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335 被引量:3,721H指数:33
相关作者:沈竑刘福军南天佐钱荣华于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2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6篇农业科学
  • 98篇生物学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6篇养殖
  • 32篇罗非鱼
  • 28篇中华绒螯
  • 28篇中华绒螯蟹
  • 28篇绒螯蟹
  • 21篇尼罗
  • 20篇尼罗罗非鱼
  • 19篇基因
  • 17篇对虾
  • 16篇中华鳖
  • 16篇三角帆
  • 16篇三角帆蚌
  • 15篇细胞
  • 13篇杂交
  • 13篇水产
  • 13篇团头鲂
  • 12篇胚胎
  • 11篇瓯江彩鲤
  • 11篇RAPD
  • 9篇胚胎发育

机构

  • 33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新疆生产建设...
  • 6篇丽水学院
  • 6篇全国水产技术...
  • 5篇宁波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4篇金华职业技术...
  • 4篇江苏省滩涂生...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淮海工学院
  • 3篇苏州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淡水水...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94篇李思发
  • 54篇李家乐
  • 40篇蔡完其
  • 36篇成永旭
  • 35篇吴旭干
  • 33篇杨先乐
  • 25篇王成辉
  • 23篇赵金良
  • 18篇邹曙明
  • 14篇何培民
  • 13篇杨筱珍
  • 13篇凌去非
  • 12篇周志刚
  • 12篇刘至治
  • 10篇蔡生力
  • 9篇白志毅
  • 9篇汪桂玲
  • 8篇吕耀平
  • 8篇乔德亮
  • 8篇李学军

