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人文学院
- 作品数:74 被引量:100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岚林翠玲姚倩叶标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商学院图书馆武汉商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大学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农民民主观念的现代嬗变
- 2019年
- 新世纪乡土小说抒写了乡村治理呈现长老治村、圣徒治村、强人治村、富人治村、混混治村、村民自治的历史脉络。农民执守臣民型政治文化传统的官本位和权力崇拜,加之乡村权力专制、现代公民素质缺失,始终处于"被治"状态,乡村政治难以生长出民主基因;村民自治表现为他治、专治和乱治;新世纪前后,随着新农民诞生和新农村建设,四个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慢慢落到实处,"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逐步成为现实,乡村自治走上正轨。
- 廖斌
- 关键词: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嬗变
- 论明代建阳书坊编辑工作的角色特征被引量:2
- 2009年
- 阐述明代建阳书坊编辑工作的角色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编辑内容以章回小说为主,编辑角色以书坊主为主,编辑职能以组稿推介为主。编辑工作角色特征的意义主要在于利于影响和引导受众,促进章回小说的生产和传播,发挥书坊主把关人和观察者的作用以及体现编辑们的朴素广告意识。
- 路善全
- 关键词:明代建阳书坊角色特征
- 明清时期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基础、阶段与路径被引量:1
- 2014年
- 海峡两岸四次代表性的考古发现,实证了两岸同根同族,有着深厚的血缘亲缘文缘关系,这是朱子学传播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的文化人类学基础。明清时期大陆文化的规模移植与朱子学传台三阶段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标志着朱子学在台传播的文化认同环境已然形成。明清时期,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主要有两条传播路径——显性传播路径和隐性传播路径。
- 路善全
- 关键词:朱子学明清时期
- 文学现代转型语境中的农民国民性考察被引量:1
- 2012年
- 乡村现代性转型与农民"国民性"有着互动关系。新世纪农民的"国民性"呈现"过渡性"、"矛盾性"、"成长性"特质,并呈此消彼长的趋势。作为"半新半旧"的人物,他们是"熟悉的陌生人",时代赋予他们求新求变的努力,农民的"全面发展"与"现代化"应成为不懈的共同追求。
- 廖斌
- 关键词:新世纪小说国民性现代性转型
- 工具革命:“活”与“死”的实用辩证法——论胡适白话文理论的命意基点及内在理路
- 2011年
-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文学革命派认为,文学革命的实质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文学革命的历史就是文学工具革命的历史。从实用主义理论出发,他们认为死文字不能产生活文学,要想有活的文学,必须有活的工具。他们还用"历史的文学观念"和进化的文学理论,对文学工具的"死"与"活"进行了辩证分析,从具体的比较之中,得出白话文一定会战胜文言文取得最后胜利的结论。
- 周圣弘赵黎明
- 关键词:实用主义
- 承认政治、革命暴力、反腐镜像:以《饭事》为中心的考察
- 2010年
- 《饭事》呈现近期官场小说以小驭大、洞幽烛微的特点和官场的普遍"乱象"。它设置了一个隐喻反讽和隐形结构。首先,以饭事隐喻革命正义属性的溃败,揭示了官场权术思维的全面渗透对革命/政治的戕害,真实映照出当前大众的政治文化心理。将革命通约为吃饭,不啻是对某些现实的讽刺。其次,在"廉政模范"的闪亮登场和衰变递减中,暴露了不为人知的贪腐和惨烈的官场斗争。这种肯定/否定、看/被看的隐形结构,既表明民众对腐败的痛恨,更展示了对反腐的热切期盼。文本强烈的"间离"效果给读者极大的反思空间。
- 廖斌
- 关键词:官场小说反腐败
- 徐夤《尚书惠蜡面茶》之“北山泉”考论被引量:1
- 2010年
- 晚唐五代著名作家徐夤的《尚书惠蜡面茶》是福建暨武夷茶文化史上最早的咏茶诗,蕴含着晚唐五代关于武夷茶区茶的采摘、祭祀、制作、运销、烹饮、用具、择水等丰富的茶文化信息,极具文献价值。诗云:
- 周圣弘
- 关键词:面茶茶文化史文化信息茶诗
- 《朱子语类》被字句的衍变被引量:1
- 2012年
- "被"字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唐宋以后逐渐成为汉语被动式的主要形式,其数量发展速度快,类型更为复杂。穷尽性检索分析《朱子语类》的"被"字句,证以CCL语料库检索系统语料,总结《语类》"被"字句的类型与特点,以管窥宋代"被"字句的发展和衍变。
- 郑淑花
- 关键词:被字句衍变
- 文学传统与柳词的“俗”
- 2012年
- 柳永作品中的"俗"的特质有其崇俗的生命姿态的因素,但更是文学传统中"俗"的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词体初创时期的娱乐性和民间性、晚唐五代时期的文人词中的"俗"情以及宋初诗坛上的"香山体"的风气,共同影响了柳词对"俗"的选择。
- 梁必彪
- 关键词:文学传统柳词花间集
- 农民进城的情感嬗变与生命体验被引量:2
- 2011年
- 农民进城是中国文学的母题。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成为断裂社会的追赶者,有着特殊的情感经验和区别于古典的现代性体验,现代化应把农村作为积极因素纳入经济框架,为农村人尊严融入城市提供知识和思想以及权益保障。
- 廖斌
-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乡下人进城情感结构现代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