部分肝功能指标相关 (p <0 .0 5 ) .结论 检测IGF -I对估计慢性肝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
曾颖玲叶晓光于宪
关键词:肝脏疾病肝功能
中华眼镜蛇毒C组分对荷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裸鼠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C组分对荷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裸鼠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取荷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的Balb/c裸鼠,经腹腔注射低、中、高浓度的FCNNAV1mg/L、5mg/L、10mg/L,采用比色法检测裸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荷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裸鼠血清SOD、GSH-PX、CA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裸鼠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裸鼠组(P<0.05)。结论中华眼镜蛇毒C组分的抑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荷瘤鼠血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有关。
伍健明李维平梁世杰高永中陈盛强
关键词:中华眼镜蛇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裸鼠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Ⅰ期翻修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Ⅰ期翻修术对髋关节置换术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自1999年6月-2005年10月,共治疗全髋术后感染病例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9-72岁,平均46岁。18例均晚期感染。11例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细菌培养阴性。所有病例都采用彻底清创、假体取出后Ⅰ期翻修的治疗方法。结果18例病例在清创假体取出,用含万古霉素抗生素的骨水泥及假体Ⅰ期翻修,伤口均Ⅰ期愈合。翻修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17例未出现感染征象,关节活动功能优良;1例感染复发,需再次手术,Ⅱ期翻修。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Ⅰ期翻修,虽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处理得当,成功率同样很高。
黄彦黄智黄文铎胡海澜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翻修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的检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胎儿DNA检测的可行性及其水平变化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普通PCR检测17例先兆早产孕妇和20例正常孕妇血浆中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有SRY基因表达者的胎儿D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比较早产孕妇组和正常孕妇组间DNA水平的差异。结果17例先兆早产患者及20例对照组中各有9例、10例出现SRY阳性信号。先兆早产组的胎儿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胎儿DNA可望作为预测早产的指标之一。
史文静李守柔韩西群黄冰玉宋绿茵
关键词:胎儿荧光定量PCR先兆早产
共9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