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

作品数:244 被引量:1,364H指数:19
相关作者:安静余应新冯艳丽钟玉芳雷炳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8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7篇医药卫生
  • 38篇理学
  • 9篇机械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1篇细胞
  • 39篇质谱
  • 35篇污染
  • 23篇多溴联苯醚
  • 21篇质谱仪
  • 20篇化合物
  • 20篇飞行时间质谱
  • 18篇污染物
  • 17篇间质
  • 17篇飞行时间质谱...
  • 16篇羰基
  • 16篇羰基化
  • 16篇羰基化合物
  • 16篇颗粒物
  • 15篇毒性
  • 14篇多环芳烃
  • 14篇生物有效
  • 14篇生物有效性
  • 12篇有机污染
  • 12篇有机污染物

机构

  • 242篇上海大学
  • 87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广州禾信分析...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暨南大学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东华理工大学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烟...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61篇傅家谟
  • 58篇盛国英
  • 34篇余应新
  • 29篇吴明红
  • 26篇安静
  • 25篇冯艳丽
  • 22篇周振
  • 21篇钟玉芳
  • 21篇高伟
  • 20篇黄正旭
  • 17篇尚羽
  • 17篇张新宇
  • 16篇冯加良
  • 15篇张东平
  • 14篇汪午
  • 13篇雷炳莉
  • 13篇张晓岚
  • 13篇郭长娟
  • 12篇谭国斌
  • 11篇文晟

