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3 被引量:185H指数:7
相关作者:张稳稳周庆华候洵白亮巨楷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河南大学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电子电信
  • 22篇理学
  • 9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激光
  • 13篇发光
  • 11篇ZNO薄膜
  • 10篇激光分子束外...
  • 10篇分子束
  • 10篇分子束外延
  • 8篇L-MBE
  • 7篇晶体管
  • 7篇光致
  • 7篇光致发光
  • 7篇飞秒
  • 7篇薄膜晶体
  • 7篇薄膜晶体管
  • 6篇飞秒激光
  • 6篇ZNO
  • 5篇氧化锌
  • 5篇纳米
  • 4篇电致发光
  • 4篇电致发光器件
  • 4篇脉冲

机构

  • 5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河南大学
  • 5篇西北大学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山西大学
  • 1篇西安邮电大学
  • 1篇光电信息控制...
  • 1篇黄河集团有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2篇侯洵
  • 21篇张景文
  • 9篇张新安
  • 9篇王东
  • 8篇杨晓东
  • 8篇陈烽
  • 8篇毕臻
  • 6篇吴朝新
  • 6篇张伟风
  • 5篇徐庆安
  • 5篇司金海
  • 4篇史彭
  • 4篇李隆
  • 4篇边旭明
  • 3篇贺永宁
  • 3篇王洪波
  • 3篇樊叔维
  • 3篇白晋涛
  • 2篇魏志义
  • 2篇甘安生

