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作品数:99 被引量:682H指数:15
相关作者:韩有定梁宇希郭霖张静于霞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7篇水利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沉积物
  • 18篇污染
  • 13篇表层沉积物
  • 10篇重金
  • 10篇重金属
  • 8篇萃取
  • 8篇微萃取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生物膜
  • 7篇降解
  • 6篇不确定性
  • 5篇水文
  • 5篇重金属形态
  • 5篇金属形态
  • 5篇垃圾
  • 5篇发电
  • 5篇分散液液微萃...
  • 4篇粘土
  • 4篇湿式

机构

  • 98篇华北电力大学
  • 37篇吉林大学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吉林化工学院
  • 4篇中国石油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里贾纳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吉林省卫生监...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41篇李鱼
  • 16篇黄国和
  • 16篇王晓丽
  • 15篇王婷
  • 13篇刘建林
  • 9篇李薇
  • 8篇杜显元
  • 7篇牛彦涛
  • 7篇唐阵武
  • 6篇高茜
  • 6篇翦英红
  • 6篇郑爽
  • 6篇张晓萱
  • 5篇张薇
  • 5篇张化永
  • 5篇席北斗
  • 4篇黎娜
  • 4篇丁晓雯
  • 4篇王盛萍
  • 4篇张志强

传媒

  • 10篇华北电力大学...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环境保护
  • 4篇华东电力
  • 3篇环境工程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生态环境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0篇2010
  • 29篇2009
  • 21篇2008
  • 16篇2007
  • 1篇2006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散液液微萃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双酚A被引量:20
2009年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双酚A的分析方法。通过交互正交试验和混合型优化实验设计对影响因素(萃取剂体积、分散剂类型及其体积、水样体积、pH值及离子强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为:60μL萃取剂,0.4mL分散剂(甲醇),pH4.0;优化后的柱前衍生化条件:0.1mL2.0g/L衍生剂(对硝基苯甲酰氯)、衍生化时间30min;方法的线性范围:0.002~0.2mg/L(r=0.9997),检出限0.007μg/L(S/N=3);不同浓度双酚A的萃取率为59.0%~63.0%,相对标准偏差(RSD)2.5%~9.2%(n=5);水样中双酚A的加标率为86.5%~107.1%,RSD为4.0%~11.9%(n=5),其它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对双酚A的测定无干扰。本方法可以对水环境中的痕量BPA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李鱼刘建林翦英红
关键词:分散液液微萃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双酚A
武汉典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环境风险被引量:59
2009年
采集武汉市8个典型湖泊的表层沉积物,分析11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不同形态组成,研究了不同湖泊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污染程度,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d累积最严重,Zn和Hg也发生明显累积,龙阳湖污染较重,南太子湖和墨水湖污染中等,其它湖泊污染总体较轻.沉积物性质对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工业活动强烈影响着重金属的分布.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差异较大,Cd生物可利用态含量最高,其次为Mn、Zn、Co、Cu和Pb;而Sb和Hg以残留态占绝对优势,生态风险较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化石燃料燃烧、金属冶炼等是武汉市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的主要贡献者,同时岩石风化等地球化学过程也影响着重金属的污染.
唐阵武程家丽岳勇陈玉敏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主成分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针对广受关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典型大气污染物二恶英类、恶臭、烟尘等污染物产生和迁移扩散,通过模拟计算,在采取有效焚烧过程控制以及烟气净化措施的正常工况下,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事故排放时,二恶英类模拟计算最大落地浓度均低于日本推荐的环境质量指标0.6 pg TEQ/m3限值,日经呼吸进入人体的摄入量仅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28.9%,可接受。TSP的最大落地浓度为9.298 707 mg/m3,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值30倍。非正常工况下,厂界处H2S、NH3最大地面浓度分别是0.000 098 84 mg/m3和0.003 563 83 mg/m3,满足标准排放限值要求。垃圾焚烧各环节采取有效污染控制措施、加强管理并设定卫生防护距离,保证实现恶臭、二恶英、烟尘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降低污染发生概率。
李薇张聚兴葛大陆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二恶英总悬浮颗粒物环境影响
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的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年老"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正己酸、正丁酸、乙酸及氨氮进行催化湿式氧化(CWAO)降解,分析了CWAO降解过程中有机酸之间及氨氮与有机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WAO可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正己酸、正丁酸、乙酸,反应进行120min时TOC去除率均达90%以上.降解乙酸、正丁酸和正己酸混合溶液时,升温过程出现有机酸相互抑制降解现象.氨氮的存在导致正丁酸的降解率下降,而有机酸的存在也抑制了氨氮的降解.Ni2+可使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李鱼王健郑爽汤洁
关键词:催化湿式氧化乙酸NI2+氨氮
