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3,968 被引量:19,918H指数:38
相关作者:梁宗琦张健喻理飞郁建平张明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56篇期刊文章
  • 26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505篇农业科学
  • 924篇生物学
  • 83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73篇医药卫生
  • 18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3篇化学工程
  • 72篇理学
  • 67篇文化科学
  • 56篇经济管理
  • 33篇天文地球
  • 13篇建筑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社会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矿业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87篇基因
  • 264篇植物
  • 195篇发酵
  • 166篇活性
  • 159篇土壤
  • 118篇色谱
  • 101篇相色谱
  • 95篇胁迫
  • 92篇曲霉
  • 85篇烟草
  • 82篇抗氧化
  • 80篇学成
  • 80篇营养
  • 80篇微生物
  • 80篇化学成分
  • 78篇真菌
  • 78篇黄酮
  • 75篇蛋白
  • 66篇多糖
  • 59篇拟青霉

机构

  • 3,919篇贵州大学
  • 203篇贵州省农业科...
  • 132篇中国科学院
  • 58篇教育部
  • 48篇贵州省发酵工...
  • 4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9篇贵州省农业生...
  • 35篇贵州师范大学
  • 35篇贵州科学院
  • 35篇贵州师范学院
  • 34篇铜仁职业技术...
  • 31篇西南大学
  • 29篇学研究院
  • 27篇贵州省农业生...
  • 25篇安顺学院
  • 24篇贵阳学院
  • 23篇贵州省动物遗...
  • 22篇贵州省生物技...
  • 20篇铜仁学院
  • 19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08篇赵德刚
  • 177篇郁建平
  • 171篇梁宗琦
  • 137篇韩燕峰
  • 126篇邹晓
  • 122篇熊源新
  • 108篇谭书明
  • 99篇张明生
  • 94篇谭艾娟
  • 93篇周英
  • 92篇李祝
  • 83篇何腾兵
  • 83篇朱秋劲
  • 81篇邱树毅
  • 71篇丁筑红
  • 71篇吕世明
  • 66篇刘爱英
  • 64篇吴拥军
  • 63篇周礼红
  • 61篇秦礼康

