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作品数:7,840 被引量:25,312H指数:54
相关作者:刘悦笛徐崇温尚杰赵汀阳余谋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91篇期刊文章
  • 529篇会议论文
  • 55篇专著

领域

  • 4,429篇哲学宗教
  • 833篇文化科学
  • 717篇政治法律
  • 451篇经济管理
  • 387篇社会学
  • 256篇自然科学总论
  • 187篇历史地理
  • 164篇文学
  • 150篇艺术
  • 142篇医药卫生
  • 78篇语言文字
  • 7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0篇理学
  • 37篇生物学
  • 19篇建筑科学
  • 18篇天文地球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水利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98篇哲学
  • 813篇主义
  • 506篇文化
  • 495篇伦理
  • 469篇社会
  • 314篇社会主义
  • 313篇道德
  • 286篇逻辑
  • 278篇马克思主义
  • 261篇唯物
  • 238篇伦理学
  • 204篇思维
  • 190篇马克思主义哲...
  • 179篇辩证
  • 177篇哲学研究
  • 170篇理学
  • 168篇政治
  • 162篇中国哲学
  • 158篇美学
  • 155篇艺术

机构

  • 7,47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62篇北京大学
  • 5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2篇长沙理工大学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32篇清华大学
  • 2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9篇浙江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西南大学
  • 18篇中国伦理学会
  • 17篇复旦大学
  • 17篇辽宁大学
  • 16篇南开大学
  • 16篇首都师范大学
  • 16篇燕山大学
  • 14篇武汉大学
  • 14篇北京第二外国...
  • 1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25篇刘悦笛
  • 166篇徐崇温
  • 164篇尚杰
  • 134篇赵汀阳
  • 118篇蒙培元
  • 117篇余谋昌
  • 114篇邱仁宗
  • 100篇周国平
  • 96篇叶秀山
  • 87篇张浩
  • 85篇刘新文
  • 79篇江怡
  • 78篇金吾伦
  • 76篇欧阳英
  • 73篇任蜜林
  • 71篇孙春晨
  • 71篇甘绍平
  • 69篇冯颜利
  • 67篇邹崇理
  • 64篇魏小萍

传媒

  • 786篇哲学研究
  • 619篇哲学动态
  • 208篇世界哲学
  • 144篇中国哲学史
  • 107篇马克思主义哲...
  • 96篇自然辩证法研...
  • 94篇中国社会科学...
  • 80篇中国哲学年鉴
  • 77篇孔子研究
  • 77篇中国社会科学
  • 73篇江苏行政学院...
  • 72篇重庆理工大学...
  • 67篇浙江学刊
  • 67篇道德与文明
  • 66篇自然辩证法通...
  • 63篇现代哲学
  • 62篇社会科学战线
  • 51篇马克思主义研...
  • 51篇中国社会科学...
  • 46篇党课参考

