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门峡医院
- 作品数:1,216 被引量:3,407H指数:18
- 相关作者:涂学亮曹焕珍西立峰张超红南晓东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Cr比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尿Cr)、尿微量白蛋白尿Cr比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3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分肾功能正常组50例(mALB/尿Cr≤30mg/24h),早期肾功能损伤组50例(mALB/尿Cr>30mg/24h),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的孕妇50例,比较各组组间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指标数值及它们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早期肾功能损伤组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水平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早期肾功能损伤组中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水平联合检测阳性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比单独检测高(P<0.05)。结论: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均是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它们联合检测对及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王坤郭亚琼崔建设
- 关键词:胱抑素C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上颌前牙区应用根膜技术联合永久冠修复对术后1年种植的临床效果及对修复美学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应用根膜技术联合永久冠修复对术后1年种植的临床效果及修复美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25例上颌前牙区牙列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3例,接受根膜技术联合永久冠修复治疗)与对照组(62例,接受永久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PES)[游离龈水平(FGL)、近中龈乳头(PMG)、远中龈乳头(DGP)、牙龈软组织形态(GSTM)、牙槽骨外形(ABS)、牙龈软组织颜色(GSTC)、牙龈软组织质地(GSTT)]、白色美学指数(WES)[牙冠形态(CM)、牙冠质地(CTe)、牙冠外形(CS)、牙冠颜色(CC)、牙冠透明度(CTr)]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修复后12个月,研究组FGL、PMG、DGP、GSTM、GSTT、GSTC、AB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5、4.247、3.213、2.631、2.828、3.153、3.201,P<0.05);研究组CM、CTe、CS、CC、CTr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5、5.666、4.713、5.395、5.536,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结论:上颌前牙区应用根膜技术联合永久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上颌前牙区到缺损患者修复后牙齿美观度并降低牙冠松动、着色、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
- 员东星吕洋
- 关键词:牙列缺损上颌前牙区牙冠修复美学效果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SP-1、Cat S、Visfatin与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组织蛋白酶s(Cat S)、内脂素(Visfatin)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进行PCI治疗的AMI患者90例,按照心肌微循环状态分为微循环障碍组(62例)和正常组(28例),按照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和预后不良组(40例)。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SP-1、Cat S、Visfatin的预测价值。结果微循环障碍组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高于正常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升高是AMI行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联合预测AMI行PCI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联合-TSP-1=2.245,P=0.025;Z_(联合-Cat) S=2.101,P=0.036;Z_(联合-Visfatin)=2.252,P=0.024)。结论AMI行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患者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显著上升,且三者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效能较高。
- 宋宝珠张迪华常小铁齐娜娜张超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反应蛋白-1组织蛋白酶S心肌微循环障碍
-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指导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及预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指导子宫内膜癌(EC)分期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行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的EC患者98例临床资料。均术前于宫颈注射ICG,采用ICG荧光显影技术辅助切除盆腔及腹部淋巴结,并对荧光显影和未显影的淋巴结进行病理送检,分析ICG荧光显影情况、淋巴结清除情况,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ICG荧光显影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响多区域淋巴结ICG荧光显影的相关因素。结果:98例EC患者成功显影91例,显影率为92.9%,共显影994枚淋巴结节,其中盆腔淋巴结851枚(85.6%),腹主动脉淋巴结67(6.7%),骶前淋巴结58枚(5.8%),腹股沟深淋巴结9(0.9%);98例手术患者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34例(34.7%),91例成功显影者中32例(35.2%)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98例共切除淋巴结157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132枚(8.4%),91例成功显影的患者手术共清除淋巴结1422枚,其中ICG荧光显影994枚,转移阳性122枚,占显影总数的12.3%,所有患者中未发生转移而行淋巴结切除术患者占比65.3%(64/98),未转移淋巴结切除率为91.6%(1446/1578)。ICG荧光显影技术诊断EC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90.6%,特异度91.5%,准确率91.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94.7%,Kappa值为0.810>0.75,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操作者经验≤10年、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管间隙浸润阳性是影响ICG腹膜后多区域淋巴结显影阴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ICG荧光显影技术对淋巴结转移有较好诊断价值,可用于指导EC分期手术中腹膜后淋巴结清除。
- 谭慧马金枝祝莉郭克锋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吲哚菁绿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 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0月至本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40例展开128层螺旋CT检查,之后其中40例展开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CAG),对两种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8层螺旋CT检查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100%,准确率为92.9%。结论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是无创成像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和CAG接近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无创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强孔俊
- 关键词:冠心病
- 川芎嗪抗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后给予TMP干预,分别观察TMP对受试动物肝组织病理学分级、血清生化和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TIMP-1在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结果:TMP 10、20和40mg/kg均可显著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程度;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ALP水平,提高A/G比值;下调TGFβ-1、TIMP-1表达;TMP各剂量可不同程度的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C-IV和PⅢNP水平。结论:TMP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因子TGFβ-1、胶原酶抑制因子TIMP-1表达增高有关。
- 华海婴李艳瑛戈士文
- 关键词:川芎嗪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全身抗感染联合局部应用派丽奥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全身抗感染和局部应用派丽奥治疗急性牙周炎及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将急性冠周炎120个患牙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全身抗感染联合局部应用派丽)和对照组(应用2%碘甘油)治疗。结果用药5d后,急性冠周炎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43.3%。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抗感染联合局部应用派丽奥对急性冠周炎的治疗效果显著,派丽奥是安全、高效、操作简便的牙周局部缓释药。
- 吴德宏
- 关键词:派丽奥冠周炎
- 改良护理查对方法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0年
- 贺雪琴唐秋霞易璐
- 关键词:查对方法护理工作改良法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查对制度
- 超声引导下不同路径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不同路径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阻滞麻醉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内测组和外侧组各46例,均在全麻下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分别经内侧和外侧入路给予髂肌筋膜间隙阻滞,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和术中输液量、阻滞有效率、超声成像时间、注药时间及导管重复固定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组穿刺导管置管时间明显低于外侧组,导管置管深度及股外侧阻滞有效率明显高于外侧组(P<0.05),术后1、12、24 h时VAS评分及术后48 h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逐渐降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入路髂肌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可缩短置管时间并降低反复置管和重新固定发生风险,提升阻滞有效率和镇痛效果,有利于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与外侧入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 田金元王琪王古玥秦革萍杜睿马平康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声引导镇痛效果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
-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同时选取我院急诊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院的急性心肌...
- 巩德成王强
- 关键词:急诊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