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78 被引量:2,460H指数:26
相关作者:李伟李守勇史良辛蓓沈俊岭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0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2篇农业科学
  • 7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9篇白杨
  • 35篇植物
  • 28篇毛白杨
  • 27篇基因
  • 24篇刺槐
  • 17篇育种
  • 17篇倍体
  • 16篇四倍体刺槐
  • 14篇杨树
  • 12篇染色体
  • 11篇细胞
  • 10篇性状
  • 10篇孢子
  • 10篇花粉
  • 9篇杂种
  • 9篇林木
  • 9篇克隆
  • 8篇代谢
  • 8篇多倍体
  • 7篇三倍体

机构

  • 271篇北京林业大学
  • 2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0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清华大学
  • 5篇北京农学院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天津市农业科...
  • 4篇西南林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冠县苗圃
  • 4篇北卡罗莱纳州...
  • 3篇国家林业局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广东省林业科...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1篇张志毅
  • 48篇李云
  • 37篇康向阳
  • 36篇陈晓阳
  • 22篇姜金仲
  • 18篇李伟
  • 14篇安新民
  • 14篇张国君
  • 13篇林善枝
  • 12篇林元震
  • 12篇张金凤
  • 11篇李悦
  • 11篇何承忠
  • 10篇张德强
  • 10篇续九如
  • 9篇李善文
  • 9篇贺佳玉
  • 8篇张谦
  • 8篇沈应柏
  • 8篇孙宇涵

