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082 被引量:10,171H指数:33
相关作者:马放张杰韩洪军魏利黄君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37篇期刊文章
  • 3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2篇建筑科学
  • 98篇理学
  • 90篇化学工程
  • 49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4篇医药卫生
  • 21篇天文地球
  • 21篇电气工程
  • 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水利工程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机械工程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文化科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91篇污泥
  • 270篇污染
  • 225篇污水
  • 194篇硝化
  • 178篇水处理
  • 166篇废水
  • 156篇厌氧
  • 150篇脱氮
  • 120篇反应器
  • 116篇除磷
  • 115篇反硝化
  • 106篇降解
  • 99篇好氧
  • 98篇污水处理
  • 98篇膜污染
  • 92篇催化
  • 91篇颗粒污泥
  • 77篇微生物
  • 75篇氨氧化
  • 64篇厌氧氨氧化

机构

  • 2,08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76篇北京工业大学
  • 51篇东北林业大学
  • 48篇哈尔滨商业大...
  • 45篇辽宁大学
  • 39篇城市水资源开...
  • 33篇加拿大环境部
  • 32篇同济大学
  • 29篇东北电力大学
  • 27篇哈尔滨工业大...
  • 24篇哈尔滨工程大...
  • 24篇东北农业大学
  • 24篇哈尔滨理工大...
  • 21篇哈尔滨师范大...
  • 21篇学研究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生...
  • 19篇黑龙江科技大...
  • 17篇黑龙江大学
  • 17篇苏州立升膜分...
  • 16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49篇马放
  • 220篇张杰
  • 197篇李冬
  • 115篇李圭白
  • 95篇冯玉杰
  • 89篇任南琪
  • 83篇陈忠林
  • 82篇梁恒
  • 71篇赵庆良
  • 71篇高大文
  • 70篇陈志强
  • 70篇王鹏
  • 69篇李建政
  • 68篇沈吉敏
  • 65篇彭永臻
  • 65篇王立
  • 60篇马军
  • 57篇曾辉平
  • 52篇杨基先
  • 49篇崔福义

