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24 被引量:956H指数:15
相关作者:纪瑞行盼娟盛邵山邵寅施宇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7篇建筑科学
  • 35篇天文地球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混凝土
  • 39篇滞回
  • 38篇地震
  • 32篇抗震
  • 30篇钢框
  • 30篇钢框架
  • 29篇滞回性能
  • 28篇有限元
  • 22篇耗能
  • 19篇有限元分析
  • 19篇荷载
  • 18篇型钢
  • 17篇墙结构
  • 16篇抗震性
  • 16篇抗震性能
  • 14篇刚接
  • 14篇半刚接
  • 12篇地震动
  • 11篇载力
  • 11篇钢管

机构

  • 224篇苏州科技学院
  • 29篇中国地震局工...
  • 13篇东南大学
  • 12篇同济大学
  • 11篇北京工业大学
  • 8篇西安建筑科技...
  • 6篇河海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隧道工...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43篇孙国华
  • 41篇顾强
  • 35篇丁海平
  • 32篇何若全
  • 27篇方有珍
  • 25篇毛小勇
  • 24篇赵宝成
  • 22篇于安林
  • 19篇范存新
  • 19篇邵永健
  • 12篇殷志文
  • 11篇唐兴荣
  • 10篇夏敏
  • 10篇刘凡
  • 9篇陈鑫
  • 8篇李爱群
  • 7篇于彦彦
  • 7篇张志强
  • 7篇赵鸿铁
  • 6篇朱聘儒