传媒

  • 38篇北京林业大学...
  • 15篇林业科学
  • 1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0篇河北林果研究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核农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河北林业科技
  • 6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中国科学:生...
  • 5篇生物技术通报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西南林学院学...
  • 4篇中国细胞生物...
  • 4篇2006年全...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草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4篇2010
  • 25篇2009
  • 48篇2008
  • 40篇2007
  • 47篇2006
  • 23篇2005
  • 14篇2004
2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杉木多倍体变异苗诱导及倍性鉴定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探究秋水仙素处理对杉木萌动种子的诱变效应,以3种杉木种子为材料,用0.9%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后播种,60d后统计变异苗得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变异苗不同部位的细胞倍性。结果表明,经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后,3种来源的杉木种子变异苗得率差异显著,全同胞种子Z3#得率最高,为23.45%;3种来源的杉木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的变异苗均表现为胚根短缩,下胚轴下部明显膨大。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胚根部分57.2%的细胞为混倍体细胞,下胚轴下部42.04%的细胞为四倍体细胞,下胚轴中部四倍体细胞所占比例为9.15%,下胚轴上部和子叶部分的细胞均为二倍体细胞;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种子可诱导获得表型特征及细胞倍性发生明显变异的变异苗。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杉木同源多倍体新种质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胡瑞阳段红静林华忠吴博纳静方禄明余小龙孙宇涵李云
关键词:杉木秋水仙素
不同亲本起源的三倍体毛白杨叶绿体性状的变异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7个毛白杨不同亲本起源的三倍体无性系和3个二倍体无性系对叶绿体大小、数目、单位体积叶绿体DNA含量和单个细胞叶绿体DNA含量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亲本在叶绿体大小上差异不大;叶绿体数目则随着倍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卵细胞染色体加倍成功的三倍体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单位体积、单个细胞叶绿体DNA含量方面,花粉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比卵细胞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变异更加显著,其中单位体积叶绿体DNA量的增加与单个细胞DNA量成正比,而与单位体积叶绿体数目关系不大。总之,加倍前后毛白杨叶绿体性状的变异,并不完全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与亲本的特性关系密切,有偏母性遗传趋势。
崔彬彬李云姜金仲冯慧金晓洁
关键词:三倍体毛白杨叶绿体性状变异
二色胡枝子组织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为探索建立植株再生系统技术,以二色胡枝子种子为材料,对该树种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1%升汞对种子灭菌2 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仅为5%;基础培养基为1/2 MS,直立苗比例达到80%以上,显著高于MS和B5培养基;在增殖培养中,BA对分化系数影响最大,NAA其次,ZT的作用不明显,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1/2 MS+BA 1.0 mg/L+NAA 0.01 mg/L,分化系数可达3.15;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5 mg/L,IBA对生根有促进作用,浓度以IBA 1.5 mg/L为宜。
陈佳陈晓阳李云
关键词:二色胡枝子
河北杨CBF/DREB1类似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由于只能固着于生长环境中,不能移动,其生长发育必然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条件如干旱、低温、盐碱等的影响。为了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长时间以来,植物已经从分子、细胞及生理生化水平上进化出完整复杂的胁迫响应机制,...
王泽亮安新民李博任媛媛张志毅
关键词:河北杨非生物胁迫
文献传递
LOX参与蒙古沙冬青响应损伤的NMR代谢组学研究
本文利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测定了蒙古沙冬青LOX抑制剂处理离体枝叶片、遭受灰斑古毒蛾取食离体枝叶片和遭受连续机械损伤离体枝叶片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处理叶片,抑制剂处理离体枝条叶片与连续机械损伤离体枝条叶片代...
Jingru Sun孙敬茹Haijun Yang杨海军Yong Li李勇Yingbai Shen沈应柏
关键词:机械损伤代谢组学核磁共振技术
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及其成熟表型变异被引量:12
2008年
对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过程及花器成熟表型进行常规和电镜扫描观察,比较分析2类刺槐在成熟花器表型方面的差异。四倍体刺槐的苞片、萼裂、花瓣、子房的数目及对称性与二倍体刺槐完全相同,均为↑K(5)C5A(9)+1,G(1∶1∶∞),但四倍体刺槐的相应器官明显比二倍体大。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的顺序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与蝶形花科植物的正常分化模式相比无明显不同。四倍体刺槐各花器的细胞均较大,苞片、花萼及花瓣的表皮毛较长、粗而硬(花萼远轴面除外),表皮细胞表面比较光滑,花器边缘的结构比较圆润;花药形态结构更为丰满,药室空间较大,柱头面积增大且分泌的粘液较多,花丝和花柱以及它们的表皮细胞均较长。四倍体刺槐自身花粉粒的形状结构之间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体积与形状多样,萌发孔沟的数量及位置不固定,外壁表面的纹饰特征彼此不同等等;四倍体刺槐花粉粒体积明显较大,形态、萌发孔沟状态及外壁饰纹也明显不同于二倍体刺槐。在综合分析上述变异的基础上,讨论这些变异的遗传育种学意义。
姜金仲郝晨李云张国君贺佳玉
关键词:刺槐四倍体表型变异
林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揭示林木复杂性状的数量遗传变异规律、解析关键基因的遗传调控机制及推动林木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综述了GWAS的核心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木材性状和适应性遗传基础研究中的研究进展.随后,针对林木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丢失遗传力"(missing heritability)问题,本文从高通量表型组学平台的组建,多种遗传标记的联合利用,多组学数据的系统剖析以及加性、显性与上位性关联模型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未来GWAS的发展对策.最后,结合当前林木遗传改良的实践需求,展望了GWAS策略在林木分子育种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李鹏卢文杰肖亮权明洋李连政杜庆章杜庆章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子育种
四倍体刺槐生物质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为了探索四倍体刺槐饲料林根龄、栽培密度和刈割方法对生物量及再生能力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饲料林栽培模式,对不同根龄、不同密度、不同刈割周期及留茬高度和不同刈割工具及刈割部位的当年生林分从总重、叶重等生物量指标方面进行了测量分...
张国君李云孙宇涵徐兆翮黄禄君
关键词: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生物量刈割周期留茬高度
文献传递
运用基因组和EST数据库进行电子克隆分离杨树功能基因的策略被引量:15
2007年
杨树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主要的工业用材树种,还是高大林木的模式树种。进行杨树功能基因的挖掘、克隆和功能的研究,是当前杨树基因组学的首要任务之一,不仅可为杨树品种改良和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而且对探讨林木的生理及遗传特性分子机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电子克隆是近年来伴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发展起来的基因克隆新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技术要求低和针对性强等优点。丰富的杨树EST数据和公布的杨树基因组序列框架图,使得利用电子克隆技术开展杨树功能基因的分离和鉴定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阐述了电子克隆分离杨树功能基因的基本方法、相关的生物信息资源,并讨论了电子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林元震张志毅林善枝张谦刘纯鑫郭海
关键词:杨树功能基因电子克隆
小青杨与胡杨杂交及其杂种后代分子鉴定被引量:3
2009年
为探讨胡杨与杨属其他派树种远缘杂交的可行性,该研究以小青杨为母本、胡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发现胡杨花粉能够在小青杨雌蕊柱头上萌发,并最终获得了6株杂交后代。杂种幼苗的生长势强弱差异明显,其叶片均为披针形,与父本胡杨幼苗以及萌条的叶形相似;在SSR标记初步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证明父本与母本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等同的,杂交后代是胡杨与小青杨杂交的真杂种。
陈洪伟康向阳张正海王君蔡肖
关键词:小青杨远缘杂交杂种鉴定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