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作品数:22 被引量:171H指数:8
相关作者:卢小林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天津商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发酵
  • 7篇氨酸
  • 6篇谷氨酸
  • 3篇有机酸
  • 3篇育种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原生质体融合
  • 3篇质体
  • 3篇色谱
  • 3篇突变株
  • 3篇啤酒
  • 3篇菌种选育
  • 3篇L-亮氨酸
  • 2篇动力学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诱变
  • 2篇诱变育种
  • 2篇杂醇油

机构

  • 22篇天津科技大学
  • 3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商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10篇张克旭
  • 7篇陈宁
  • 6篇高年发
  • 3篇伍时华
  • 2篇姚志湘
  • 2篇韩英素
  • 2篇韩涛
  • 2篇李家飚
  • 2篇楼良旺
  • 2篇张军
  • 2篇肖冬光
  • 2篇杜连祥
  • 1篇李鸿雁
  • 1篇杨枫
  • 1篇陈庆森
  • 1篇刘晓兰
  • 1篇凌洪博
  • 1篇卢金照
  • 1篇卢小林
  • 1篇姜丽

传媒

  • 5篇酿酒
  • 5篇中国食品工业...
  • 2篇广西工学院学...
  • 2篇广州食品工业...
  • 2篇发酵科技通讯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天津商学院学...
  • 1篇酿酒科技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酮酸发酵液脱色工艺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K-15颗粒活性炭和732阳离子树脂等三种脱色剂对丙酮酸发酵液的脱色条件、脱色效果及其对丙酮酸的吸附程度。结果表明,732阳离子树脂是理想的脱色剂,具有脱色、沉淀蛋白质和去除钠离子三种功用。确立丙酮酸发酵液的脱色工艺为:离心发酵液阳离子柱脱色和改性发酵液后续工序,减少了离交法提取丙酮酸的环节,增加丙酮酸提取的收率。
楼良旺高年发
关键词:丙酮酸发酵液阳离子树脂脱色工艺脱色剂钠离子
谷氨酸产生菌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基因重组能力,不需要弄清基因图及开发载体-寄主系统,只需要通过与高产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就可选育出目的产物产量更高的生产菌株,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方法选育氨基酸高产菌具有重要意义.众所...
张克旭陈宁
关键词:高产菌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基因重组菌种选育
文献传递
α-氨基氮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0
2003年
探讨了α -氨基氮总量及缬氨酸、亮氨酸含量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试验表明 ,当麦汁中α -氨基氮总量为 180~ 2 0 0mg/L时 ,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在α -氨基氮总量为190mg/L的麦汁中 ,分别添加 5 0mg/L的缬氨酸和亮氨酸 ,结果表明 ,添加缬氨酸的啤酒发酵液杂醇油生成量增加了 2 4mg/L ,而添加亮氨酸的啤酒发酵液杂醇油增加了 5 1mg/L ,此结果说明由亮氨酸形成异戊醇的途径是影响啤酒中杂醇油的主要因素之一。
韩涛肖冬光李家飚
关键词:Α-氨基氮啤酒发酵杂醇油生成量缬氨酸亮氨酸
发酵过程动力学仿真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仿真技术具有安全、方便和高时效的特点,可以仿真出过程的可能状态,实现快速寻优,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本文使用LabVIEW建立了基于发酵过程中菌种、基质和产物动力学关系的发酵过程仿真器。通过仿真,提出了使用TQ9806菌株进行L-亮氨酸发酵的优化实验方案。仿真结果和实验验证符合,大幅度提高了实验效率。
姚志湘伍时华陈宁张克旭
关键词:发酵过程动力学计算机仿真LABVIEWL-亮氨酸
乳酸的发酵与提取耦合工艺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提出了利用木炭吸附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耦合离子交换树脂从发酵液中分离出乳酸的新工艺。此方法成功的消除了产物乳酸对乳酸菌生长和发酵的抑制作用,使发酵时间由72小时缩短到48小时,乳酸的体积生产率由1.3g/h.L上升到1.79g/h.
卢金照高年发杨枫卢小林
关键词:乳酸离子交换树脂乳酸菌发酵
谷氨酸温度敏感型菌株CN1021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以温度敏感型突变株 TMG0106和产酸高的天津短杆菌TG961为亲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成功地选育出了产酸率高的融合子CN1021,并且该菌株系温度敏感型菌株,可用于谷氨酸强制发酵.
陈宁张克旭
关键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谷氨酸产酸率
国内外谷氨酸生产菌种的选育进展
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方法,主要是采用常规的诱变育种及遗传工程技术构建工程菌株.在此扼要介绍国内外在该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其所取得的进展。
刘淑云张克旭
关键词:谷氨酸生产菌种菌种选育诱变育种
文献传递
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CN1021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温度敏感型菌株强制发酵谷氨酸,不需要控制生物素亚适量,仅需通过物理方式(变换温度)就可完成谷氨酸生产菌由生长型细胞向产酸型细胞的转变,从而避免了因原料的影响而造成产酸不稳定的现象,发酵稳定且粗放,发酵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高.
张克旭陈宁王东洋
关键词:发酵条件谷氨酸生产菌味精
发酵液L-亮氨酸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纸色谱-薄层扫描测定法被引量:4
2003年
将纸色谱和薄层扫描相结合,建立一种比较简便、快速、准确地定量测定发酵液L-亮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发酵液预处理后,用纸色谱分离、茚三酮显色,得到L-亮氨酸色斑;用岛津CS-930薄层扫描仪测定L-亮氨酸标样和发酵液样品的色斑峰面积后,计算出发酵液L-亮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测定发酵液中的L-亮氨酸含量。
伍时华李军生余炜陈宁张克旭
关键词:发酵液L-亮氨酸
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CN1021生产规模发酵条件的研究
采用温度敏感型菌株强制发酵谷氨酸,不需要控制生物素亚适量,仅需通过物理方式(变换温度)就可完成谷氨酸生产菌由生长型细胞向产酸型细胞的转变,从而避免了因原料的影响而造成产酸不稳定的现象,发酵稳定且粗放,发酵周期短,设备利用...
张克旭陈宁王东洋
关键词: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发酵周期发酵工艺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