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作品数:64 被引量:190H指数:7
相关作者:刘祖刚唐春玖陈磊刘军花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电子电信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冶金工程
  • 6篇理学
  • 5篇电气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发光
  • 21篇电致发光
  • 17篇电致发光器件
  • 17篇发光器件
  • 7篇有机电致发光
  • 7篇薄膜电致发光
  • 6篇有机薄膜电致...
  • 5篇有机电致发光...
  • 5篇铸铁
  • 5篇合金
  • 5篇二极管
  • 5篇发光二极管
  • 4篇微量元素
  • 4篇力学性能
  • 4篇力学性
  • 3篇稳定性
  • 3篇显示技术
  • 3篇金属
  • 3篇空穴
  • 3篇激基复合物

机构

  • 64篇上海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日本东北大学
  • 2篇宝钢集团中央...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宝钢特钢有限...
  • 1篇上海五钢(集...
  • 1篇南阳森霸光电...

作者

  • 28篇蒋雪茵
  • 28篇张志林
  • 27篇许少鸿
  • 21篇朱文清
  • 15篇张步新
  • 9篇赵伟明
  • 7篇朱丽慧
  • 7篇翟启杰
  • 7篇郑新友
  • 5篇谈定生
  • 3篇刘祖刚
  • 3篇孙润光
  • 3篇吴有智
  • 3篇王松泰
  • 3篇唐春玖
  • 2篇王利
  • 2篇汪东明
  • 2篇邵光杰
  • 2篇刘书祯
  • 2篇钟云波

