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1,665 被引量:6,973H指数:30
相关作者:王米渠贾波丁维俊叶品良张丰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2篇期刊文章
  • 19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46篇医药卫生
  • 89篇文化科学
  • 16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历史地理
  • 5篇语言文字
  • 4篇哲学宗教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45篇中医
  • 142篇细胞
  • 73篇中药
  • 70篇中医药
  • 63篇病机
  • 59篇辨证
  • 50篇肿瘤
  • 50篇教学
  • 48篇蛋白
  • 48篇伤寒
  • 48篇配伍
  • 46篇药理
  • 46篇慢性
  • 43篇糖尿
  • 43篇糖尿病
  • 43篇小鼠
  • 42篇方剂
  • 41篇基因
  • 38篇纤维化
  • 36篇信号

机构

  • 1,63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50篇成都中医药大...
  • 38篇四川大学
  • 17篇成都医学院
  • 17篇四川省中医药...
  • 1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陕西中医药大...
  • 1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0篇西南交通大学
  • 9篇海南医学院
  • 9篇四川省骨科医...
  • 9篇成都市食品药...
  • 8篇川北医学院
  • 8篇泸州医学院
  • 8篇遵义医药高等...
  • 8篇绵阳市中医医...
  • 7篇邛崃市医疗中...

作者

  • 87篇贾波
  • 55篇丁维俊
  • 51篇沈涛
  • 50篇张琦
  • 48篇黄秀深
  • 47篇高永翔
  • 43篇杨宇
  • 35篇李炜弘
  • 34篇由凤鸣
  • 34篇王宝家
  • 34篇刘兴隆
  • 33篇冯全生
  • 33篇金沈锐
  • 32篇罗再琼
  • 31篇张天娥
  • 31篇郑秀丽
  • 30篇王米渠
  • 30篇江泳
  • 29篇陈钢
  • 29篇徐姗姗

