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作品数:4,125 被引量:14,292H指数:51
相关作者:张景发申旭辉王成虎吕悦军高小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37篇期刊文章
  • 1,030篇会议论文
  • 262篇专利
  • 112篇学位论文
  • 50篇标准
  • 3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16篇天文地球
  • 272篇建筑科学
  • 15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3篇水利工程
  • 61篇机械工程
  • 60篇交通运输工程
  • 41篇矿业工程
  • 41篇理学
  • 40篇文化科学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电子电信
  • 30篇航空宇航科学...
  • 2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农业科学
  • 13篇电气工程
  • 8篇经济管理
  • 8篇政治法律
  • 8篇历史地理
  • 7篇生物学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58篇地震
  • 340篇断层
  • 246篇裂带
  • 231篇地壳
  • 225篇断裂带
  • 212篇前兆
  • 208篇震前
  • 171篇地震前
  • 168篇地应力
  • 167篇应力场
  • 155篇地质
  • 145篇强震
  • 140篇汶川地震
  • 137篇震源
  • 129篇地震前兆
  • 129篇传感
  • 128篇应力
  • 127篇应力测量
  • 124篇地震活动
  • 123篇感器

机构

  • 4,122篇中国地震局
  • 215篇中国地震局地...
  • 19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53篇中国科学院
  • 13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28篇中国地震台网...
  • 88篇北京大学
  • 79篇中国地震局工...
  • 68篇新疆维吾尔自...
  • 57篇中国地质科学...
  • 47篇四川省地震局
  • 42篇云南省地震局
  • 42篇中国科学院研...
  • 40篇防灾科技学院
  • 40篇山东科技大学
  • 40篇中国科学院大...
  • 35篇北京市地震局
  • 35篇天津市地震局
  • 32篇河北省地震局

作者

  • 232篇张景发
  • 162篇刘耀炜
  • 150篇吕悦军
  • 146篇王成虎
  • 127篇李宏
  • 120篇谢富仁
  • 113篇邱泽华
  • 106篇张世民
  • 97篇雷建设
  • 96篇朱守彪
  • 87篇彭艳菊
  • 82篇杨选辉
  • 81篇陈征
  • 79篇陈连旺
  • 74篇孙小龙
  • 72篇王秀英
  • 70篇吴立恒
  • 70篇申旭辉
  • 69篇周振安
  • 63篇任俊杰

传媒

  • 393篇地壳构造与地...
  • 267篇大地测量与地...
  • 177篇国际地震动态
  • 144篇地球物理学报
  • 126篇地震地质
  • 123篇地震学报
  • 100篇地震
  • 91篇中国地震
  • 83篇震灾防御技术
  • 71篇地球物理学进...
  • 59篇地震研究
  • 56篇地震地磁观测...
  • 52篇岩石力学与工...
  • 43篇世界地震译丛
  • 30篇华北地震科学
  • 27篇西北地震学报
  • 27篇第四纪研究
  • 27篇岩土力学
  • 25篇第四届全国地...
  • 21篇内陆地震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5篇2021
  • 160篇2020
  • 193篇2019
  • 290篇2018
  • 202篇2017
  • 267篇2016
  • 234篇2015
  • 234篇2014
  • 242篇2013
  • 274篇2012
  • 220篇2011
  • 182篇2010
  • 218篇2009
  • 165篇2008
  • 157篇2007
  • 152篇2006
  • 100篇2005
  • 175篇2004
4,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施春花
文献传递
北京南口-孙河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钻孔地层学研究
本文采用钻探方法、沉积学、地层学、新牛代年代学方法,结合磁化率分析结果对北京南口一孙河断裂北段进行了综合的探测研究。 首先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结合前人探槽、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确定了钻孔剖面布设位置;采用逐次限定的方...
王丹丹
关键词:地质钻探沉积学地层学古地震晚第四纪
文献传递
鲜水河断裂带深度电性结构与高温地热系统成因
程远志庞忠和陈小斌王光杰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对现行的国际安全应急标准,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标准以及国内安全生产、消防、民政、气象、地震等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并针对地震应急救援标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今后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化工作设想。
陈虹
断层位移测量方法在地震预测和预报工作中的作用——以大灰厂断层位移测点为例
2009年
本文对大灰厂断层位移测点所在的八宝山断裂大灰厂段的断裂特征及地质时期的新活动特征进行了剖析。认识到在新生代以来断裂活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40年来断层位移测量资料(基线和水准测量)所得到的断层现今活动特征与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既能够提供地震活动期和平静期的信息,也能够反映出不同地震活动时段的受力方式和应力状态。当观测周期适当加密时可以提供地震的前兆异常信息(包括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信息)。
高忠宁焦青
关键词:地震断层测点
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s6.2级主震震源机制及余震序列重定位
<正>1.引言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式测定,2016年12月08日13时15分03秒(北京时间)在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北纬43.83°、东经86.35°)发生Ms6.2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北天山造山带与...
梁姗姗; 雷建设; 徐志国; 邹立晔; 刘敬光;
文献传递
结构面分布特征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结构面对隧道围岩变形及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运用三维离散元方法(3DEC)研究结构面分布特征,重点是结构面线密度1/λ、强度和倾角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总结了结构面分布与围岩变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结构面强度较低的情...
SONG Cheng-ke宋成科WANG Cheng-hu王成虎HUANG Lu-yuan黄禄渊HUO Ming-xuan火明譞
关键词:隧道围岩结构面数值模拟
围压式钻孔应力应变仪传递函数测试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压式钻孔应力应变仪传递函数测试系统,包括液压舱,液压舱内设有待测探头和液压传感器,液压舱连接有快速卸压阀、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液压泵和单向截止阀,出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门,待测探头和液压传感器分...
陈征熊玉珍董云开喻建军李涛吴立恒王海忠刘凤秋李宏
文献传递
吉林松原地区M3.0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应力场反演
徐志国梁姗姗刘杰郑国栋张广伟邹立晔刘敬光
基于动态图像法的河流砂和湖滩砂粒形一粒度特征对比被引量:5
2015年
对沉积颗粒大小、形态特征的量化和解释,是沉积动力条件分析和古地理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图像法作为粒度分析的标准,长期受制于样本量小、效率低等困难。基于动态图像法的新型粒度粒形分析系统可在几分钟内获取多达n×l0^7个颗粒的形状和大小信息,为沉积环境重建和动力条件分析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基于两组样品(青藏高原的湖滩砂和黄河中游的河流砂)的动态图像粒度粒形数据,定量分析和对比了湖滩与河流两种环境沉积颗粒的粒度、粒形特征及其异同。结果表明,样品组成颗粒的球度与均值粒度之间整体上存在明显的反相关,球度一粒度曲线可大致划分为斜率不等的三段:占据颗粒绝大多数的中段(C.S.)球度适中,斜率最小;细端(F.T.)球度大,斜率也大;粗端(C.T)球度小,斜率小且不稳定。结合天然沉积颗粒的形状和密度特征,本文认为这些不同斜率的段落可能源于沉积颗粒密度效应和形状效应导致的粒度分异。对比研究表明,湖滩砂与河流砂在粒形一粒度曲线形态与分段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样品在不同粒形参数(球度-长宽比-凹凸度)三角图和不同球度分段所对应颗粒体积百分比(c.T.-C.S.-F.T.)三角图中均能完全分离。这些事实表明基于动态图像分析的粒度粒形分析可望成为一种潜在的第四纪环境重建工具,在环境研究中有助于对天然沉积物物源特征以及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李德文康艳蕊李大伟
关键词:河流沉积密度效应
共4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