传媒

  • 76篇上海水产大学...
  • 46篇水产学报
  • 19篇中国水产科学
  • 14篇科学养鱼
  • 13篇水产科技情报
  • 12篇水生生物学报
  • 9篇动物学杂志
  • 8篇中国水产
  • 7篇海洋渔业
  • 7篇水利渔业
  • 5篇渔业现代化
  • 5篇中国水产学会...
  • 5篇中国动物学会...
  • 4篇Curren...
  • 4篇浙江海洋学院...
  • 4篇2007年全...
  • 3篇渔业致富指南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3篇海洋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47篇2008
  • 76篇2007
  • 45篇2006
  • 26篇2005
  • 27篇2004
  • 28篇2003
  • 25篇2002
  • 20篇2001
  • 11篇2000
  • 13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3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刀鲚和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被引量:63
2004年
测量了代表刀鲚(Coiliaectenes)种群和湖鲚(lakeanchovy(Coiliaectenes))种群形态特征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5个形态参数数据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100%;利用挑选后的9项参数判别分析表明两种群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P1是95%~100%,P2是95.2%~100%,综合判别率为97.5%。对形态差异贡献较大的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并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仍然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还没有上升到亚种水平的差异。
程起群李思发
关键词:地理种群刀鲚亚种可量性状
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成活率及肥满系数的差异被引量:51
2005年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李学军李思发么宗利筴金华张艳红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盐度幼鱼成活率
中国少鳞鳜不同群体mtDNA控制区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少鳞鳜为东亚特有鱼类,为了解中国少鳞鳜在我国不同水域内的遗传结构特征,利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了长江、钱塘江、西江、南渡江34尾样品mtDNA控制区的序列差异。在长度838 bp的同源序列中,共发现81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9.67%;定义了4个单倍型,每个群体仅发现一个单倍型,群体之间没有共享单倍型,且每个群体都有鉴别位点。群体间的核苷酸歧义度(Dxy)在0.360%-8.043%之间,南渡江群体与长江、钱塘江、西江3个群体间的差异最大。分子变异分析(AMOVA)得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1.000(P〈0.001),差异极显著。构建的NJ树中,4个群体分为两支,一支为南渡江群体,另一支为长江、钱塘江、西江群体。这些表明中国少鳞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不同地理群体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南渡江群体与长江、钱塘江、西江3个群体之间的分化水平最高。
赵丽丽赵金良
关键词:控制区
不同强化剂和强化时间对糠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分别用鸡蛋黄(对照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强化剂1和强化剂2对糠虾Neo-mysissp.进行脂肪酸营养强化,测定了糠虾在强化前和强化4、8、12 h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强化剂对糠虾的脂肪酸强化效果差异明显。强化前,糠虾的主要脂肪酸为16:0、18:1n-9、22:6n-3(DHA)和20:5n-3(EPA)。对照组糠虾的EPA、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在0 h最高,分别为15.727%、17.072%、45.850%;微藻组糠虾的花生四烯酸20:4n-6(AA)和PUFA含量在强化4 h达到最高,分别为0.615%和49.421%,EPA和DHA在强化12 h最高,分别为18.138%、17.896%;强化剂1组AA、EPA、DHA和PUFA均在强化8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695%、16.868%、19.771%和50.603%;强化剂2组糠虾的AA含量和PUFA含量在4 h达到最高,分别为0.693%和49.938%,EPA和DHA在8 h最高,分别为16.500%和18.664%,各组在强化过程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对强化后的糠虾进行饥饿处理,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糠虾体内SFA的含量逐渐下降,而PUFA的含量逐渐上升,表明在饥饿过程中糠虾优先动用体内的饱和脂肪酸。
李伟微程升福杨帆陈然滕怀丽黄旭雄
关键词:糠虾脂肪酸强化剂饥饿
鳖的体重、年龄及营养状况对中华鳖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探讨了鳖的体重、年龄及营养状况对其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表明 ,Ⅱ龄鳖对T3菌苗的免疫应答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强 ,尤其在 4 0g以下时更为明显 ;而Ⅰ龄鳖体重的增加对其免疫应答影响不大 ,一般在较低或中等的水平上波动 ;同等体重的Ⅱ龄鳖比Ⅰ龄鳖的免疫应答反应要强。此外 ,在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 ,鳖的免疫应答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杨先乐周剑光艾晓辉柯福恩
关键词:中华鳖免疫应答年龄体重营养
团头鲂人工同源四倍体及其自繁和倍间杂交后代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
通过对团头鲂人工同源四倍体(同源4n)及其自繁(4n-F)和倍间杂交后代(正交3n和反交3n)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团头鲂四倍体(包括4n和4n-F)和正反倍间杂交三倍体的染色体众数分别为96和...
邹曙明李思发蔡完其杨怀宇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五个青虾群体网箱生长和养殖性能比较被引量:22
2005年
在池塘网箱养殖条件下,比较了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长江如皋段以及浙江长兴等五个群体青虾生长养殖情况。结果表明,这五个群体青虾在网箱中体长以线性速度生长、体重以指数形式生长;太湖群体青虾的性成熟率最低,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养殖总产量最高,浙江长兴本地养殖群体相反。以30天性成熟率、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90天成活率和90天总产量这几个指标,太湖群体分别比养殖效果最差的浙江长兴群体低37.3%和高73.2%、20.8%、3.9%、75.2%。在浙江长兴养殖太湖青虾最好,并应做好青虾保种选育工作。
李家乐聂式忠冯建彬何为范益平程熙
关键词:青虾养殖
三种红鲤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被引量:106
2006年
对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瓯江彩鲤及其双列杂交种(F1)在成鱼阶段的体重和10个形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相关分析发现:(1)兴国红鲤×荷包红鲤杂交,表现出显著的平均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兴国红鲤×瓯江彩鲤杂交、荷包红鲤×瓯江彩鲤杂交的平均杂种优势不明显,也未表现出超越瓯江彩鲤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2)体重与全长、体长之间加性相关显著(rA>0.9),但显性相关不显著;全长与体长、全长与尾柄长、体长与尾柄长的加性相关及显性相关均显著(rA>0.9;rD>0.9);全长、体长与体高、尾柄高间均呈显著负加性相关(rA<-0.9);体高与尾柄长呈显著负加性相关(rA=-0.896),体高与尾柄高呈显著正加性相关(rD=0.970)。
李思发王成辉刘志国项松平王剑潘增云段江萍徐志彬
关键词: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瓯江彩鲤双列杂交杂种优势
Cu^(2+)和Zn^(2+)对日本新糠虾生长、蛋白含量和体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观察了不同浓度(10、20、40和80μg/L)重金属离子Cu2+和Zn2+对日本新糠虾存活、蜕皮、蛋白含量和体内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慢性(30 d)影响。结果显示:(1)Cu2+和Zn2+能明显降低糠虾存活率,金属离子浓度增高,存活率降低,其中Cu2+引起的存活率降低更为明显,在最高浓度(80μg/L)Cu2+组中糠虾的存活率仅为同浓度Zn2+组的1/3,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u2+和Zn2+能明显降低糠虾蜕皮次数,最高浓度(80μg/L)Cu2+和Zn2+中糠虾的蜕皮数分别为11.00±1.73(次)和11.33±0.58(次),分别约为对照组的55.92%和57.6%。(2)Cu2+和Zn2+均能明显影响糠虾蛋白含量,其中Cu2+的影响力更强,最高浓度(80μg/L)Cu2+组糠虾体内蛋白白含量占湿重比为9.78%,仅约为对照组的1/2。(3)Cu2+和Zn2+能明显抑制糠虾体内两种磷酸酶的活力,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能作为糠虾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Cu2+和Zn2+)的检测指标。
窦亚卿杨筱珍吴旭干杨丽娜胡冰成永旭
关键词:日本新糠虾CU2+磷酸酶
中华鳖群体间编码MHCⅠ类分子α_2结构域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分析,探讨了中华鳖5个群体(黄河、淮河、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间的遗传变异与分化。中华鳖编码MHCⅠ类分子α2结构域基因的多态性很丰富。主要表现在:(1)中华鳖编码MHCⅠ类分子α2结构域的基因序列存在插入或缺失变异,共获得7种不同长度的基因序列,其中222bp、231bp分别在42、23个体出现,为两种主要长度的基因序列;(2)共获得41种不同的核苷酸序列,这些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在0.386—0.995之间,表明序列间的歧异度较大;(3)在所有核苷酸序列中,共有250个有效位点,其中174个为变异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69.6%,但群体间存在差异:①多态位点百分率大小顺序为鄱阳湖鳖(71.02%)〉太湖鳖(58.05%)〉淮河鳖(57.69%)〉黄河鳖(55.32%)〉洞庭湖鳖(48.09%);②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大小顺序为鄱阳湖鳖(0.4273)〉太湖鳖(0.2872)〉洞庭湖鳖(0.2840)〉黄河鳖(0.2727)〉淮河鳖(0.2463);(4)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太湖鳖与黄河鳖、淮河鳖2群体间,淮河鳖与洞庭湖鳖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5)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用UPGMA和NJ法进行聚类分析,黄河鳖与淮河鳖、洞庭湖鳖与太湖鳖分别先聚在一起,最后再与鄱阳湖鳖聚类,显示鄱阳湖鳖与其它4群体中华鳖在MHC基因上有明显歧化。
刘至治蔡完其李思发
关键词:中华鳖克隆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