传媒

  • 7篇发光学报
  • 4篇现代铸铁
  • 4篇上海有色金属
  • 4篇半导体光电
  • 3篇光学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第二届全国有...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物理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5篇2001
  • 9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加金属丝对金属液形核影响的热力学研究
从热力学上讨论了外加金属丝对金属液形核的影响.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当金属液中加入金属丝时,其熔化造成金属液温度起伏的同时,改变了其周围金属液微区化学成分,造成成分起伏,改变体系的不稳定热力学条件,促使金属液形核,并给出了...
翟启杰于艳赵沛
关键词:金属液形核热力学
文献传递
含钒贝氏体球铁材料
本文运用势力学理论和现代检测手段研究了钒在贝氏体球铁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包括钒在球铁中的溶解度、形成钒化物质温度及浓度条件、钒的存在形态及分布、钒对球铁CCT曲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含钒贝氏体球铁进行了成分优化实验研究.
翟启杰邢长虎陈迪林翟华英张锁梅
关键词:贝氏体组织球铁
文献传递
改性钙钛酸铅陶瓷的电导性能研究
2015年
当掺钙钛酸铅(PCT)用作为压电、热释电材料时,除介电性能外,电导性能也是重要的性能参数。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掺钙钛酸铅系陶瓷,研究了不同掺杂量的Sb2/3Mn1/3及烧结助剂NiO、Bi2O3对陶瓷相结构、介电损耗和电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180℃下烧结2h,得到纯钙钛矿结构的改性陶瓷,陶瓷介电损耗降低;Sb2/3Mn1/3掺杂量对PCT系陶瓷在20~40℃的电阻温度稳定性有明显影响,随Sb2/3Mn1/3含量增加电阻温度系数(TCR)增大;在Pb0.80Ca0.20(Sb2/3Mn1/3)0.05Ti0.95O3中加入NiO、Bi2O3后有效降低了陶瓷在20~40℃的电阻温度系数;掺杂元素种类和掺杂量对陶瓷在20~80℃的TCR值基本没有影响,TCR值约为-0.15μ℃-1。
汤淑雯朱丽慧刘庆峰黄清伟
关键词:电导性能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
以陶瓷厚膜为绝缘层的电致发光器件
2001年
使用PbMg1/3Nb2/3O3-PbTiO3-PbCd1/2W1/2O3三元系电容器瓷料,采用流延工艺成膜,丝网印刷内电极,低温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陶瓷衬底。陶瓷衬底的烧结温度为930~9500C。测量了陶瓷厚膜的基本特性,在室温时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大于14000,损耗tanδ约为1%,具有极高的品质因素(≥80μC/cm2)。用SEM技术观察了陶瓷衬底的横断面和陶瓷厚膜表面形貌,内电极连续,厚膜层致密且表面起伏较小,可直接沉积发光层。制备了陶瓷厚膜为绝缘层的ZnS:Mn低压驱动电致发光器件,在50Hz正弦波驱动下,阈值电压仅为41V。
朱文清刘祖刚唐春玖赵伟明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关键词:陶瓷厚膜低压驱动电致发光器件
从玻璃纤维池窑废耐火浇注料中回收提取铂和铑被引量:4
2011年
以玻璃纤维行业生产的废耐火材料为原料,采用王水溶解、离子交换、溶剂萃取和萃淋树脂分离为主要方法回收纯铂铑,得到了良好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铂铑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制得的海绵铂和铑粉的纯度均大于99.95%。
毕鹏飞王松泰谈定生刘国永樊荣吴远桂
关键词:玻璃纤维回收
两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近十多年来,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绿色器件已达实用水平,蓝色器件与绿色器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制约了彩色显示的发展。Hosokawa1995年发表了DPVBi系统的蓝色发光。后来又有多种蓝色材料...
郑新友吴有智朱文清张步新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文献传递
变色的ZnS:Mn/SrS:Ce/ZnS:Mn薄膜电致发光的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利用ZnS:Mn/SrS:Ce/ZnS:Mn多层结构,得到了一种可变颜色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这一器件的发射光谱随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并讨论了随电压的增加,发射光谱中蓝带和黄带的不同增长的原因,以及在不同电压下,发射光谱中蓝带和黄带随频率变化的不同趋势的原因。观察到随驱动频率的增加,发射光谱出现黄-蓝色位移。
唐春玖赵伟明王林军陈忠传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关键词:电致发光发光材料
方酸菁染料在电致发光层中的能量传递研究
1998年
通过方酸菁与卟啉相互作用的研究证实,方酸菁可以作为很好的能量受体发红光.利用这一原理,用方酸菁掺杂于8-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光层,获得了红光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为了说明相关器件的机理,我们考察了方酸菁和8-羟基喹啉铝在固体膜中相互作用的情况,把光致发光光谱和电致发光光谱结合起来,证实该器件的发光机制与激发态的8-羟基喹啉铝到掺杂剂方酸菁的能量传递过程有关.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TPD(一种有机材料)传输的空穴和8-羟基喹啉铝传输的电子在发光层复合,释放的能量激发8-羟基喹啉铝分子,8-羟基喹啉铝再把能量传递给方酸菁而观测到激发态方酸菁发射的红光.
赵为侯原军张宝文曹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
关键词:卟啉电致发光器件
电渣重熔自耗电极液膜层中夹杂物去除的数值模拟研究
电渣重熔去除夹杂物主要发生在自耗电极末端金属液膜汇聚成熔滴的过程,而大部分夹杂物密度均小于液态金属的密度,那么在液膜层中的夹杂物是如何能克服本身的浮力作用而迁移到渣-金界面被熔渣吸收,目前还未有明确的说法。本研究认为在金...
夏智斌钟云波郭逸丰李强郑天祥雷作胜
关键词:电渣重熔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以联苯乙烯衍生物为发光层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以一种新型联苯乙烯衍生物NPVBi作为发光层 ,制备了结构为 :ITO/TPD/NPVBi/Alq3 /LiF/Al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其中TPD厚度保持为 5 0nm ,NPVBi与Alq3 厚度之和保持为 5 0nm。通过调节NPVBi与Alq3 的厚度 ,获得了色纯度较好的NPVBi蓝色电致发光 ,最高亮度为 70 8cd/m2 ,最大流明效率为 1.13lm/W。结果表明 ,发光层NPVBi和电子传输层Alq3 的厚度对器件的发光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朱文清郑新友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关键词:发光学有机电致发光色纯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