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肝癌研究中心
-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治疗肝细胞癌
- <正> 临床上,经导管动脉无水乙醇碘油乳剂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using ethanol and io-dized-oil emulsion,TA...
- 肖恩华胡国栋李锦清黄洁夫
- 文献传递
- 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细胞癌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无水乙醇碘油乳剂化疗栓塞(TACE-EIOE)对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影响。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行TACE-EIOE治疗18例。用凋亡染色(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凋亡调节基因产物Bcl-2抗体、促凋亡基因产物Bax抗体、抑癌基因p53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和癌组织Ki-67抗体蛋白表达,观察生存率、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TACE-EIOE引起肿瘤完全坏死33.33%(6/18)、重度坏死44.44%(8/18)、中度坏死5.56%(1/18)、轻度坏死16.67%(3/18),细胞凋亡率(22.79±3.34)%,肿瘤包膜完整88.89%(16/18),显效66.67%(12/18),有效22.22%(4/18),稳定11.11%(2/18),Ki-67、PCNA、p53、Bcl-2、Bax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0.93±18.10)%、(41.16±11.83)%、(53.41±18.13)%、(6.32±2.10)%、(58.73±17.32)%。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3.33%、72.22%、66.67%。结论TACE-EIOE治疗HCC,安全有效。
- 肖恩华胡国栋李锦清
- 关键词: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英文)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种组织学类型肝细胞癌57例,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Bcl-2、Bax,P53,Ki-67和PCNA表达。结果透明细胞型和梁索型Ki-67蛋白表达较假腺样型、实体型和低(未)分化型低(P<0.05)。假腺样型Bcl-2蛋白较低(未)分化型低(P<0.05);Bax蛋白表达梁索型较实体型、低(未)分化型和硬化型高(P<0.05);透明细胞型较低(未)分化型高(P<0.05)。Bcl-2/Bax比值梁索型较假腺样型,硬化型和低(未)分化型低(P<0.05);透明细胞型较低(未)分化型低(P<0.05)。随病理分级的升高Ki-67和PCNA蛋白表达升高(P<0.05)。3级Bax蛋白表达较2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与Bax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与Ki-67蛋白表达和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负相关(P<0.05)。Ki-67蛋白表达与PCNA和P53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PCNA和Ki-67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负相关(P<0.05)。Bcl-2蛋白表达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正相关(P<0.05),与PCNA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显著正相关(P<0.05),与Ki-67。
- 肖恩华李锦清黄洁夫
- 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细胞凋亡组织学类型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对HCC预后的影响。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139例,其中TACE组81例,单纯手术组58例。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的dUTP毛地黄毒素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bcl2、bax、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蛋白表达,分析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改变、肿瘤坏死、包膜形成、体积、复发转移率及累计生存率。结果TACE可使肿瘤包膜形成、体积缩小,引起肿瘤坏死,诱导细胞凋亡,导致增殖转移潜能下降。TAC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03.3d,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0%、67.9%和40.7%;单纯手术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42.5d,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4%、55.2%和24.1%(P<0.05)。结论TACE治疗HCC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 肖恩华胡国栋李锦清黄洁夫
- 关键词: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观察肝细胞癌TACE治疗
- 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4年
- 目的 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136例 ,其中行 1~ 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79例 (TACE组 )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4组 ,A组 11例 ,仅灌注化疗药物 ,治疗 1~ 4次 ;B组 33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栓塞 ,治疗 1~ 5次 ;C组 2 3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治疗 1~ 3次 ;D组 12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无水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治疗 1~ 3次。单纯手术 5 7例 (非TACE组 ) ,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Ki 6 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结果 TACE组的C组和D组较非TACE组Ki 6 7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5 )。A组和B组较非TACE组Ki 6 7和PC N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多材料联合栓塞TACE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受抑制 ,而单材料栓塞、单纯化疗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得到增强。
- 肖恩华李锦清黄洁夫
- 关键词:经动脉化疗栓塞肝癌细胞细胞增殖TACE
- 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治疗肝细胞癌
- 本文收集29例肝细胞癌病例,其中采用经导管动脉无水乙醇碘油乳剂化疗栓塞者(TACE-EIOE)18例,单纯灌注化疗药物11例,进行比较研究.
- 肖恩华胡国栋李锦清黄洁夫
- 关键词: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灌注化疗
- 文献传递
- 肝细胞癌化疗栓塞后p53蛋白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p5 3蛋白表达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中的作用。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13 6例 ,其中行 1~ 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79例 (TACE组 )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4组 ,A组 ,仅灌注化疗药物 11例 ,治疗 1~ 4次 ;B组 ,化疗药加碘化油栓塞 3 3例 ,治疗 1~ 5次 ;C组 ,化疗药加碘化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2 3例 ,治疗 1~ 3次 ;D组 ,化疗药加碘化油、无水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12例 ,治疗 1~ 3次。单纯手术 5 7例 (非TACE组 )。用TUNEL法检测AI ,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Bcl -2 ,Bax ,p5 3 ,Ki-67和PCNA蛋白表达。结果 梁索型、透明细胞型p5 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假腺样型、实体型、低分化或未分化型、硬化型 ( P <0 0 5 ) ;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 ,p5 3蛋白表达也逐渐增多 (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与PCNA和Ki-67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AI ,Bcl-2 /Bax蛋白表达率显著负相关 (P <0 0 5 )。p5 3蛋白表达A组显著高于B、C、D组和单纯手术组 ;B组显著高于C和D组 ;D组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 (P <0 0 5 )。结论 在肝细胞癌化疗栓塞中p5 3蛋白表达起增强癌细胞增殖。
- 肖恩华李锦清黄洁夫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P53蛋白明胶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