传媒

  • 34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07篇中国给水排水
  • 125篇中国环境科学
  • 97篇环境科学
  • 69篇环境工程学报
  • 68篇给水排水
  • 55篇环境科学学报
  • 52篇哈尔滨商业大...
  • 46篇化工学报
  • 41篇黑龙江大学自...
  • 34篇水处理技术
  • 24篇环境科学与技...
  • 21篇环境工程
  • 2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6篇北京工业大学...
  • 15篇科技导报
  • 15篇环境保护科学
  • 14篇微生物学通报
  • 14篇工业水处理
  • 13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30篇2024
  • 34篇2023
  • 36篇2022
  • 34篇2021
  • 59篇2020
  • 68篇2019
  • 92篇2018
  • 171篇2017
  • 164篇2016
  • 181篇2015
  • 205篇2014
  • 204篇2013
  • 171篇2012
  • 198篇2011
  • 216篇2010
  • 133篇2009
  • 79篇2008
  • 6篇2007
2,0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体和底泥中六六六污染研究
1.引言有机氯农药(OCPs)具有毒性、半挥发性,并能在大气中长距离迁移到未使用过的地区,是一类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人工合成的环境激素,六六六是我国历史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有机氯农药。近年来,国内针对流域中六六六污染开展了大...
刘丽艳李一凡王鹏
关键词:松花江水体有机氯农药环境激素底泥
文献传递
生物接触氧化用于河道治理的快速启动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研究人工强化河道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河道污水的能力,实现治理条子河的目的,采用砾石和火山岩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并利用稀释后的生活污水模拟河道污水。对工艺的的挂膜启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启动过程中的生物相及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11~16℃时,2个反应器启动30 d时,对COD和NH4+-N、T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70%、50%以上,且生物相趋于稳定时,标志着系统启动成功。
王曼李冬张杰张杰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河道污水
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碱激发水泥固定铬渣的毒性浸出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比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矿渣的硅酸盐水泥和碱激发水泥3种胶凝材料对铬渣的稳定固定化效果,采用硫酸硝酸法、TCLP毒性浸出法以及半动态浸出法对固定化试件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铬渣的掺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产生负面影响,当铬渣掺量从20%增加到45%时,试件抗压强度由50.4 MPa下降到25.8 MPa;浸出液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浓度随着铬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用矿渣代替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能够提高对铬渣中铬的固定效果,当矿渣掺量为45%时,固定效果最佳.碱矿渣水泥对低掺量的铬渣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但当铬渣掺量超过35%时,浸出液中铬的浓度大幅度增加.
陈忠林王斌远李金春子沈吉敏樊磊涛
关键词:铬渣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
不同搅拌方式对厌氧氨氧化污泥复壮及运行影响
2021年
为研究在常温(21±1)℃条件下不同搅拌方式对于厌氧氨氧化污泥复壮及运行影响,采用3组反应器(R1、R2、R3)搅拌方式分别为连续搅拌、间歇搅拌、间歇搅拌方式(R2、R3转速不同),对系统复壮及运行过程的脱氮性能、颗粒污泥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1、R2、R3分别用10,2,2 d的时间氨氮、亚硝酸盐氮去除率接近100%,R2、R3的厌氧氨氧化速率更高,更适合厌氧氨氧化菌生长;周期实验结果可知,间歇搅拌方式形成的水流流化状态较弱,使反应器呈较低溶解氧的时间较长,更易抑制AOB活性,从而提高厌氧氨氧化菌活性;R1系统提供剪切力大,且持续与基质溶液接触,产生EPS多,稳定运行时期末,R1、R2、R3的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723,675,649μm.
李冬曹正美张杰张杰李帅
常温低基质下碱度和溶解氧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通过改变进水碱度、光照条件和溶解氧,对以陶粒为填料的常温低基质上向流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的脱氮性能进行了研究.借助克隆测序技术对滤柱内的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温为20℃±2℃,水力停留时间为3 h条件下,当进水碱度在44~350 mg·L-1时,随着碱度的降低,氨氮去除率从97.2%降至75.6%,总氮去除率从89.7%降至75.1%,而亚硝氮去除率稳定在99.7%,进水碱度为0 mg·L-1时,出水亚硝氮浓度突跃至4.9 mg·L-1.当进水碱度恢复至350 mg·L-1,存在自然光照情况下,氨氮去除率较没有光照时的氨氮去除率降低12.3%.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条件下,当进水DO小于3mg·L-1时,平均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氮去除率分别为99.7%和100%,平均总氮去除负荷为1.0 kg·(m3·d)-1.16S rRNA克隆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滤柱下部的厌氧氨氧化菌种类为Candidatus Jettenia asiatica和Candidatus Brocadia sp.,这两种菌对20℃±2℃水温有很好的适应性.
任玉辉王科李相昆马凯丽张杰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常温克隆测序FISH
水体中典型纳米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体中各种污染物对河湖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本文探讨的典型纳米污染物(NP)是1~100nm尺度上的无机化合物(重金属水合氧化物,聚硫化物,聚磷酸,聚硅酸,新生微晶体等)、有机化合物(如各种农药、染料...
郑国臣张照韩郭静波卢海风张立国刘崇
关键词:水生态微界面
文献传递
青冈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的设计与运行被引量:3
2014年
青冈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为1.3×104m3/d,冬季水温<12℃。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采用CASS工艺,运行方式灵活,能够较好地适应青冈地区的冬季低温环境。该工艺可保证冬季低温条件下生产运行的稳定,确保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技术特点。
彭晶刁克炜王爱杰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
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含铁地下水的效能被引量:7
2014年
琼海市某中学饮用水中的铁含量在2.20 mg/L左右,超出了国标限值的要求。为降低供水的铁浓度、浊度及微生物含量,采用超滤膜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机械鼓风曝气的最佳曝气量和次氯酸钠的最佳投量,以及跌水曝气和鼓风曝气对砂滤+超滤组合工艺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机械曝气的气水比为5、反应时间为10 min,或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为1.00mg/L时,超滤膜出水铁含量均能达到0.10 mg/L以下;两种曝气方式对除铁的影响不大;经机械曝气与锰砂过滤联合预处理后,超滤膜的跨膜压差(TMP)增长速度最慢。所以曝气与锰砂过滤联合预处理+超滤膜的组合工艺较优。
郭绍东梁恒陈杰瞿芳术李倩丁安李圭白
关键词:除铁除浊曝气次氯酸钠
锂离子电池铌基氧化物负极材料被引量:4
2015年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由于其高功率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较低的比容量(175 m Ah/g)限制了其应用前景。与钛酸锂相比,铌基氧化物具有相似的嵌脱锂电位和更高的比容量,也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有望成为新型功率型负极材料。本文综述了多种铌基复合金属氧化物(Nb2O5,Ti Nb2O7,Li Nb3O8等)的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和嵌脱锂机理,讨论了材料的组成、形貌和制备工艺等对其嵌脱锂性能的影响,并概述其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归纳总结了铌基材料嵌脱锂行为的共性,并比较了它们与钛酸锂的异同,对其作为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娄帅锋程新群马玉林杜春雨高云智尹鸽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硼掺杂对直流热阴极CVD金刚石薄膜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直流热阴极CVD法以B(OCH3)3为掺杂剂制备了硼掺杂金刚石薄膜,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SEM、Ram an和XRD研究了硼掺杂对金刚石薄膜生长特性的影响,通过与未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对比发现:在直流热阴极CVD系统中,低浓度硼掺杂条件下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的辉光放电.掺硼后辉光等离子体活性基团(Hα、Hβ、C2、CH)的种类没有改变,但C2基团的浓度升高,而CH基团的浓度下降,薄膜的生长速率提高到0.65mg.cm-2.h-1.硼掺杂金刚石薄膜为多晶薄膜,晶体生长良好,取向以(111)晶面为主,质量较未掺杂薄膜有所提高.硼原子以取代或填隙的方式掺杂进入金刚石晶格,没有破坏金刚石晶体结构.
吕江维冯玉杰彭鸿雁陈玉强
关键词:金刚石化学气相沉积硼掺杂
共20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