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作品数:20,397 被引量:88,181 H指数:89 相关作者: 宋养琰 李捷 姚喜双 方克立 张政文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手工民俗现代变迁与发展的新模式问题 手工民俗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门,在民俗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属于相对薄弱板块。本论文梳理了手工民俗现代变迁与发展的路径与相关研究,以及涉及的手工民俗在现代条件下的变迁状况,梳理了民俗文化现代变迁及其背后的关键逻辑等相关... 马德稳关键词:民俗变迁 简牍日书与秦汉社会 简牍日书是出土所见可施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包括大量日常活动与生活经验的民间选择之书。其更是应用性与理论性兼顾,由独立篇章组成并多附图表的杂抄型工具书。简牍日书以墓葬发现为主,年代跨度自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地域分布集中在今湖... 曲晓霜关键词:日书 出土简牍 秦汉时期 社会史 我国货币中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刘春季关键词:GDP 利率 格兰杰因果关系 再论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从当事人的角度考察 被引量:2 2011年 学界关于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有效力待定说、无效说、有效说等诸多学说。作为通说的效力待定说认为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一种介于有效和无效之间的模糊状态,这种认识违反了法律的确定性原则。对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有争议的原因较多,其中就有切入角度的不同。笔者更倾向于从合同当事人的角度来考察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从无权处分合同当事人角度并区分无权处分合同最终结局的不同情形进行分析,无权处分合同实属有效合同。基于对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衡量。 龚赛红 于海旭关键词:无权处分 合同效力 合同当事人 基于微观非实验数据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8 2012年 社会政策是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手段,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本文基于非实验数据,归纳了目前微观政策领域各种致力于构建"反事实"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包括工具变量法(IV)、断点回归(RD)、双重差分(DID)和匹配方法(Matching),阐述了其各自的优势、劣势及适用条件,并对实际政策评估中各模型的选用进行了简要述评。 卫梦星关键词:匹配方法 工具变量法 双重差分 操作链理论与陶器制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013年 “操作链”源自法语,即“Chaf,zeopdratoire”,是考古学技术研究的一种理论和思路。一般认为,法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MarcelMauss)以及法国旧石器研究巨擘勒鲁瓦一古尔汉(AndreLeroi.Gourhan)是操作链理论的首创者和先驱川。后者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chafneopdratoire”这样一个法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操作链条或顺序”。 郭梦中国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本文运用中国2002-2007年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复杂度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均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各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东中部地区,经济复杂度的影响更大,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这些结论不受控制变量和内生性问题的影响。 伍业君 王磊 桑铁柱关键词:比较优势演化 经济增长 基于国际数据的经济结构与耕地关系检验 2015年 在Chenery经济结构转化理论基础上,概括了我国转型阶段经济发展中的耕地问题,并回顾了经济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研究。运用2009年国际截面数据,对经济结构与耕地变化之间的Kuznets曲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耕地变化之间不是倒U型,而是更为复杂的N型关系,经济结构转变中农业劳动力、耕地向工业或城市的转移以及农业份额的下降均会引起耕地资源的减少。提出转型期经济结构转型与耕地保护相融的三点建议。 刘子飞关键词:经济结构 耕地变化 KUZNETS曲线 医疗保险会引发事前道德风险吗?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52 2014年 医疗保险在增加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被保险人降低其在出险前防范疾病风险的投入,从而导致经济学理论中的"事前道德风险"(ex-ante moral hazard)。本文利用2000—2009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基准模型、工具变量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首次全面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事前道德风险问题。结果表明,在控制参保行为的内生性后,新农合的参与显著改变了个体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其吸烟、饮酒、久坐、摄入高热量食物等不健康行为的倾向,并引致体重超重概率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新农合及配套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政策建议。 彭晓博 秦雪征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审查起诉程序实践运行状况研究——以山东省J县为样本 被引量:1 2015年 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实现公诉职能的一项准备工作;是对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的必要保障。新审查起诉程序自2013年1月1日起已实施两年多,其实践运行状况基本上得到落实,但仍然存在退回补充侦查使用率偏高、考核制度制约法律有效实施、羁押必要性审查立法缺失、非法证据排除使用率偏低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补充侦查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高司法队伍建设等手段进行解决。 李瑛 陈玉博关键词:审查起诉程序 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