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253 被引量:1,404H指数:19
相关作者:黄国信程美宝郭静云杨培娜姜娜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历史地理
  • 72篇经济管理
  • 47篇社会学
  • 26篇文化科学
  • 15篇政治法律
  • 5篇哲学宗教
  • 5篇艺术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2篇清代
  • 16篇人类学
  • 16篇明清
  • 15篇文化
  • 14篇社会
  • 12篇考古
  • 11篇文书
  • 8篇民族
  • 8篇明代
  • 7篇水利
  • 7篇客家
  • 7篇城市
  • 6篇清水江文书
  • 6篇族群
  • 6篇考古学
  • 6篇古学
  • 5篇新石器
  • 5篇石器
  • 5篇区域社会
  • 4篇新石器时代

机构

  • 248篇中山大学
  • 3篇广西民族大学
  • 3篇吉首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五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洋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凯里学院
  • 1篇日本筑波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出版...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25篇周大鸣
  • 20篇刘志伟
  • 17篇张应强
  • 16篇吴滔
  • 14篇谢湜
  • 11篇程美宝
  • 11篇陈春声
  • 10篇温春来
  • 9篇黄国信
  • 9篇郑君雷
  • 9篇许永杰
  • 8篇郭立新
  • 6篇刘志扬
  • 6篇杨培娜
  • 5篇申斌
  • 4篇赵立彬
  • 4篇郭静云
  • 4篇张振兴
  • 3篇柯伟明
  • 3篇何文平

传媒

  • 2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6篇广西民族大学...
  • 13篇学术研究
  • 10篇原生态民族文...
  • 6篇近代史研究
  • 6篇清史研究
  • 5篇开放时代
  • 5篇民族研究
  • 5篇中国社会历史...
  • 4篇北方文物
  • 4篇中国农史
  • 4篇史林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西北民族研究
  • 4篇客家研究辑刊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安徽史学
  • 3篇史学月刊
  • 3篇思想战线
  • 3篇社会学研究

