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7,328 被引量:37,248H指数:75
相关作者: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唐川赵其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15篇期刊文章
  • 42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54篇天文地球
  • 2,068篇建筑科学
  • 703篇交通运输工程
  • 59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95篇水利工程
  • 19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2篇矿业工程
  • 138篇理学
  • 119篇农业科学
  • 87篇文化科学
  • 80篇石油与天然气...
  • 69篇经济管理
  • 66篇核科学技术
  • 45篇机械工程
  • 37篇化学工程
  • 3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电子电信
  • 24篇生物学
  • 22篇医药卫生
  • 20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88篇滑坡
  • 781篇地质
  • 593篇边坡
  • 520篇地震
  • 496篇泥石
  • 495篇石流
  • 495篇泥石流
  • 400篇隧道
  • 346篇地质灾害
  • 341篇岩体
  • 326篇值模拟
  • 325篇数值模拟
  • 307篇水电站
  • 294篇稳定性
  • 279篇地下水
  • 270篇电站
  • 259篇稳定性分析
  • 250篇水电
  • 202篇公路
  • 186篇汶川地震

机构

  • 7,24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0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58篇西南科技大学
  • 151篇中国科学院
  • 113篇四川大学
  • 109篇中铁二院工程...
  • 104篇中国地质调查...
  • 96篇中国水电工程...
  • 82篇长安大学
  • 82篇四川省地质矿...
  • 79篇中国地质科学...
  • 58篇四川省交通运...
  • 56篇四川省地质工...
  • 54篇重庆大学
  • 50篇中国电建集团...
  • 48篇同济大学
  • 47篇中国地质大学
  • 45篇西南石油大学
  • 42篇四川理工学院
  • 39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569篇黄润秋
  • 430篇许强
  • 308篇许模
  • 289篇裴向军
  • 228篇李天斌
  • 199篇庹先国
  • 193篇赵其华
  • 191篇王运生
  • 166篇巨能攀
  • 166篇唐川
  • 138篇何政伟
  • 137篇冯文凯
  • 131篇邓辉
  • 111篇任光明
  • 105篇陈礼仪
  • 104篇石豫川
  • 99篇吴勇
  • 96篇沈军辉
  • 94篇赵建军
  • 93篇聂德新

传媒

  • 363篇工程地质学报
  • 283篇地质灾害与环...
  • 265篇甘肃水利水电...
  • 237篇岩石力学与工...
  • 223篇科学技术与工...
  • 179篇水文地质工程...
  • 16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63篇岩土力学
  • 158篇中国地质灾害...
  • 152篇人民长江
  • 146篇水土保持研究
  • 105篇长江科学院院...
  • 100篇路基工程
  • 99篇山地学报
  • 91篇长春工程学院...
  • 89篇地下水
  • 82篇岩土工程学报
  • 77篇探矿工程(岩...
  • 73篇山西建筑
  • 72篇人民珠江