传媒

  • 23篇环境科学
  • 17篇上海大学学报...
  • 15篇分析化学
  • 12篇环境化学
  • 11篇环境科学学报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9篇第六届全国环...
  • 8篇分析测试学报
  • 7篇质谱学报
  • 4篇现代科学仪器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地球化学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化学进展
  • 4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第五届全国环...
  • 3篇第六届全国环...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4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19篇2013
  • 17篇2012
  • 49篇2011
  • 26篇2010
  • 27篇2009
  • 15篇2008
  • 14篇2007
  • 4篇2006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二烯三种代谢物引起人胚肝LO2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1,3-丁二烯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和人类致癌物,在体内可被代谢为四种化合物:3,4-环氧-1-丁烯(EB)、1,2,3,4-双环氧丁烷(DEB)、3-丁烯-1,2-丁醇(BDD)和3,4-环氧-1,2-丁二醇(EBD)。EB...
张盼盼张新宇
关键词:1,3-丁二烯彗星实验DNA损伤
文献传递
低剂量BDE47,BAP及其联合作用对L02细胞的毒性效应
多溴联苯醚与多环芳烃是环境中的两类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前者被证明具有内分泌干扰,发育毒性,神经毒性等效应[1,2],后者则有相当部分化合物为一类致癌物[3]。由于环境中污染物都是混合存在,而目前,关于两类化合物的联合毒性效...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环境中3-硝基苯并蒽酮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3-硝基苯并蒽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被疑为人类致癌物,可在多种环境介质,如土壤、雨水、大气等中检出。其在汽车尾气中的含量特别高,可能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的释放。生物试验证明,3-硝基苯并蒽酮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极强的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与已知最强致突变剂1,8-二硝基芘相当。由于其超强的致突变能力,成为环境化学和毒理学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阐述了环境中3-硝基苯并蒽酮的研究现状,包括其来源、分析方法、致突变的机理、环境效应等,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作了展望。
李怀建李强汪午张宏伟李黎
关键词:环境污染物致突变遗传毒性
单光子电离质谱法用于不同品牌真假酒的快速鉴别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SPI-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酒(包括白酒和劲酒)类样品真假的方法。同时,利用光电子电离质谱法(PEI-TOF-MS)对SPI-TOF-MS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快速实现对茅台等5种不同品牌酒的真假区分,还可以对影响酒的品质的特征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与其它离子化技术(如EI,PEI,ICP等)相比,SPI作为一种"软"电离源,更容易产生分子离子峰,图谱更简单。因此,本方法有望应用于市场上酒类饮品的真假鉴别及品质的鉴定,对于快速筛选伪劣酒类产品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操周亚飞谭国斌刘亚丽高伟周振陈焕文欧阳永中
关键词: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主成分分析
双环氧丁烷在人胚肝LO2细胞中引起DNA-DNA交联
1,3-丁二烯是一种致癌性空气污染物,它的致癌性主要来源于其3种代谢产物:3,4-环氧-1-丁烯、3,4-环氧-1,2-丁二醇和1,2,3,4-双环氧丁烷(1,2,3,4-diepoxybutane,DEB)。其中DEB...
温莹张新宇
关键词:DNA-蛋白质交联彗星实验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2010~2018年生物质燃烧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排放清单被引量:6
2020年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是一类重要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前体物.其中,生物质燃烧是I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目前尚未包括在传统的排放清单中.本研究基于卫星火点排放清单(FINN)以及IVOCs/POA比例法对长三角地区2010至2018年生物质燃烧IVOCs的排放量进行估算,构建长三角地区2010~2018年基于卫星火点的生物质燃烧IVOCs排放清单,并分析其不确定性,为后续模拟长三角地区SOA的来源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2010~2018年期间,长三角地区火点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过去3年(2016~2018年)火点数维持在6000次左右,较2016年之前下降了约60%.从火点数的月分布来看,火点发生最多的月份是5~8月,其次在10月有个小高峰.基于IVOCs/POA比例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不同的POA/OC以及IVOCs/POA比例得到的长三角地区生物质燃烧IVOCs排放总量结果差别巨大,平均值为73.4万t(10.5~305.7万t).基于蒙特卡罗的不确定性模拟,长三角地区生物质燃烧IVOCs排放量的不确定范围在-99%~68%之间.
朱永慧王倩黄凌殷司佳李莉王杨君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长江三角洲
实时在线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被引量:31
2010年
针对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粒径及成分同时检测的要求,自行研制了一台实时在线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并对仪器各部分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描述。用实验室产生的标准气溶胶粒子对仪器进行粒径和质量数校正,同时考察激光能量对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气溶胶颗粒的打击效率及其谱图的影响。室内气溶胶颗粒采样证明了该仪器具有较高的同位素测量精度及质量分辨率。
黄正旭高伟董俊国李磊粘慧青傅忠周振
关键词:气溶胶颗粒飞行时间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筛查鱼肉组织中含卤有机污染物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建立了鱼肉样品中含卤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鱼肉样品用正己烷-丙酮(1∶1,V/V)提取,凝胶色谱和复合硅胶柱净化,浓缩富集,全二维气相色谱联用飞行时间质谱(DB-5MS毛细管色谱柱联HT-8色谱柱)检测。软件自动识别后,经三步筛查,共鉴定出含氯或溴化合物72种,其中包括33种多氯联苯,9种有机氯农药,4种多溴联苯醚,4种DDT代谢产物,2种氯代茴香醚,2种氯苯乙烯,1种氯代茴香硫醚及1种甲基三氯生。另外,从质谱信息上看,有16种化合物明显含氯或含溴,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谱库信息不能准确识别。采用外标定量法,对鱼肉样品中检出的主要的10种多氯联苯和1种多溴联苯醚进行了准确定量分析。
汪洋于志强罗湘凡冯加良张东平任国发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双环氧丁烷在人胚肝L02细胞中诱导DNA损伤的机理研究
1,2,3,4-双环氧丁烷(1,2,3,4-diepoxybutane,DEB)是1,3-丁二烯(一种致癌性的空气污染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之一,通常被认为是1,3-丁二烯致癌性的根本原因.我们已经发现DEB能够在活细胞...
张新宇温莹
关键词:胚肝细胞DNA损伤
文献传递
农作物秸秆中纤维素的提取被引量:3
2019年
纤维素是农作物秸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作物秸秆燃烧的时候会生成左旋葡聚糖这种大气污染示踪物,测定左旋葡聚糖稳定碳同位素的比值可以追踪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来源,由此可以建立一个大气污染源的稳定碳同位素库。由于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纤维素在产率、纤维素含量和耗时都有不同,本文测试了不同的方法从农作物秸秆中提取纤维素,以纤维素的产率、滴定方法测定的纤维素含量和耗时长短为衡量标准,确定农作物秸秆中纤维素的提取方法。
张冬玲汪午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纤维素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