年份

  • 8篇2024
  • 14篇2023
  • 8篇2022
  • 24篇2021
  • 12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21篇2014
  • 17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22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招僮防僮到以耕代戍:明中后期广西东部地区治理策略的转变
2023年
面对明代广西东部地区频繁的动乱,广西地方官府积极引入桂西土兵参与到相关军事征讨与戍守之中。弘治初年“古田僮”的崛起,促使官府先是采取招僮防僮的政策,继而采取招“狼”防僮的政策。正德、嘉靖之际庆远府三土州轮戍桂林被制度化后,桂西土兵成为桂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军事力量。官府在此基础上招募“狼兵”耕守地方,逐渐形成了广西独特的“耕兵”制度,并在嘉靖到万历年间大范围推行开来,成为桂东地区普遍推行的军事防卫制度,实现了以耕代戍的目的。
任建敏
立足田野,求新求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大鸣教授访谈
2021年
新时代的中国人类学,是"强国之学、强校之学、强人之学"。周大鸣教授从自身学术转向的经历开始谈起,认为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将学术研究与学科应用并举;瞄准时代对学科的需求,将不同的学术路线用大的研究视野进行囊括;面向社会文化转型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大背景,开拓学科的研究范畴;增强对学科本身的研究,拓展对社会中新事物的探究;学科内部需要凝聚共识,突破单一民族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束缚,为更好地理解与服务社会努力。
周大鸣肖明远粟红蕾
关键词:人类学移民族群
宗法、户籍与宗族——以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1
2004年
明代以降,随着士庶宗法观念的改变,形成了近世宗族制度的新规范,在这样的规范下形成的地方宗族,成为建立正统化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以往的研究已揭示,在明清宗族规范建立和衍变的过程中,宗族内部的权力关系及管理运作机制的改变常常是通过祖先祭祀制度的变化、里甲户籍登记和赋税征收方式的改变来实现的。不过,我们对于这个变化过程的具体细节和内在的机制,尚缺乏足够深入细致的了解。该文利用广东大埔县《茶阳饶氏族谱》中的有关记载,讨论地方宗族形成过程中宗法原则的变化与里甲户籍登记制度变化的关系。大埔饶氏宗族在明清之际,通过在宗子设置和里甲户籍登记上数易其制,建立起一种新的宗族社会的秩序。
刘志伟
关键词:宗法宗族赋役制度
驿道开发与空间生产:明清黔东南区域社会结构的过程探析被引量:5
2021年
由走廊与通道视角展开的对特定社会结构过程的区域研究,已成为中国西南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明清时期,贵州东南部地区以驿道为中心的区域道路网络开发与维护,不仅连接和拓展了特定的地理空间,不同人群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更展示了一个多元复合空间生产的过程。结合区域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治理与社会建构深刻影响的分析,探讨社会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是认识和理解区域社会结构过程的一个重要视角,并能够体现空间生产的地方性特征;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为解释西南地区多民族交流互动融合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提供一条可能探索路径,助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实践。
张应强周凯
关键词:驿道
方法与路径:清水江文书整理研究的实践与反思被引量:9
2018年
清水江文书是随清代以来贵州"苗疆"区域开发过程中,在清水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出现并遗存下来的汉文民间文献。随着清雍正年间开辟"新疆",贵州东南部清水江流域经历了以木材种植采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演变,而清水江文书正是这一历史过程的生动写照和真实记录。作为散存于民间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清水江文书不仅对分析和研究清代以来贵州"苗疆"区域文化变迁极具史料价值,而且对于思考和探索民间历史文献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大有裨益。
张应强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清代区域社会
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由中国城市发展史看中国城市的规划理念被引量:2
2006年
规划理念是城市建设的前提,而规划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文化传统,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对当代城市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所形成的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特色,将中国城市分成起源、发展、成熟、完善及现代五个时期;其次探讨了中国城市的规划传统,尤其是"儒、道"思想对传统规划理念的影响;第三分析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如城市主体的地位倒置,城市与周边地区缺少联系,城市个性不突出,缺乏独立的城市精神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以民为本、挖掘城市文化、凸显城市特色等规划的新理念。
周大鸣
关键词:城市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2008年
在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最积极从学术上论证客家人的汉族血统的客家学者,非罗香林(1906—1978)莫属,一直到今天,罗香林仍然被视为“客家学”的奠基人。罗香林是在民俗学兴起的浪潮中培育出来的新一代学者,他于1926至1932年间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时,和许多年轻学子一样,深受民俗学研究的吸引,从此开始了他对客家山歌以及后来对客家历史的兴趣。
程美宝
关键词:客家研究民俗学研究客家山歌历史系客家人
青藏线上的城镇:路学视角下的县域实践被引量:6
2021年
道路对城镇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引入"路学"视角,探讨青藏线修建与扩延对乌兰县的影响发现,在整个青藏线工程中,乌兰县从青藏铁路的地理中点转变为城镇社会发展的"终点",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乌兰县政府不断做出实践与调适以使地方社会能够继续共享青藏铁路所带来的红利,但成效却不如当初作为青藏铁路中点时显著。因此,青藏线上的城镇如何消除负效应仍然是亟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周大鸣马露霞
关键词:青藏线
医院民族志:理论、方法与本土探索
2024年
医院民族志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它逐渐走出对医院封闭性和内生性的设定,迈向对医院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嵌入性的追寻。医院不仅为思考人类的脆弱性和生命、意义、权力、结构等概念提供了现实的空间,也为认识医院所在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两个维度对医院民族志的基本框架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讨论其本土探索的特点和方向,以引导更多既能遵守学术伦理又能提供敏锐洞察力的医院民族志作品出现,也为在其他机构开展民族志研究提供参考。
余成普
关键词:研究方法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
壮大考古学的中国学派
2023年
2019年,杨建军博士论文《岭南地区商周时期墓葬研究》①出书,我为其做序《不忘初心致力前行》②。讲的是,地层学(层位学)和类型学作为考古学的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在百年中国考古学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杨建军以这两种方法研究墓葬材料,重建了岭南地区商周时期的文明进程。她的个案研究表明,在当下的中国考古学重建古史的研究中,这两种研究方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永杰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商周时期博士论文文明进程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