共存镉/铜对沉积物(生物膜)中主要组分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选择性萃取分离技术对沉积物(生物膜)中非残渣态组分(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进行分离,研究阿特拉津(atrazine,AT)-Cd-Cu系中共存重金属对选择性萃取前后沉积物(生物膜)吸附A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存体系中,沉积物(生物膜)中铁氧化物对AT的吸附贡献最大,其次是有机质,而锰氧化物则抑制AT的吸附;共存镉促进了AT在沉积物(生物膜)原样及各非残渣态组分上的吸附,镉质量浓度为0.2mg/L时,促进作用最显著,各组分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贡献增加了3.20%~32.31%(沉积物)和1.61%~17.10%(生物膜),但随镉质量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减弱;共存铜抑制沉积物(生物膜)原样及铁氧化物、有机质对AT的吸附,铜质量浓度为75.0mg/L时,其抑制作用最强,铁氧化物和有机质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贡献分别降低了29.21%、22.36%(沉积物)和9.46%、77.27%(生物膜),但同时减弱了锰氧化物对AT吸附的抑制作用,其吸附贡献分别提高了28.98%(沉积物)和17.46%(生物膜)。
李鱼李娟高茜王岙
关键词:沉积物生物膜阿特拉津
催化湿式氧化法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垃圾渗滤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较难处理,同时又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催化湿式氧化法属于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在处理有毒、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催化湿式氧化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在降解垃圾渗滤液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郑爽王健李鱼
关键词:催化湿式氧化高级氧化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
粘土矿物的掺杂对沉积物吸持Cu、Zn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考察粘土矿物及掺杂粘土矿物前后沉积物的吸附/解吸特性,分析了伊利石与蒙脱石对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Cu与Zn稳定固定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伊利石与蒙脱石的掺杂均降低了沉积物吸持Cu的能力(最大下降量分别为5.4%和3.8%),伊利石的掺杂同样降低了沉积物吸持Zn的能力(最大下降量为4.4%),但蒙脱石掺杂后沉积物吸持Zn的能力明显增强,最高增加5.7%。因此,蒙脱石具有固定污染沉积物中Zn的能力,但不能提高污染沉积物中Cu的稳定性。
王晓丽李鱼王一喆杜显元王婷刘建林
关键词:沉积物伊利石蒙脱石固定化
海水养殖氮磷污染负荷对莱州湾东岸水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为定量分析莱州湾东岸海水养殖产生的营养盐负荷量及对近岸水域水质的影响,以大菱鲆、对虾和海湾扇贝为典型养殖生物,估算其产生的氮磷负荷量,其中大菱鲆和对虾氮磷负荷量采用竹内俊郎法计算,并考虑饵料流失量,海湾扇贝氮磷负荷量根据排泄速率计算,并分析了近岸水域营养盐浓度对海水养殖氮磷负荷量的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海湾扇贝产生的氮磷负荷量最高,对虾产生的负荷量最小;1997~2012年间,莱州湾东岸海水养殖产生的氮磷负荷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海湾扇贝养殖产生的氮负荷量与近岸水域的溶解性无机氮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贝类养殖是近岸水域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莱州湾东岸海水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陈敏康萍萍李永平
关键词:海水养殖大菱鲆海湾扇贝DIN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基流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基流是河川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量中占有很高比重,为枯季的河流提供流量补给,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基流的特点和影响因子的研究有助于合理调控水量和高效使用水资源。采用数字滤波法分别对蔡家川6个嵌套小流域2006—2008年日径流量进行基流分割求算基流指数,并且分析了次降雨量、土地利用、植被类型和地形特征等对基流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流域的年平均基流指数范围为0.68~0.82。随着次降雨量增加基流指数减小;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农地、灌丛和人工林对基流产生负影响;基流指数与流域河网密度和河流比降等线性相关。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该区域基流指数BFI与次降雨量P,河网密度D和河流比降S成线性关系,进而分析了研究区内无观测数据的流域的基流。
郭军庭张志强王盛萍张建军Strauss Peter
关键词:基流分割土地利用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与酶活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实验室模拟的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Fe,Mn,Cu,Zn和Pb)在一定时间(45 d)内的形态分布特征,同时考察了沉积物体系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及其中酶(蛋白酶、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时间范围内,沉积物体系中Mn的形态主要由可交换态向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转化(分别为10.2%和32.1%),可交换态的Zn向铁/锰氧化态转化了11.5%,而Pb的有机质结合态则增加了20.1%;pH值初期波动较大而后趋于平缓,Eh则呈现波动状态;蛋白酶、脱氢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88.9%和71.4%.沉积物体系中pH值与碳酸盐结合态的Fe,Cu呈显著正相关,蛋白酶活性与Mn的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Zn的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以及Pb的有机质结合态之间显著相关(n=8,p=0.05),脱氢酶活性与Pb的碳酸盐结合态也存在显著相关性(n=8,p=0.05),表明除pH值外,酶活性是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李鱼郭霖黎娜陈界江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蛋白酶脱氢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