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测量工程系

作品数:106 被引量:749H指数:15
相关作者:杨嘉景奉广陈动张亚南陶象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天文地球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经济管理
  • 7篇矿业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GPS
  • 7篇遥感
  • 6篇图像
  • 5篇地理信息
  • 5篇地理信息系统
  • 5篇信息系统
  • 5篇摄影测量
  • 4篇地图
  • 4篇遗传算法
  • 4篇正射影像
  • 4篇数据转换
  • 4篇GIS
  • 4篇沉陷
  • 3篇地形图
  • 3篇多时相
  • 3篇遥感影像
  • 3篇影像匹配
  • 3篇直接线性变换
  • 3篇平差
  • 3篇网络

机构

  • 106篇西安科技大学
  • 6篇国家农业信息...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兰...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煤航测遥感...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贾建华
  • 10篇杨永崇
  • 8篇姚顽强
  • 8篇邱春霞
  • 7篇郭岚
  • 7篇张春森
  • 7篇朱庆伟
  • 6篇师芸
  • 6篇刘良云
  • 4篇赵国梁
  • 4篇全斌
  • 4篇郭达志
  • 3篇崔晓临
  • 3篇史经俭
  • 3篇陈宪冬
  • 3篇周夷
  • 3篇杨嘉
  • 3篇马健梅
  • 3篇郭铌
  • 3篇陈秋计

传媒

  • 19篇西安科技大学...
  • 10篇测绘科学
  • 6篇测绘通报
  • 3篇测绘学报
  • 3篇城市勘测
  • 3篇技术与创新管...
  • 2篇桂林工学院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地矿测绘
  • 2篇西安科技学院...
  • 2篇矿山测量
  • 2篇测绘标准化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科技咨询导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8篇2009
  • 35篇2008
  • 27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PS在大佛寺煤矿三井贯通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6年
针对GPS在大佛寺煤矿三井高精度贯通中的成功应用,利用GPS网内相对精度高的特点来控制近井点的相对点位误差,同时根据贯通的特点改变起算条件来消除起算数据误差,由此探讨了矿区GPS近井网的布设、解算方法,并分析了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胡荣明
关键词:井下测量井筒贯通
多面函数法与移动法的加权综合模型在GPS水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4年
由于GPS水准的多种函数逼近模型有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但在使用单一拟合模型逼近高程异常曲面时,不可避免会顾此失彼,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降低。为了提高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应用多面函数法与移动法的综合模型来逼近高程异常曲面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相同的已测点的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多面函数法和移动法来逼近GPS网中未测点的高程异常值,然后在单一模型逼近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加权综合。通过对实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可发现,多面函数法与移动法的加权综合模型的逼近结果比单一模型的逼近结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可见综合模型对于局部平原地区解决GPS高程转化为正常高是有使用价值的。
刘万林郭岚王利
关键词:多面函数法移动法GPS水准
GIS在应急预案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Internet的WebGIS是目前地理信息发展的趋势之一,GIS与GPS的结合应用将在应急的WebGIS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以上两种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在GIS应急预案中特有的解决方案。借助于GPRS无线网络、Web Service服务及其Epoch IMS WebGIS平台做了具体的程序实现,开发完成了应急系统中常用模块。系统利用网格化管理理论,以GPS/GIS为基础,实现对应急GIS网络设施的巡查和指挥调度,提高巡查业务的工作效率。在高效、准确完成指挥调度应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已有数据,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的监控、调度、数据分析系统。从而为应急领域的系统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贾建华陈动王博王峰
关键词:WEB服务WEBGIS全球定位系统可扩展标记语言应急系统
数字地图的分辨率被引量:8
2007年
比例尺与分辨率是两个相似的概念,但比例尺通常被理解为缩小倍数,而分辨率则通常被理解为细节表现力或精细度。与纸质地图不同,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对于数字地图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用分辨率代替比例尺来描述数字地图较为贴切。数字地图的分辨率主要是说明地图中地理信息的详细程度、细致程度、精确程度和表达方式,数字地图的空间分辨率可用类似于比例尺精度的数字来表示。
杨永崇郭岚
关键词:分辨率比例尺数字地图纸质地图
栅格数据模型中附有条件的最短路径算法被引量:8
2008年
将附有条件的最短路径概括为点约束、边约束和属性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以栅格数据模型为图或网络描述方式,基于贪心算法思想,提出栅格数据模型中附有条件的最短路径算法。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栅格数据模型中附有条件的最短路径算法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
厍向阳史经俭罗晓霞
关键词:栅格数据最短路径
不等式约束M估计的均方误差矩阵和解的改善条件被引量:6
2010年
缺少精确先验时,不等式约束可改善参数估计。针对不等式约束M估计,利用巴哈杜尔线性化原理和凝聚函数方法导出参数估计、残差向量以及观测量平差量线性表达式,进一步导出相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和均方误差矩阵。线性表达式说明不等式约束M估计通常情况下是有偏的;均方误差矩阵公式表明不等式约束M估计解有可能改善,条件是最大不等式绝对值小于所导出的阈值,阈值由M估计的第一、第二多余参数和与不等式约束有关的多余参数确定。针对正态分布和p范分布确定了Lp估计改善解的具体条件。所导出的公式和结论可用于统计分析和不等式设计。
彭军还李淑慧师芸陶象武
关键词:均方误差矩阵凝聚函数
基于地理坐标的数字地图量算模型被引量:10
2005年
将不同坐标系或投影带地图纳入同一个系统或拼接的较好方法是构建基于地理坐标的数字地图,在基于地理坐标的数字地图的量算中,由于参考椭球面与地球自然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导致椭球面上的计算值与地球自然表面的实测值有一定的差异.考虑到投影面距离地球自然表面越近,投影面上的计算值也就越接近地球表面的实测值,因此可采用建立抵偿坐标系的方法建立地图量算模型.用于投影的抵偿面是计算对象所在的平均高程面,用于投影的中央子午线是计算对象所在的平均经线,因此计算结果最接近实测值.该方法(模型)比较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且工作范围不大的区域.
杨永崇郭达志
关键词:数字地图地理坐标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窑洞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后壁土崖的不稳定是坍塌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建窑时的技术措施,需要对土崖的高度和坡度有一定的限制,规定将土崖高度限制在12 m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吴成基甘枝茂孟彩萍
关键词:塌窑
基于集合论的煤矿床空间数据模型研究
2007年
为了有效地表达现实世界特别是煤矿床的三维空间实体,在分析了复杂煤层三维数据的基础上,基于集合论的数学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抽象的煤矿床空间数据模型.该模型把三维空间数据分解为三维点、线、简单面、面、体等5种空间数据模型,通过模型的相关性进行适当的集合运算,从而得出空间真三维煤矿床实体.并以断层为实例,给出了相应模型表示及其相应的集合运算,即集合间并、交、差等相关操作,从而生成三维煤矿床断层.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可以较为有效地表达煤矿床三维空间实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庆伟郭达志侯恩科赵红泽
关键词:集合论空间数据库煤矿床
矿粮复合区生态足迹演变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矿粮复合区涉及环境、矿业、农业、经济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复合问题,环境和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缺少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对矿粮复合区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复合区生态重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加快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引起可耕地数量减少和建成地数量加大,总生态承载力略有起伏,但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态势;人均生态足迹正在逐年上涨,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大,在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只有可耕地满足当地的需要,其他各类土地都不同程度存在生态赤字。
陈秋计孔云峰张洪波姚顽强
关键词:生态足迹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