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47 被引量:112 H指数:7 相关作者: 陆丽青 思竹 周展 陶杨华 更多>>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 更多>>
公私领域的划分对当代中国宗教的理论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近年来,“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在学术界广为流传,不仅在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使用,在宗教学领域中也有关于“公共宗教”、“公共神学”的讨论。就研究者的主旨而言,诸如此类的称谓皆是处于不同语境下的思想者为了强调某个具体对象之某种性质(公共性或私人性)所使用的术语。这些术语在特定语境下有具体的内涵及意义,我们在使用中尤其应当分析其适用性和限度。 王晓朝关键词:中国宗教 公私 教学领域 政治学 传播学 明清之际的浙东学人与西学 被引量:10 2006年 浙东蕺山学派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鄞县人朱宗元是浙东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其出生时间应为1617年或稍早,而不是目前所说的1609年;他受洗的时间应为1638年,而非目前所说的1631年。经朱宗元介绍,刘宗周的学生张能信成为天主教徒。张能信的父亲曾投靠魏忠贤,而其岳父则是魏忠贤的反对者,张能信皈依天主教,可能与这种家庭背景有关。明朝灭亡后,朱宗元很快归顺清朝,而张能信则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道路。黄宗羲与张能信同是刘宗周的弟子,同是抗清战士,但黄宗羲却没有提到过张能信,其原因很值得深入研究。此外,黄宗羲的好友魏学濂等人也与传教士有着密切的联系。 龚缨晏关键词:浙东学派 刘宗周 黄宗羲 传教士 国际跨文化研究引论 被引量:8 2006年 跨文化研究是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新产物。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文化研究已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时代课题。跨文化研究最早是在宗教文化领域开始的,随之出现了跨文化的史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乃至教育学、医学等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成立了专门的跨文化研究中心。一般来说,广义的跨文化研究应包括三部分内容:跨文化资源、跨文化经验和跨文化方法(或视角),这三个部分相互交织在一起。在理论上,跨文化方法的研究被视为其中的焦点和难点。 前沿性问题和理论研究课题组 王桂彩 陈村富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恐怖主义: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暴虐主义 被引量:1 2006年 恐怖主义是当代全球化进程的一个衍生物,它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同时又涉及文化间关系。从文化角度而言,它可谓是某些“非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战略的极端化、暴虐化、反人道的反攻。与它外显的暴虐性相对应,在全球化语境中出现的亨廷顿式的“文明冲突论”,也具有尖锐的进攻性。在这种对峙中,安南、哈贝马斯等人所强调的文化间对话,既显得很有必要,又显得十分困难,甚至已经处于危机状态,因为文化间对话的前提是彼此有诚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 毛丹 周展关键词:恐怖主义 文明冲突论 西方古典哲学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演进 被引量:3 2009年 本质主义比逻各斯主义更能精准地揭示西方古典哲学思维方式的特质。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定并相信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深藏在其外在形态之中的本质,从而把揭示事物的本质视为哲学认识的目的,把反映事物本质的知识称作真知识,而视其他知识为意见或谬误。柏拉图的"型相实在论"确立了一个求真和求实的基本思维模式。西塞罗接受了柏拉图的本质主义,为希腊哲学思维在罗马世界的普及和运用,为西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的拉丁化做了关键性的转化工作。奥古斯丁注重内在意识确定性的阐发,使西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化,昭示了西方哲学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柏拉图、西塞罗、奥古斯丁三位哲学家最适宜充当西方古典哲学主流精神发展的三根标杆。 王晓朝 李树琴关键词:柏拉图 西塞罗 奥古斯丁 本质主义 向善而在: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目的和使命 被引量:7 2009年 "向善而在",作为生活与艺术的根本法则,涉及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之价值追问。审美是为了认知生活的美善价值,道德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存在意义。审美与道德的目的,都是为了确证生命自由创造的力量,弘扬人的生命德性与良知,表达至善与仁爱的生活理想。不过,传统美德伦理过于强调生命的理想性要求而忽视生活的现实性要求,因此,为了重建现代生活的价值秩序,应该特别引入正义论的道德观,只有这样,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才能找到坚实的现实生活基础。 李咏吟关键词:道德目的 文学艺术 审美 向善 西方启蒙思想的发展与嬗变 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以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为中心,对西方启蒙思想发展与嬗变的内在理路作了梳理,并探讨了启蒙的偏差与纠偏问题。论文第一部分概述古希腊罗马启蒙思想的发展、成就与偏差;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学术界对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思想关系问题上的偏差,指出基督教对希腊启蒙思想的纠偏作用;第三部分指出西方世俗人文主义者继承了人文主义的传统,但与传统宗教思想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四部分探讨基督教与人文主义融通的可能性。 王晓朝关键词:启蒙 基督教 世俗人文主义 晚期希腊哲学的转向与特征 被引量:5 2007年 Late Greek philosophy covers two historical periods, i.e.: Hellenistic and Roman Empire, which lasts for over 800 years. During these periods, the Mediterranean Culture Ring has already formed and its cultural center shifts from West Asia and Egypt to Greece and Rome. Late Greek philosophy is the product of the Mediterranean cultural phenomenon. Corresponding to the Mediterranean context, a new shift takes place in Late Greek philosophy: from focusing upon ti estin (what is) and dia ti (why) to focusing upon to hou heneka (for the sake of), and from emphasis of “seeking truth” to of “seeking goodness”. Consequently, philosophy of morality moves towards religion. In this way, Greek philosophy has got a double retribution: providing Christianity with rich ideological resources on the one hand, and becoming the “gene” of modern philosophy on the other hand. 陈村富关键词:希腊哲学 罗马帝国 新柏拉图主义 希腊化 文化意义 论弗洛伊德的文化观 被引量:1 2010年 立足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对文化的定义、构成、起源、发展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阐释和说明。他认为文化和文明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文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科学技术、物质财富和各种规章制度是文化构成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共同理想、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心理财富是文化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的内容;人类文明始于图腾时代,建立于爱欲之上;人类文明是以牺牲人的本能为代价建成的;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爱欲和攻击性本能的斗争过程。 陆丽青关键词:弗洛伊德 文化 文明 论西方古代主流正义论的理论特征 被引量:3 2010年 柏拉图、西塞罗和奥古斯丁是西方古代哲学的主要代表。在正义问题上,柏拉图批判功利主义,坚持本质主义的正义论。西塞罗和奥古斯丁在不同文化场景中发展了本质主义的正义观。西塞罗吸取了斯多亚学派有关自然的解释,对正义做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奥古斯丁用基督教的上帝取代了柏拉图和西塞罗的"正义之神",把正义解释为上帝安排的事物的秩序与和谐状态,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个完全正义的"上帝之城"。 王晓朝关键词:正义论 柏拉图 西塞罗 奥古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