传媒

  • 9篇光子学报
  • 5篇Journa...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中国激光
  • 3篇光学学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现代显示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端面泵浦方形掺Nd^(3+)离子激光晶体热形变研究(英文)被引量:9
2006年
为了解决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端面泵浦激光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激光晶体泵浦端面的热形变必须进行准确的计算·通过对于全固态激光器中激光晶体的工作特点分析,建立了矩形截面激光晶体热分析模型·基于热传导方程,提出了泊松方程的一种新解,并获得了矩形截面激光晶体端面热形变分布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同时讨论了半导体激光器偏心泵浦激光晶体给端面热形变带来的影响·与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其他数值分析方法相比,解析分析方法不会给计算引入任何的误差·热形变的解析分析为解决激光晶体的热效应问题以及提高激光器的性能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李隆史彭田来科白晋涛侯洵
关键词:激光器激光晶体端面泵浦热形变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简化热阻模型和一维稳态有内热源的热传导方程,对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的热传导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改善OLED器件的性能,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结构的OLED器件.在给定OLED器件的结构、输入功率、对流换热和热物性参数等因素情况下,推导得出OLED器件运行时温度升高与输入功率,基片及各功能层薄膜的热导系数、厚度、面积等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OLED器件内部的温度分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器件内的有机层和基底的传热性能是影响器件温度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功率密度为1.167×104W/m2、外界温度为300 K时,OLED器件在发光层AlQ3中可获得最高温度,其温度值比环境温度高29 K.在研发OLED器件过程中,要提高OLED器件的热稳定性,改善焦耳热效应对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则需要选用热物性较好的OLED有机材料,使有机层与导热性能良好的电极保持良好接触.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相同的输入功率情况下,对自制备的若干Al阴极厚度不同的OLED器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OLED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薛媛王小力吴朝新候洵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热传导温度分布
退火温度对ZnO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光刻剥离法和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带有热氧化层的硅衬底上制备了以氧化锌(ZnO)为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ZnO-TFT)。研究了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对ZnO-TFT电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ZnO薄膜退火温度的增加,ZnO-TFT的阈值电压减小,电子的场效应迁移率增大。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ZnO薄膜的微区结构进行观察,发现ZnO薄膜的平均粒径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ZnO-TFT电学性质和沟道层薄膜晶粒大小密切相关。
张新安张景文张伟风侯洵
关键词:氧化锌晶体管退火
线偏光闪耀反射光栅衍射特性研究
2010年
通过数值方法对线偏光在Littrow装置中的理想导体闪耀光栅的偏振特性进行研究.用时域有限差分程序计算出任意偏振方向线偏光经过闪耀光栅衍射后的电磁场分布,提取衍射波的S偏振和P偏振分量,讨论了与光栅闪耀角和入射光波偏振角的关系.分析了在1530~1570nm光谱范围内,入射光波为线偏振波和园偏振波时,衍射光波的偏振色散特性与光栅闪耀角的关系,并给出了存在偏振色散的光栅闪耀角范围.这些分析和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淑萍朱京平李斌唐天同
关键词:衍射偏振特性时域有限差分法
LMBE法生长Mg_(0.2)Zn_(0.8)O及MSM型紫外探测器的制备
2007年
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方法在蓝宝石(0001)面生长了高质量的Mg0.2Zn0.8O薄膜,并对薄膜在空气中900℃进行了1h的退火处理,然后采用剥离方法在薄膜表面制作了Al叉指电极,制备出MSM型Mg0.2Zn0.8O光电导紫外探测器.对响应时间的测试表明,探测器的上升时间仅为14.3ns,下降时间为6.5μs.
毕臻张景文边旭明王东张新安侯洵
关键词:紫外探测器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测试系统电路复杂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集成运放组建器件的驱动电源,用硅光电池俘获亮度值,并选用基于PCI总线的采集卡来采集亮度数据和电压数据.该稳定性测试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常用的恒流驱动方式,而且可以提供一种电流-电压混合源(正向恒流反向恒压)驱动.由于采用硅光电池代替传统的辉度计,因此大幅度节约了成本;基于PCI总线的采集卡的选择,降低了开发设计的难杂程度,缩短了开发周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测试不同样品的亮度衰减和电压上升情况,性能稳定,数据可靠.
张稳稳吴朝新朱仁龙侯洵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
高质量ZnO薄膜的L-MBE 法生长及其特性研究
本文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的方法在Al2O3(0001) 衬底上生长了沿C轴高度取向一致的ZnO薄膜,并对其光学及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波长为325nm的氙灯(Xe 900)作为激发源,在室温下测量了薄膜的光致...
杨晓东张景文徐庆安贺永宁王洪波张伟风侯洵
关键词:ZNO薄膜激光分子束外延X射线衍射光致发光
文献传递
900℃空气退火对L-MBE生长的ZnO薄膜发光特性的影响
2007年
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法在蓝宝石衬底(0001)上生长了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高质量ZnO薄膜,在空气中对生长的薄膜进行900℃退火处理,并对退火前后样品的结晶质量、发光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变温光致发光(PL)研究.退火处理后的ZnO薄膜(0002)面XRDθ-2θ扫描曲线强度明显增强.在光致发光实验中,观测到薄膜分别在3.352,3.309和3.237eV附近有3个明显的近紫外发光峰,分别对应自由激子发射、中性施主或受主束缚激子I9及其声子伴线1Lo.随着温度升高,峰位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即所谓"红移"),半高宽(FWHM)逐渐展宽;在发光谱中,来自于晶体缺陷的深能级(DL)区发光强度极小.
王东张景文韩峰张新安毕臻边旭明侯洵
关键词:激光分子束外延光致发光激子
低温液相合成晶态纳米二氧化钛的晶化机制被引量:2
2007年
纳米二氧化钛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在诸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低温液相合成晶态纳米二氧化钛由于避免了高温煅烧过程,可望赋予其更优越的特性。详细介绍了晶态纳米二氧化钛低温液相合成的晶化机制。
闫文静张景文侯洵
关键词:二氧化钛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晶化
基于特殊润湿性材料的油水分离被引量:24
2018年
频繁发生的石油泄漏事故以及工业含油污水的违规排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了净化被油污染的水域,研究者们近年来开始研究出了各种特殊润湿性(如超疏水或超疏油)的材料用于实现油水分离。超疏水和超疏油可以通过设计材料表面的微观几何形貌和化学分子组成来获得。通过各种微纳制备手段使材料表现出对油和水截然相反的极端润湿性,是这类材料实现油水分离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阐述了实现油水分离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材料表面润湿性的相关理论基础。根据材料对水和油所表现出的不同超疏液性与超亲液性,对油水分离材料从以下三类分别介绍:(i)超疏水/超亲油材料,(ii)超疏油/超亲水材料,(iii)智能响应润湿性材料。对于每一类油水分离材料,本文概括了国际上近期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实现油水分离的原理和过程,以及这些材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最后,针对基于特殊润湿性材料实现油水分离,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文涛雍佳乐杨青陈烽陈烽侯洵
关键词:油水分离超疏水润湿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