年份

  • 8篇2024
  • 203篇2023
  • 242篇2022
  • 241篇2021
  • 230篇2020
  • 254篇2019
  • 281篇2018
  • 272篇2017
  • 317篇2016
  • 271篇2015
  • 251篇2014
  • 263篇2013
  • 276篇2012
  • 251篇2011
  • 267篇2010
  • 266篇2009
  • 297篇2008
  • 266篇2007
  • 297篇2006
  • 251篇2005
7,8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略论'战术'找矿和'战略'找矿
笔者就找矿的'战术'和'战略'做理论上的探讨.'战术'泛指具体的找矿理论和技术上的方式方法;构成战术找矿理论的基本要素是:找什么?哪里找?如何找?'战略'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的基本特性主...
王维
关键词:地质勘查找矿理论
文献传递
金岳霖与冯友兰的时空逻辑比较研究
2012年
金岳霖和冯友兰都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哲学家,同属于理学的现代发展。通过对"时空"等传统概念的重释,分别创立了较为成熟的哲学体系。通过对冯友兰《新理学》与金岳霖《论道》中时空逻辑的探究,以及在时空的层次和时空概念在哲学体系中作用的比较,观察中国现代哲学家处理时空问题的可能性道路。
张晓翔
关键词:金岳霖冯友兰
“学习共同体”的哲学理解及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3年
在对现有关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主要论述与运用成果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们停留于对"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知识论表述,普遍缺乏对"学习共同体"概念本体论层面的理解,这样不利于深刻领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精髓,因而在实际运用该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难真正驾驭。正因如此,有必要揭示出"学习共同体"概念本体论上的要求,只有对其深入理解之后,才能在思政教育中真正实现对"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自觉运用和灵活把握。
易显飞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思政教育本体论知识论哲学理解
平凡蕴含真理 真理指向高尚——冯定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论述被引量:1
2002年
冯定是我国早期的哲学家和伦理思想家 ,他的最大贡献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成为一门完整系统的科学 ,他的思想和著作影响了几代人。结合历史特点和时代任务 ,冯定在关于个人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方面、在婚姻家庭 (两性关系 )方面、在个人幸福观方面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他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础上 ,主张调动多种科学理论 ,综合解决人生观问题 ,并在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到青年的现实生活之中 ,进行人生观的教育。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人生观方面的诸多问题 。
陈瑛
关键词:人生观社会存在
一种自然科学现象学如何可能?——基于先验现象学对自然化的现象学的研究纲领的改造
2015年
如果把自然科学看作以一种主体间性的方式显现自然的途径,自然科学现象学研究则是对这种显现的主体性的理解框架、意向性结构以及先验的机制的现象学阐明。本文基于现象学的立场,探讨把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自然作为现象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何以可能。具体而言是从先验现象学的理论框架出发,结合对科学的前沿经验以及它们的现象学理解,来论证立足于先验现象学立场一般性地研究自然科学与自然的合理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初步阐述其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主题,如科学理论的意向构成、科学理论的本体论等问题。
张昌盛
语言与时间的关系: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前沿问题
2015年
法文中的difference意味着差异,德里达又造了一个与其发音一模一样的词differance(即differAnce,为了明示区别,我们把这里的a大写),汉语学界通常把后者翻译为“延异”。两个单词的区别在字形上;德里达用字母a取代e,以表示differance具有听不出来的意义,我们姑且称它为拼音文字中的表意文字,它处于脱离拼音文字的过程之中,同时又携带着拼音文字的明显痕迹。
尚杰
关键词:大陆哲学语言拼音文字表意文字
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的指称问题被引量:5
2005年
指称问题是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与形而上学有着最为直接关系的部分。指称问题不仅涉及语言的意义,而且关系到对象的存在以及对象与语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在现代语言哲学中,指称关系被看作是一种使用关系,是人们对语词的一种用法而已。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在指称问题上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对于指称关系是否存在外在的标准问题。谓词在主谓结构中的作用,说明谓词并不具有通常认为的指称功能,因而指称问题通过分析是可以得到消除的:在认识论中,指称问题可以化解为对具体名称和语句的使用问题,而在逻辑中,指称问题实际上与存在谓词有关,但现代逻辑已经证明,存在并不是一个谓词,所以,指称问题也就没有地位了。
江怡
关键词:指称谓词
公平与补偿: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被引量:25
2005年
“环境政治学”的提出,把环境问题提高到政治高度;“环境伦理学”的提出,把环境问题上升到伦理(哲学)高度。环境问题成为政治和伦理问题,是20世纪中叶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环境运动的结果,它导致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现代化。环境公平与补偿是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而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原则与机制的确立是其中的关键。
余谋昌
关键词:环境政治环境伦理
历史辩证法视域中恩格斯的理论贡献
2008年
从辩证法维度理解马克思哲学,可以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在历史辩证法视域中看,恩格斯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创始人。为了正确理解历史辩证法,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比较。
李西祥
关键词:辩证法马克思哲学恩格斯
反思儒家文化的“常道”被引量:1
2010年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研讨儒家文化在当今时代精神中的现实意义。本届论坛以"儒学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重点讨论交流"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四个专题的内容,旨在以时代视野诠释传统儒学的深刻内涵,挖掘儒学文化的现代价值。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本刊围绕论坛主题,择其精要,选编了这组笔谈,以飨读者。
李存山
关键词:儒家文化常道先秦儒学一以贯之以民为本
共7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