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04 被引量:862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莉李岭黄林王春婷薛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0篇期刊文章
  • 1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8篇医药卫生
  • 31篇理学
  • 25篇生物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7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9篇细胞
  • 45篇肿瘤
  • 35篇基因
  • 31篇蛋白
  • 30篇免疫
  • 24篇活性
  • 23篇病毒
  • 21篇抗肿瘤
  • 18篇制剂
  • 17篇抑制剂
  • 16篇色谱
  • 15篇血管
  • 15篇药物
  • 15篇肾脏
  • 15篇慢性
  • 11篇体外
  • 11篇肺癌
  • 11篇分子
  • 10篇慢性肾脏
  • 9篇凋亡

机构

  • 392篇四川大学
  • 9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6篇泸州医学院附...
  • 12篇成都生物制品...
  • 10篇成都中医药大...
  • 10篇西南医科大学
  • 8篇泸州医学院
  • 7篇西南民族大学
  • 7篇泸州医学院附...
  • 7篇西南医科大学...
  • 6篇成都医学院第...
  • 5篇成都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贵州大学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医科大学
  • 4篇四川省感染性...
  • 4篇西南医科大学...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26篇樊均明
  • 14篇陈俐娟
  • 13篇余洛汀
  • 11篇杨莉
  • 10篇何谷
  • 8篇唐红
  • 8篇宋相容
  • 8篇蒋维
  • 8篇薛英
  • 8篇魏于全
  • 8篇官泳松
  • 8篇罗有福
  • 6篇王丽
  • 6篇吴思思
  • 5篇万丽
  • 5篇杨满
  • 5篇李岭
  • 5篇梁淑芳
  • 5篇杨宏宇
  • 5篇邵雪

传媒

  • 16篇华西药学杂志
  • 14篇华西医学
  • 11篇合成化学
  • 9篇四川化工
  • 9篇生物技术世界
  • 7篇中国免疫学会...
  • 6篇中国生物制品...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重庆医学
  • 6篇四川生理科学...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药学学报
  • 5篇化学研究与应...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药房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西部医学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化学学报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15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15篇2019
  • 21篇2018
  • 27篇2017
  • 35篇2016
  • 41篇2015
  • 65篇2014
  • 33篇2013
  • 13篇2012
  • 18篇2011
  • 12篇2010
  • 22篇2009
  • 17篇2008
  • 17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4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RR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DRR1基因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7例胶质瘤患者中DRR1的表达,SPSS软件检测DRR1表达与胶质瘤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DRR1在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7.7%,其表达与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病理分期越高,DRR1表达越高。其与年龄(P>0.05)、性别(P>0.05)无显著相关性。结论:DRR1基因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分期显著相关,或可成为脑胶质瘤新的分子靶标。
刘劝赵兴宇白瑞珍秦艳华东
关键词:胶质瘤免疫组化
新型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4-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被引量:2
2020年
以1,2,3-苯三甲酸为原料,依次经分子内脱水、胺解反应和酰胺缩合3步反应合成了19个新型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4-甲酰胺衍生物作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4a^4s),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4a^4s对胰腺癌细胞系Capan-1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对Capan-1的增值抑制活性最强的是4r(IC50=0.19μM),是模板化合物NMS-P118(IC50=2.20μM)的11倍。
何华龙冯盏盏高添桃余洛汀奉强
关键词:PARP-1抑制剂抗癌活性
小鼠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小鼠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2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HBV前S2(1~26)多肽包被酶标板,利用方阵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法的最适工作条件,验证该方法的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与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μg/ml;血清稀释度为1︰10,37℃反应30 min;HRP标记的羊抗小鼠IgG最佳稀释度为1︰10 000,37℃反应30 min;TMB底物37℃显色15 min,以2.1×阴性对照血清A450均值(阴性对照血清小于0.05时按0.05计算)为Cut-off值。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试验内和试验间精密度;与商品化试剂盒比较,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7.3%,二者符合率为98.5%。结论已成功建立HBV前S2抗体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小鼠血清中前S2抗体的检测。
蒋丽明谭昌耀李炯
关键词:前S2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18例初治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时间(0S)。结果218例患者中,腺癌占78.9%(172/218),中位OS为16个月(95%CI 13.257-18.7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一线治疗方案、二线治疗方案与OS明显相关(P<0.05)。亚组分析显示,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效率为75.0%,中位OS为16个月;二线TKI有效率为35.9%,中位OS为23个月;老年患者(≥65岁)二线化疗或口服TKI与OS明显相关(P<0.05)。病理类型、肝转移、放疗与否与治疗转归相关。结论女性晚期NSCLC患者以腺癌为主,一线、二线治疗方案效果是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一线TKI有效率较二线TKI有效率高,但OS无明显差异。老年患者二线化疗或口服TKI均能改善OS。非腺癌、肿瘤负荷大是临床治疗不易获益患者的临床特点。
刘书睿薛建新
关键词:女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预后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开发注射液生产工艺
2017年
质量源于设计以确定目标产品质量轮廓为起点,以了解关键物料属性、产品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为前提,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式,建立工艺设计空间和控制策略。基于Qb D所开发的生产工艺可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期质量的产品。本文按照Qb D的理念,进行了卡铂注射液生产工艺的开发。所开发的生产工艺能稳定的生产出符合卡铂注射液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
史宣宇
关键词:风险评估
纳米Ti02/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协同改性粉末涂料的抗老化性能研究
利用铝酸酯偶联剂F-1对金红石型纳米TiO2进行干法改性,研究了改性纳米TiO2/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协同改性作用对粉末涂料抗紫外线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和纳米助剂一起使用时对粉末涂料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
施奇武黄婉霞晁栋梁王勋颜家振郭刚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力学性能粉末涂料
文献传递
白介素-1家族新成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中具有的重要免疫调控功能
<正>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2%-3%。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与过度活化的炎性细胞相互作用是引发、维持银屑病病理特征的关键因素,探索新型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功能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
李炯
文献传递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靶点治疗药物主要是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是高特异性EGFR单克隆抗体,是一种不良反应较小,相对安全的药物,其发挥作用的生物学基础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可能有关,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江琪琪郭文浩王晓华彭枫
关键词:C225EGFR非小细胞肺癌
幽门螺杆菌与IgA肾病被引量:5
2013年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细胞毒素相关抗原A是其主要的效应蛋白之一。体内试验发现,CagA破坏胃上皮细胞,导致粘膜损伤、组织炎症甚至诱导肿瘤的发生。在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发挥着重要的致病作用。在人类与IgA相关的免疫性疾病如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过敏性紫癜的个案报道中,均提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使病情迅速缓解,幽门螺杆菌可能是IgA肾病的重要致病抗原。本文从幽门螺杆菌及其分泌的主要效应蛋白之一CagA与IgA肾病自身免疫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陈越杨满曹灵樊均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IGA肾病
双吗啉类PI3Kα抑制剂的自组织分子场分析
2013年
采用自组织分子场分析(SOMFA)构建了39个双吗啉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α(PI3Kα)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标准偏差(SEE)分别为0.636、0.702和0.581,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0.7和0.3,并用测试集进行了验证。测试集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pred)为0.808。该模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双吗啉类PI3Kα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武锋罗浩周孟张文娟侯雪艳李锐
关键词: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