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作品数:5,390 被引量:13,599H指数:36
- 相关作者:贾熟村曾景忠褚静涛李细珠夏春涛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曾李交谊与晚清政局
- <正>从某种意义上说,晚清政局的走向是由两个人联手完成的,正是这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与努力,才有了对太平天国、捻军问题的圆满解决,才有了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的出现,才有了清王朝由内重外轻到内轻外重局面的转变。这两个关键性的人物...
- 马平安
- 文献传递
- 进退之间的博弈:战后东北苏军撤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苏联对日宣战及其后的苏军进驻东北,对于中苏两国的战后因应具有不同的意义。苏联通过进军东北,可以获得更多的国家利益,扩张其势力范围,驻留时间越长对其越有利,而即便是如期撤离也并不妨碍其已经获得的权益。国民党则对于苏美两强相争的国际环境和国共两党相争的国内环境,一直缺乏明晰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战略战术,从而使其在因应苏军撤离问题时进退失据,缺乏明确的对策,前恭后倨,不断摇摆,最终的结果,不仅苏军未能按期撤离,而且国民党也没有因此而有何收益,这样的结果预示着其后国民党在东北争夺中败于共产党的最终结局。
- 汪朝光
- 关键词:苏军国民党
- 宣统二年汪荣宝与亲贵大臣的立宪筹谋及运作被引量:3
- 2016年
- 亲贵与留学生的结合,为光宣之交一大政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一份未署名的宪法说帖,实系宣统二年五月二次国会请愿失败后,汪荣宝替善耆、毓朗的捉刀之作。说帖的要旨及诸人的持续努力,既排除协定宪法的可能,又剥夺宪政编查馆的草宪权,是十月清廷钦简大臣组织班子秘密草宪的重要动因。当国会召集年限缩短三或五年的主张两不相下时,汪荣宝提出"宣统四年说",虽未获善耆、毓朗鼎力支持,却得到溥伦极力运作,故虽未完全实现,但在缩短国会年限上谕中实有体现。汪荣宝与亲贵的筹谋及运作,展示了留学生小臣与亲贵大臣互为作用,联手影响清廷立宪决策的过程和模式。
- 韩策
- 关键词:宪法善耆
- 赫德与英德续借款被引量:3
- 2014年
- 中国对日赔款的赔付主要是通过三次大借款来完成的,它们分别为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及续借款。赫德帮助英德借款取得成功后,为了防止剩余对华借款落入俄法手中,赫德继续为汇丰银行出谋划策,并向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提出了分10年还清剩余赔款的方案,但未取得成功。最终在向各方借款无着、日本拒绝赔款展期的情况下,总理衙门不得不仍将借款事宜交给赫德办理,赫德从而帮助英德续借款取得成功,同时也帮助清政府利用英德续借款偿清了对日赔款。
- 张志勇
- 关键词:赔款总理衙门
- 宋庆龄陈友仁关系钩沉被引量:1
- 2000年
- 尚明轩
- 关键词:宋庆龄信札英文释读
- 冯玉祥与浙籍政治人士的交往
- 2018年
- 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冯玉祥与蒋介石、汪精卫、蒋方震、黄郛、邵力子、宣侠父等浙籍政治人物之间的交往,揭开了近代历史丰富的一面。
- 贾熟村
- 关键词:蒋介石汪精卫
- 论长城抗战
- <正> 1933年的长城抗战,是自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中华民族抗日斗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态度和九一八事变时已有所不同:从最初的不抵抗,一味寄希望于国联调停,转向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 金以林
- 文献传递
- 近代我国边疆民族中央管理机构的演变被引量:8
- 1991年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日益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的逐步演进,国家政治机构的陵替和调整,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从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本身讲,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从时间上说,可以划为晚清(1840年~1911年)和民国(1912年~1949年)两个时期。本文拟就中央机构的演变略作探述。
- 赵云田
-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理藩院国民政府清政府
- 崇祯帝略论
- 1990年
- 本文认为,崇祯帝尽管登基伊始,一改神、熹二朝恶习,大小政务,事必躬亲,锄诛阉党,但有始无终。面对危机四伏的时局,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进而迁怒大臣,遂疏大臣而用宦竖,仍于事无补,反受其祸。最后企图依恃皇威,发号施令,扭转时局,结果适得其反,失误迭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因此,崇祯是一位自作聪明而又昏庸,貌似果敢而又举措失当,刚愎自用而又毫无作为的末代皇帝。
- 张德信
- 关键词:崇祯帝阉党明王朝皇太极《明史》兵部尚书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国民党政权——史学界对1928-1932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述评被引量:3
- 2014年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于1928年至1932年间,面临着内部的权力整合,以及外部强敌入侵的挑战。1949年以来,史学界关于1928年至1932年间民国政治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1978年至1989年间,是研究禁忌逐渐打开及研究领域开拓时期;1990年后,对1928年至1932年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日渐发展繁荣的阶段,特别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海内外档案史料的开放、发掘、整理,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即从国民党政权内部的权力整合、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因应、政权建设的开端三方面,对于1978年以来史学界有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民国政治史研究做一简要回顾,其中涉及三十余年来研究者对于国民党高层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之间的关系,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抗战起点问题,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它与商会等社会组织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 张静
-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政权蒋介石政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