传媒

  • 34篇苏州科技学院...
  • 16篇建筑结构学报
  • 15篇地震工程与工...
  • 12篇四川建筑科学...
  • 10篇防灾减灾工程...
  • 9篇工业建筑
  • 8篇世界地震工程
  • 8篇工程力学
  • 7篇土木工程学报
  • 7篇沈阳建筑大学...
  • 7篇工程抗震与加...
  • 5篇建筑结构
  • 5篇混凝土
  • 5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常州工学院学...
  • 3篇华南地震
  • 2篇混凝土与水泥...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8篇2016
  • 30篇2015
  • 24篇2014
  • 28篇2013
  • 20篇2012
  • 24篇2011
  • 25篇2010
  • 24篇2009
  • 17篇2008
  • 20篇2007
  • 1篇2006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抗震规范的钢结构设计水平地震作用
本文分析了美国NEHRP(2003)结构设计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根据9个算例计算结果的比较,评价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NEHRP(2003)钢结构设计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的异同。
顾强孙国华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拼接板厚度对框架中钢梁高强螺栓拼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拼接板厚度是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同时考虑材料、几何和接触状态3个非线性,对框架结构中钢梁高强螺栓拼接采用不同拼接板厚度时的性能,进行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较薄的拼接板时,试件的拼接区滑移出现得早,拼接板的塑性屈曲变形也变大;在设计中加大拼接板的厚度则不会对拼接区的性能造成明显影响.
李启才顾强刘刚
关键词:钢梁拼接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风振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某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风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自振频率减少,风振响应有所增加。
王彦军范存新张毅
关键词: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风振响应动力特性钢管混凝土拱桥
Q690高强度圆钢管压弯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2013年
为了研究国家电网输电塔中Q690高强度圆钢管的压弯承载力,并考虑局部几何缺陷和初始残余应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长细比和径厚比变化的3根试验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残余应力对长细比较大且发生整体失稳的试件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局部几何缺陷基本无影响;同时由参数分析可知,试件的压弯承载力随长细比减小而提高,且随着长细比的减小和径厚比的增大,试件的破坏模式由整体失稳过渡到局部失稳;也验证了中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压弯构件强度与整体稳定设计公式和《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中压弯构件局部稳定设计公式用于指导Q690高强钢管压弯构件工程设计的可行性。
蒋红云方有珍夏腾云张怀卿
关键词:圆钢管压弯性能ABAQUS
轴向约束高强(纤维)混凝土柱抗火性能试验研究
2016年
分别进行了ISO-834标准升温下轴向约束高强混凝土柱四面受火轴心、偏心荷载作用试验,三面受火轴心荷载作用试验;高强纤维混凝土柱四面受火和三面受火轴心荷载作用试验。得到了试件半高处截面各测点温度-时间曲线以及试件轴向位移-时间曲线、侧向位移-时间曲线、轴向约束反力-时间曲线,对试验中爆裂现象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荷载比、高轴向约束刚度比下,高强混凝土柱初始爆裂出现较早;PP(聚丙烯)纤维的桥联作用,限制了早期爆裂的发生,熔融后形成孔道,抑制了后期爆裂;相同荷载比及受火边界条件下,荷载偏心作用降低高强混凝土柱耐火极限;三面受火条件下,柱出现向非受火面的弯曲;轴向约束条件下,受热膨胀阶段,柱中会出现附加轴力,对高强混凝土柱的初始爆裂时间有一定影响。
王冠毛小勇杨才千金健周立人史本龙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抗火性能轴向约束
Y形偏心钢支撑RC框架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研究耗能段与RC框架梁采用不同连接节点形式对Y形偏心钢支撑RC框架结构滞回性能的影响,进行了2榀1/3缩尺Y形偏心钢支撑RC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介绍了试验过程,分析了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刚度退化规律以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应用Y形偏心钢支撑加固RC框架合理可行,Y形偏心钢支撑承担了结构80%以上的水平荷载;U型外包钢与框架横梁连接的试件连接节点承载能力较高,耗能段耗能充分,结构的滞回曲线饱满;钢板与框架横梁底部连接的试件滞回曲线捏缩,耗能段耗能不充分,结构整体耗能能力差;U形外包钢与框架横梁连接的试件,耗能段破坏导致结构失效;钢板与框架梁底部连接的试件,连接节点破坏导致结构失效。
赵宝成于安林蒋思成王军良
关键词:滞回性能
Y型偏心钢支撑加固弱柱RC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模拟及参数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系统研究Y型钢支撑加固RC框架的滞回性能,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试验试件RCF-YB2进行了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截面、框架柱纵筋配筋率及框架柱配箍率对此类加固结构的滞回性能、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框架柱截面对结构的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影响显著;框架柱纵筋配筋对结构的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影响较小;框架柱配箍率对结构的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影响可忽略。
施宇于安林顾建业
关键词:抗震加固滞回性能数值模拟
带可替换连梁双肢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
2015年
带可替换连梁双肢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侧力体系。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连梁长度、连梁腹板构造的抗震性能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连梁长度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合理的腹板构造,在用钢量相当的前提下,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可进一步提高。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抗震设计建议。
刘军赵宝成李蕴玉沈晓明
关键词:抗震性能滞回曲线
轴力作用下基于子结构模型的约束PEC柱耐火极限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包含部分梁、柱的约束PEC柱子结构温度场和力学分析模型,应用约束PEC柱的抗火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采用上述模型分析了轴力比、轴向约束刚度、约束梁跨度、柱长度以及梁上荷载大小对轴力作用下约束PEC柱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该类构件的耐火极限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轴力比和柱长度对轴力作用下约束PEC柱的耐火极限有较大影响,而轴向约束刚度、约束梁跨度及梁上荷载的影响很小;轴力比是影响柱耐火极限的重要参数,耐火极限随荷载比的增大迅速降低。给出的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可供约束PEC柱耐火设计参考。
行盼娟毛小勇于宝林
关键词:子结构耐火极限
利用竖向台阵地震记录进行场地地震响应分析的边界问题被引量:1
2015年
首先推导了基于刚性基底和弹性基底边界的一维土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得出了直接以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边界应按刚性基底考虑的结论。然后设计了1个一维土层模型算例,采用DEEPSOIL和LSSRLI-1通用程序,以弹性基底边界条件分别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比较这2个程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其一致性和可靠性;最后以某一深度处的地震响应为输入,建立与该深度匹配的刚性基底土层计算模型,使用DEEPSOIL程序对该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前述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直接使用井下台阵记录计算时,土层模型底部应选用刚性基底的结论,该结论将有助于正确利用地下强震记录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
任琼洁丁海平于彦彦
关键词:传递函数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