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736 被引量:5,686H指数:23
相关作者:方云进李平许志美沈春银王艳莉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46篇期刊文章
  • 28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6篇化学工程
  • 346篇理学
  • 16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1篇电气工程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生物学
  • 11篇矿业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8篇冶金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电子电信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13篇催化
  • 205篇催化剂
  • 159篇丙烯
  • 123篇分子
  • 120篇动力学
  • 98篇纳米
  • 89篇聚丙烯
  • 84篇离子
  • 83篇乙烯
  • 75篇分子筛
  • 73篇改性
  • 71篇加氢
  • 68篇复合材料
  • 68篇复合材
  • 59篇反应器
  • 49篇活性炭
  • 47篇超临界
  • 43篇流体力学
  • 42篇数值模拟
  • 38篇共聚

机构

  • 1,729篇华东理工大学
  • 29篇中国石油化工...
  • 28篇中国石油化工...
  • 27篇抚顺石油化工...
  • 21篇新疆大学
  • 18篇石河子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
  • 15篇挪威科技大学
  • 15篇中国石化
  • 13篇天津大沽化工...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应用技术...
  • 10篇中国科学院山...
  • 9篇茂名学院
  • 9篇厦门大学
  • 9篇中国石化扬子...
  • 8篇教育部
  • 8篇上海大学
  • 8篇江西科技师范...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182篇沈本贤
  • 162篇周兴贵
  • 135篇凌立成
  • 126篇赵玲
  • 101篇戴干策
  • 99篇袁渭康
  • 96篇乔文明
  • 76篇刘纪昌
  • 74篇程振民
  • 70篇张新胜
  • 67篇于建国
  • 65篇周晓东
  • 63篇李平
  • 61篇詹亮
  • 57篇隋志军
  • 57篇辛忠
  • 52篇方云进
  • 49篇赵基钢
  • 47篇刘涛
  • 47篇龙东辉

传媒

  • 192篇化工学报
  • 157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1篇化学反应工程...
  • 75篇石油化工
  • 61篇化工进展
  • 48篇石油炼制与化...
  • 41篇工程塑料应用
  • 39篇石油学报(石...
  • 35篇新型炭材料
  • 34篇现代化工
  • 27篇石化技术与应...
  • 2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0篇无机材料学报
  • 20篇Chines...
  • 19篇电化学
  • 19篇化学工程
  • 19篇天然气化工—...
  • 18篇合成树脂及塑...
  • 17篇功能高分子学...
  • 15篇中国塑料