年份

  • 10篇2024
  • 331篇2023
  • 355篇2022
  • 331篇2021
  • 361篇2020
  • 322篇2019
  • 395篇2018
  • 455篇2017
  • 446篇2016
  • 473篇2015
  • 425篇2014
  • 439篇2013
  • 411篇2012
  • 436篇2011
  • 370篇2010
  • 392篇2009
  • 264篇2008
  • 272篇2007
  • 209篇2006
  • 186篇2005
7,3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试样宽度影响的绿片岩双轴压缩蠕变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对绿片岩试样进行双轴压缩蠕变试验,采用六元件黏弹性流变模型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研究试样宽度尺寸对蠕变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应力水平下,当将试样的宽度逐渐增加时,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并非呈一直增加或减小的趋势;轴向稳态蠕变速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蠕变试验曲线和理论模型曲线较吻合,说明六元件流变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绿片岩的黏弹性蠕变特性。
熊良宵李天斌杨林德
关键词:岩石力学水电站绿片岩
高填方软土路基快速填筑沉降监测规律及FLAC^(3D)模拟被引量:9
2012年
以绵遂高速公路K18+230段的软基高填方路段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软土地基快速填筑时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软土路基快速填筑易导致地基土体中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形成塑性区,沉降曲线发生突变,且地基水平位移较大;FLAC3D无渗流模式下,力学扰动引起的孔压模拟计算结果总体上能反映软土路基快速填筑时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变形发展趋势,对软土路基高填方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龙海涛李天斌孟陆波王文韬
关键词:软土路基高填方超孔隙水压力FLAC3D
大岗山坝区花岗岩蚀变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大岗山高拱坝坝区花岗岩在多期次蚀变作用下形成多种蚀变岩类,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岩样分析以及宏观-微观对比,查明了蚀变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及矿物学特征,并结合现场试验对其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区域复杂的构造环境造就了坝区花岗岩的不同种类和程度的蚀变,蚀变类型有热液交代、动力构造和次生风化蚀变;蚀变岩受构造影响较大,主要发育分布在断层和节理密集带附近,X衍射数据表明蚀变生成了一定量的黏土矿物绿泥石;蚀变花岗岩纵波波速和变形模量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弱化了岩体质量。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大岗山坝区地质力学特性及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基础依据。
苗朝沈军辉李文纲李金标陈卫东
关键词:矿物学特征工程地质特性
不同降雨条件下顺层边坡力学响应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37
2014年
为研究降雨条件对顺层边坡坡体内部力学响应特征的影响,结合叠加喷洒降雨技术和光纤光栅监测技术,开展不同降雨类型及支护条件下顺层边坡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雨水入渗对于坡体位移、孔压力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支护边坡,在短时间暴雨条件下,位移和孔压力变化主要发生在降雨期间的坡体表层附近,坡体表层前端处雨后位移的增幅较大且孔压力的消散较快,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超孔压的累聚和消散;在长时间小雨条件下,位移和孔压力的影响范围逐渐向深部扩展,雨后位移仍保持较大的增长速率但孔压力消散较慢,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雨水入渗软化软弱夹层。相对于无支护边坡,有支护边坡的坡体位移和孔压力均显著减小,这主要是由于支护结构的施加限制坡体表面裂缝的扩展,从而减弱雨水的入渗,在总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短时间暴雨条件时支护结构的受力较快达到稳定,长时间小雨条件下支护结构的受力调整的速率较慢,在降雨试验结束6h后,坡体前端推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同,前者最大值出现在顶层,后者最大值出现在中层,且后者相应位置处的数值是前者的1.5~1.7倍。试验成果对于类似边坡工程的施工设计及加固维护具有参考意义。
李龙起罗书学王运超魏文凯李楚根
关键词:边坡工程顺层岩质边坡模型试验
GIS与RS技术在页岩气钻场选址中的应用——以重庆酉阳东页岩气勘查区块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为减少页岩气勘探成本、降低勘查风险,兼顾页岩气开发的环境效应问题,首次将GIS与RS方法应用到重庆市酉阳东页岩气勘查区块钻探场地选址中。选择了坡度、道路、断层、地质调查线路、地质灾害和禁止勘查/开采区等6个因子,采用"一票否决"的方法,通过叠加分析得到了钻探场地适宜区;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水系和有效面积等参考因素,进行了钻探场地的进一步优选,并以ArcGlobe软件为三维展示平台,实现了工作区虚拟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自然地理条件对钻探场地选址的约束,剔除了政策限制区域,兼顾了地质基础,选址结果为后期实地的钻场选址指出了方向,地表三维可视化的展示方法可为野外调查、勘查部署等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谢洪斌姚光华罗真富杨雪谭德军
关键词:GIS页岩气
多偏移距地震映像法与瞬态瑞雷波法在隧底岩溶探测中的综合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介绍了综合运用多偏移距地震映像法与瞬态瑞雷波法对隧道底部隐伏岩溶探测的工作方法与主要技术,通过对偏移距地研究,分别论述了多偏移距地震映像法、瞬态瑞雷波法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以及这两种方法勘探效果的互补性。通过对实际隧道进行综合应用的实例以及最终钻孔验证,说明了多偏移距地震映像法与瞬态瑞雷波法对隧道底部隐伏岩溶探测的有效性,在勘查工作中,提供更加充分的解释依据,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地质解释工作的准确性。
李明雷宛陈宁王品丰
关键词:多偏移距地震映像法瞬态瑞雷波法
基于GOCAD的坝址区三维地质建模及成果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在传统的水电勘测设计过程中,地质模型常用传统的二维剖面形式展现,无法构建地质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及分布。利用GOCAD系统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建立某水库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模型,模型直观显示了河床基覆界面、砂层透镜体、覆盖层内部界面、风化卸荷面等地质对象的空间属性,并借助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超深厚覆盖层条件下河谷形态研判及天然防渗铺盖层可靠性分析。其意义在于加强坝址区超深厚覆盖层成因以及河谷演化地质宏观认识,指导后续勘探布置,实现水电工程协同设计。
魏恺泓崔中涛李进元李青春王刚
关键词:GOCAD地质模型
基于GIS的小江断裂中北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1
2018年
小江断裂中北段作为金沙江下游重大水电工程库区内最重要的活动断裂构造,其沿线滑坡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详细调查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沿线滑坡地质灾害的基础上,选取了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岸坡结构、断裂构造等9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研究区滑坡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用AHP-CF法建立了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出了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通过检验曲线验证滑坡地质危险性评价结果可知,AUC值为80%。
张欣王运生梁瑞锋
关键词:滑坡
工程担保及其在工程勘察岩土钻掘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当前影响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主观因素,只依靠现有的法规和行政监管不能有力地保障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工程的质量。从经济学观点分析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工程市场现象本质,通过分析工程担保的实质、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的主要区别、担保人的作用,提出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企业适应工程担保机制的建议。
张乐群
关键词: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工程勘察岩土钻掘工程
层次分析法在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02
2006年
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山区的安全减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泥石流沟谷危险度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层次指标系统,并对各参与评价因子的权重作了计算,建立起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通过对泥石流沟的实例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很好地解决泥石流危险度综合评价问题,对提高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客观性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铁永波唐川
关键词:泥石流沟谷危险度评价
共7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