传媒

  • 506篇山地农业生物...
  • 302篇贵州农业科学
  • 150篇食品科学
  • 111篇中国酿造
  • 96篇种子
  • 71篇食品工业科技
  • 68篇酿酒科技
  • 67篇菌物学报
  • 61篇分子植物育种
  • 5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8篇食品研究与开...
  • 47篇贵州大学学报...
  • 46篇基因组学与应...
  • 40篇广东农业科学
  • 38篇植物生理学报
  • 36篇微生物学通报
  • 36篇贵州科学
  • 36篇贵州农学院学...
  • 34篇食品科技
  • 33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6篇2024
  • 153篇2023
  • 157篇2022
  • 185篇2021
  • 147篇2020
  • 180篇2019
  • 169篇2018
  • 169篇2017
  • 204篇2016
  • 178篇2015
  • 220篇2014
  • 322篇2013
  • 261篇2012
  • 250篇2011
  • 223篇2010
  • 220篇2009
  • 230篇2008
  • 161篇2007
  • 115篇2006
  • 54篇2005
3,9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曲霉不同极性分离产物的抗真菌及抗氧化能力被引量:3
2016年
进行了以从患有冠瘿病的葡萄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株黑曲霉XJ用于抑制齐整小核菌的试验。其中超临界萃取段、水提醇沉段以及正丁醇段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达到了93.22%、74.11%、79.67%。被抑制的菌丝出现了膨大、畸形、原生质聚集等现象,菌落大小也随着平板含待测样品的不同而不同。在测定电导率时,发现其随着药量浓度增高而增大,表明黑曲霉对齐整小核菌的细胞膜有较强的影响。另外还分别用DPPH法和ABTS法考察了黑曲霉不同极性分离产物的抗氧化能力。
郭博恺李祝万科李玉环刘芳丛铭胡坤岳大历葛永怡
关键词:黑曲霉白绢病生物防治抗氧化
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被引量:6
2016年
2010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进行第二次本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梵净山的药用植物2 086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苔藓植物17科23属32种。同时对这些药用苔藓植物的生境、药用功效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的可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
石磊杨传东熊源新杨妮张弘杨华江杨宁
关键词:药用苔藓植物多样性
自由基种类及其在植物抗病分子调控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5年
当生物生命代谢中受到各种应激时,由于出现了超量的具有高度活性的自由基,因而使其代谢发生重大变化。研究表明,植物在各种逆境下在细胞内产生的诸如氧化氮、单线态氧、过氧化氢等活性氧自由基对植物抗逆性调控因子的表达和细胞死亡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植物逆境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种类及其性质、抗氧化酶种类及其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总结,同时对部分重要的自由基对植物抗病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和对细胞死亡的调控作用进行了表述。
王慧忠
关键词:活性氧自由基抗病基因白桦抗病机理
低温胁迫下转ipt基因水稻某些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测定了转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水稻EY105的株系T7、T19及对照在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膜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常温下,转基因植株除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低外,所测定的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经低温胁迫后,对照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35.2%,转基因水稻植株基本保持不变,2个转ipt基因的水稻株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60.89%及73.46%,对照植株仅增加11.0%;低温胁迫后对照植株的POD及SOD活性分别下降27.0%及8.3%,MDA增加82.6%,而转基因水稻植株未发生变化。
段永波赵德刚赵丰兰冯怡
关键词: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4种虫生真菌对烟草甲虫的侵染致死效果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了4种虫生真菌对烟草甲虫的致死效果。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对烟草甲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在108个/mL的孢子浓度下,对烟草甲虫的致死中时为10 d。另外几种真菌对烟草甲虫也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经过SPSS软件分析了白僵菌对烟草甲虫致死率与时间剂量的量化关系。
邹晓张晓敏杨辉吴让新胡海燕罗力刘爱英
关键词:生物防治虫生真菌白僵菌
大蒜油提取新工艺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大蒜经破碎后,加水发制,用水蒸汽蒸馏后,以精炼植物油萃取,分离取出油相,精制后即得成品。
林剑周梅肖劲松谭书明
关键词:大蒜油蒸馏生产工艺
NaCl、KNO_3胁迫处理对麻疯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分别用0.3%、0.5%、0.7%的NaCl溶液和KNO3溶液浸泡麻疯树(Jatropha curcasL.)种子(以自来水浸泡作对照)24 h后播种,置于温度25℃、光照12 h.d-1、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培养;15 d后将幼苗移栽置于自然条件下,观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盐溶液胁迫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对照下降15%以上;0.5%的KNO3溶液处理麻疯树种子对其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0.7%的NaCl溶液和KNO3溶液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抗性。
阚世超张明生淡松松彭斯文
关键词:麻疯树胁迫处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MD)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姜黄素(CU)组、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低剂量(LSD)组、姜黄素固体分散体高剂量(HSD)组。大鼠给药6周后,测定血清及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D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降低,氧化应激增强;与MD组比较,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组SOD、GSH-Px活力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
张卫国韩刚王彬阎林奇翟冠钰范颖
关键词:糖尿病模型氧化应激姜黄素固体分散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He-Ne、Nd:YAG激光对水稻种子萌发的生物效应被引量:3
2011年
此实验主要研究激光辐照水稻种子后对其发芽的影响,利用不同剂量(4.8J/cm2~36J/cm2)的He-Ne、Nd:YAG激光辐照3种水稻种子的生物学效应,测定了M1代的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此实验中He-Ne激光对3种种子的最适剂量分别为12J/cm2、14.4J/cm2、21.6J/cm2。Nd:YAG激光的最适剂量分别为14.4J/cm2,21.6J/cm2。实验证明,适合的辐照剂量可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同品种的种子对激光的敏感性不相同。因此,激光辐照种子可引起有益的生物学效应。这能为激光辐射育种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王一波唐延林孔德宁
关键词:激光水稻种子发芽率生物效应
马铃薯种植区不同土壤类型镉赋存形态及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喀斯特马铃薯种植区土壤镉的赋存形态及农产品安全问题,为马铃薯种植区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马铃薯主栽区域某县马铃薯及相应3种土壤类型(黄棕壤、棕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CaCl2/BCR提取法测定土壤镉的赋存形态,以相关性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总镉及其交互作用对镉赋存形态的影响;以富集系数和有效性评估土壤镉累积能力;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比较土壤总镉和有效镉的生态风险。【结果】研究区域土壤总镉含量均值为1.394 mg/kg,变异系数为0.25;土壤镉分级提取的5种赋存形态中,弱酸态镉占总镉比例最大,达28%~58%,可还原态镉仅占4%~13%,其余3种形态介于二者之间。总镉对有效镉、弱酸态镉、可氧化态镉和残渣态镉等4种镉赋存形态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总镉与pH的交互作用对有效镉影响大于总镉和pH对有效镉的主效影响,而pH与有机质、pH与CEC交互影响弱于pH对有效镉的主效影响,土壤镉赋存形态的差异主要受总镉和土壤pH、有机质、CEC共同影响。种植区马铃薯块茎镉含量均值为0.086 mg/kg,富集系数为6%,有效性为15%。种植区土壤总镉地质累积指数(I_(geo))为2~3级,表明土壤处于中度污染至强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100.571~281.430,表明土壤处于轻微污染至中度污染。在马铃薯种植区3种土壤类型中,黄棕壤和棕壤pH均值分别为5.90和5.63,相对较低,但黄棕壤中有机质和CEC含量最低,黄棕壤马铃薯的镉有效性均值为17%,主要以弱酸态镉形态存在,有利于马铃薯吸收富集,其富集系数均值为7%,且其潜在风险均值为212.371。反之,石灰土中pH较高,为6.87,石灰土和棕壤中有机质和CEC较高,马铃薯富集能力较低,所以其镉活性较低,潜在风险较低。【结论】马铃薯种植�
娄飞符东顺付天岭蔡娜杨世梅何腾兵
关键词:马铃薯赋存形态土壤类型风险评估
共3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