年份

  • 1篇2024
  • 36篇2023
  • 40篇2022
  • 53篇2021
  • 51篇2020
  • 74篇2019
  • 118篇2018
  • 88篇2017
  • 123篇2016
  • 105篇2015
  • 91篇2014
  • 94篇2013
  • 129篇2012
  • 97篇2011
  • 138篇2010
  • 164篇2009
  • 121篇2008
  • 107篇2007
  • 47篇2006
  • 22篇2005
1,7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乳液聚合制备球形聚电解质刷:三种光引发剂的比较
<正>光乳液聚合是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合成了三种不同的光引发剂BA,HMEM和ABP,并采用这三种光引发剂利用光乳液聚合方法在直径约100纳米的聚苯乙烯核表面成功制备出球形聚丙烯酸刷。由于分子结构的...
王翔许军李莉郭旭虹
关键词:光引发剂
文献传递
二价铁催化过碳酸钠处理水中乙苯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Fe(Ⅱ)催化过碳酸钠(SPC)体系处理水溶液中的乙苯(EB),考察c(SPC)、c(Fe(Ⅱ))、阴离子浓度、天然有机物(NOM)以及溶液初始pH值对EB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确定EB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基.结果表明,对于浓度为1mmol/L的EB溶液,c(SPC)、c(Fe(Ⅱ))均为12mmol/L时,20min内EB可被完全去除;Cl^-、HCO_3^-、NOM的存在均会抑制EB降解,SO_4^(2-)和NO_3^-对EB降解无影响;溶液初始pH值(pH3.00~11.00)越高,EB去除率越低,但当pH=9时,降解效果仍很显著,表明该体系能够在较宽pH值范围内高效降解水溶液中EB;自由基探针试验证实体系中存在·OH和O_2^(·-),自由基清扫试验表明·OH对EB降解起主导作用.
崔航傅晓日顾小钢吕树光邱兆富隋倩
关键词:乙苯过碳酸钠羟基自由基地下水修复
旋流场超细颗粒聚集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不同粒径分布和浓度的催化裂化(FCC)三旋回收超细催化剂颗粒在旋流场中经过50 h循环回流,颗粒中值粒径变化明显。物料中分散相越多、颗粒粒径越小时,颗粒碰撞越频繁,其聚集趋势越明显。颗粒聚集体在旋流场内不够稳定,通过对比不同进料速率下的旋流场聚集效果,得到最适合颗粒聚集的旋流场雷诺数为20 000。颗粒聚集体存在聚集极限粒径,其最佳聚集时间约为40 h,颗粒聚集后的旋流分离效率提高近5%。
刘毅汪华林杨强
关键词:超细颗粒
我们的化学工程:关于目标尺度微细化的讨论被引量:9
2004年
探讨了化学工程的发展趋势,认为目标尺度不断微细化是化学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微结构调控是产品工程的核心内容,而多尺度方法则是联系性能-结构-过程关系的重要途径。说明产品工程是对工业而言的,而多尺度方法则具有学科的内涵,实际上二者之间有相互贯穿相互统一的一面。
袁渭康
关键词:化学工程微细化多尺度方法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自主开发的在线混合生产设备,以玻璃纤维(GF)和聚丙烯(PP)为原料,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研究了GF长度、分散度以及界面改性剂对LFT-PP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长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LFT-PP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对弯曲模量的影响很小。添加适量的界面改性剂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但是降低了其冲击强度。
庄辉刘学习程勇锋戴干策
关键词:长玻璃纤维聚丙烯力学性能
PBT与官能化POE共混过程中的增容反应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带流变槽的 HAAKE 流变仪研究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的黏度随共混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对这两种共混物的断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 POE-g-GMA 能够与 PBT 发生原位增容反应,使得 POE-g-GMA颗粒的粒径小、分散均匀,体系黏度随共混时间先长时间持续上升,然后保持不变,体系最终黏度也随着 POE-g-GMA浓度升高而升高;然而在不发生反应的 PBT/POE 体系中,POE 颗粒分散性差,颗粒粒径大,体系黏度受 POE 的浓度影响相对较小且随时间基本上保持不变。由于 POE-g-GMA 与 PBT 之间的增容反应使得 PBT/POE-GMA 的力学性能优于 PBT/POE,并且冲击强度随 POE-g-GMA 浓度呈现两个阶段变化,即低于临界浓度时冲击强度缓慢升高,高于临界浓度时冲击强度快速升高。
张朝施勇晖戴干策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乙烯-辛烯共聚物
稀土三元/TMAF体系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交替共聚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稀土三元催化体系(三氯乙酸钇-二乙基锌-甘油)中加入相转移剂四甲基氟化铵(TMAF),并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交替共聚。采用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和原位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等对聚合过程和产物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分子模拟方法对聚合起始步骤链增长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三元/TMAF催化体系可以在不改变聚合特征和共聚物结构性能的情况下,得到高达4 740.6g/mol(1mol Zn催化得到聚合物的质量)的催化活性,且将催化剂诱导期从100min缩短至20min。机理研究表明:环氧丙烷的插入步骤为反应的速控步骤,且该步骤所需克服的吉布斯自由能能垒随模型催化剂活性锌中心的自然成键轨道电荷的增加而降低,环状链增长机理中二氧化碳的插入并“返咬”成环所需克服的吉布斯自由能能垒很高,进一步证实了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反应更倾向于遵循链状链增长聚合机理形成聚碳酸亚丙酯。
孟庆洋程瑞华侯侨丽潘星刘柏平李佳佳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
分流板对长纤维增强聚丙烯挤出过程中纤维断裂和分散的影响
2012年
采用自主研发的在线混合生产设备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分流板在挤出加工过程中对纤维断裂和分散的影响,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分流板的加入会使纤维断裂加剧并且有利于纤维束进一步分散,但是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这种影响变得不明显。当纤维含量为10%时,分流板的加入不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而当纤维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改善。
任璞戴干策
关键词:分流板长纤维力学性能
真空变压吸附过程捕获烟道气中CO_2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1年
真空变压吸附(VPSA)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且为一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来了解各变量对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有着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采用沥青基活性碳小球为吸附剂,建立了VPSA过程及其能耗计算的模型,模拟研究了P/F、真空压力和CO2进料浓度对VPSA过程分离性能及其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F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VPSA过程的总能耗最小;随着真空压力的减小,产品气的纯度和回收率均增大,风机能耗减小,真空泵能耗增大,总能耗增大;随着CO2进料浓度的增加,产品气的纯度和回收率均增大,相反地,风机、真空泵及过程总能耗均减小。
沈春枝孙玉柱李平于建国
关键词:数值模拟产品纯度
超临界条件对改善催化剂失活状况的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苯/乙烯烷基化制乙苯反应为一典型的催化反应过程。在较小的苯/乙烯比的条件下,不论气相法还是液相法反应,催化剂的失活速率都比较快。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和扩散性能,因而当反应处于超临界态下进行时催化剂的失活状况将得到明显的改善。探讨了超临界条件下催化剂失活减缓的原因。
朱晓蒙高勇朱中南袁渭康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催化剂活性乙苯
共1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