传媒

  • 116篇成都中医药大...
  • 73篇时珍国医国药
  • 73篇四川中医
  • 60篇中华中医药杂...
  • 48篇亚太传统医药
  • 47篇辽宁中医杂志
  • 4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2篇中医杂志
  • 40篇中药与临床
  • 37篇光明中医
  • 35篇成都中医药大...
  • 3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7篇国医论坛
  • 26篇中国实验方剂...
  • 25篇中药药理与临...
  • 23篇中国民族民间...
  • 17篇云南中医中药...
  • 17篇环球中医药
  • 16篇实用中医药杂...
  • 14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8篇2024
  • 93篇2023
  • 91篇2022
  • 91篇2021
  • 86篇2020
  • 73篇2019
  • 114篇2018
  • 94篇2017
  • 151篇2016
  • 102篇2015
  • 91篇2014
  • 94篇2013
  • 92篇2012
  • 90篇2011
  • 88篇2010
  • 45篇2009
  • 34篇2008
  • 47篇2007
  • 39篇2006
  • 32篇2005
1,6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2013年
生物质谱技术为中药研究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结构信息,因而近几年发展比较快速。本资料从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药学研究、中药作用相关蛋白研究、中药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中药治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代谢组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生物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进展,以供同行参考。
董培智吴贤波岑国栋高永翔
关键词:生物质谱中药电喷雾质谱飞行时间质谱
康复新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讨康复新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以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构建细胞纤维化模型,并运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康复新液对MRC-5细胞的毒性.以测得的最高不致死给药浓度(80倍稀释)的康复新液干预TGF-β1诱导的MRC-5细胞模型,进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细胞纤维化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10ng/mL TGF-β1可成功诱导MRC-5细胞发生纤维化,且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n,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以80倍稀释的康复新液为最高不致死给药浓度,对MRC-5细胞纤维化模型进行干预,上述纤维化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的干预效果相当.综上,康复新液可改善由TGF-β1诱导MRC-5细胞纤维化的表型,有望被应用于肺纤维化的治疗.
徐秋颖刘伟伟王宝家马秀英高永翔
关键词:康复新液肺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金匮要略》“当先实脾”对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寻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生物学依据;探讨其对肝郁叠加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双环醇组、柴芍六君子汤甲组、柴芍六君子汤乙组、柴芍六君子汤丙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各给药组采用束缚法叠加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造模(5 mL/kg,体重,2次/7天),同时灌胃给药,连续42天。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采用比色法检测5h-尿木糖排泄率;采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显著升高,白蛋白(albumin,ALB)显著降低,肝组织存在较严重病理损伤;模型大鼠AI、Bax及Bax/Bcl-2均显著高于正常组,Bcl-2及5h-尿木糖排泄率对比正常组显著降低,“知肝传脾”有其生物学依据且与肝细胞凋亡相关。各干预方式均可不同程度减轻模型大鼠上述指标变化。“当先实脾”之柴芍六君子汤丙组对该模型各指标的调节作用优于其它干预方式。结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有其生物学依据,肝细胞凋亡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郑智礼史兴华于瀚张亿高艺宁魏伟莉邓秀兰
关键词:当先实脾凋亡指数B细胞淋巴瘤-2
黄褐斑治验举隅
2006年
雷长国何仙童宋兴
关键词:黄褐斑治验肝肾阴虚杞菊地黄汤阴虚火旺
试论中医理论研究的核心和难点被引量:1
2005年
从中医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论证中医理论的核心为阴阳学说,其他理论如:五行、气血、八纲、脏腑、六经等,都可视为阴阳学说的衍化。故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核心就是阴阳问题的研究,但由于中医基本理论和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目前理论研究的难点,应是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分层次的具体化,从而找出并建立与之对应的具体化集合。
秦旭华金沈锐
论《黄帝内经》之“虚邪”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中"虚邪"理论的挖掘整理,探讨了《黄帝内经》中"虚邪"概念,指出虚邪入侵的前提是正虚,且虚邪致病力强,病变多端,应该从时间、方位、扶正等方面避免其伤害。
刘锋陈钢
关键词:黄帝内经虚邪
HPLC-DAD法测定平胃散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HPLC-DAD法同时对平胃散中非挥发性成分苍术素、橙皮苷、甘草酸、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GRACE Alltima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磷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40 min,10%B→50%B;40~60 min,50%B→95%B),流速1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5 nm。结果:苍术素未被检测到,橙皮苷、甘草酸、和厚朴酚、厚朴酚进样量分别在4.125~7.612μg(r=1.000)、3.12~6.24μg(r=0.999 9)、0.305~0.818μg(r=0.999 8)、0.352~1.232μg(r=1.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精密度和重复性考察中,各测定成分的RSD均小于3%,表明仪器的精密度及方法的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表明供试品溶液中各测定成分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试验中橙皮苷、甘草酸、和厚朴酚、厚朴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99.98%、101.4%、101.2%,RSD分别为0.17%、1.02%、1.11%、1.24%。橙皮苷、甘草酸、和厚朴酚、厚朴酚在复方中的含量依次为1.248、0.869、0.150、0.104 mg·g-1。结论:1)苍术素虽为中国药典规定的苍术中含量测定成分,但其在平胃散复方水煎液中并未被检测到,不能作为平胃散复方水煎液质量控制的成分之一;2)利用HPLC-DAD法首次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平胃散中非挥发性成分橙皮苷、甘草酸、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平胃散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禹亚杰尚宁宁彭腾王胜男黄秀深
关键词:平胃散苍术素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
西黄丸及乳香、没药、乳没药对对多种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比较西黄丸及乳香、没药、乳没药对对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探讨西黄丸的抑瘤特点和主要组分。方法:将不同浓度西黄丸、乳香、没药、乳没药对浸提液,直接加入含肿瘤细胞培养板中,采用MTT法测定其对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人肺癌细胞株NCI-H446)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乳香在2mg/ml、4mg/ml剂量下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没药在1mg/ml^4mg/ml剂量下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乳没药对及西黄丸在0.5mg/ml^4mg/ml剂量下对NCI-H460细胞增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乳香、没药、乳没药对、西黄丸在0.25mg/ml^4mg/ml剂量下对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西黄丸、乳香、没药、乳没药对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对乳腺癌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乳没药对可能为西黄丸的主要抑瘤成分。
陈珊珊秦旭华金沈锐钱娜
关键词:西黄丸乳香没药抑瘤作用
电针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突触可塑性的神经细胞黏附机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电针促进帕金森病小鼠黑质致密部(SNC)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电针“合谷”、“太冲”穴,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后,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及其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模型组(54.00±10.39),电针组(92.67±2.52)(P<0.05);原位杂交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模型组(138.33±5.86),电针组(230.33±17.16)(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SNC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及其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突触可塑性的发挥。
唐勇余曙光陈瑾
关键词: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电针疗法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治疗关节痹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治疗关节痹痛的处方并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的393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近现代百名中医大家治疗关节痹痛的常用药物有当归、桂枝、牛膝、白芍、甘草、威灵仙、黄芪、秦艽、桑寄生、防己,处方药物味多为苦、甘、辛,性温,归肝、脾、肾经。高频药物组合(药对)包括黄芪-当归、当归-桂枝、当归-白芍、白芍-桂枝、甘草-桂枝、黄芪-桂枝、牛膝-当归、川芎-当归、威灵仙-桑寄生、鸡血藤-当归等。新处方包括熟地黄-爵床、厚朴-淡竹叶、牛蒡子-白芍、茜草-杏仁、木通-鹿茸等。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近现代百名中医大家治疗关节痹痛遵循“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法则,体现了从正气不足,风、寒、湿三气夹杂来诊治关节痹痛的学术思想,符合中医标本兼治的用药原则。
陈甜甜袁捷陈杰韩祖成刘冬玲王敏于鹏龙魏蜀君王瑾
关键词:痹证用药分析
共1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