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 作品数:20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宁陈景云董广杰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从实现中国梦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 2014年
-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体现着一种的现代化文明形态,它指引着中国人在实现富国强民目标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对中国在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重新的审视。本文认为,中国因其特殊国情,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并且必须结合新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 赵茜
- 关键词:中国梦生态文明
- 高校“两课”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作用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高校的"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体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等方面。应该从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和认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及塑造理性人格等方面提高教师在"两课"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
- 徐虎
- 关键词:高校主导性作用
- 技术时代的生存抉择——兼议手机与人的主体地位
- 2015年
- 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玩"手机几乎成为人的常态化生存场景。人的意志在机器面前逐渐消失,技术的魔力似乎正在消解主体地位。从技术泥沼中脱困而出,重建强大的主体意志,是当代人的必然抉择。
- 麻艳丽
- 关键词:手机主体性
-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高校网络的迅猛发展,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也逐渐增多,成为制约高校舆情良性运行的瓶颈。只有了解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本身及其产生的根源才能有效解决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同时,高校管理者不仅要从高校管理层面寻找对策,也要从学生管理层面寻找对策。这样,才能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健康、有序发展。
- 虎业勤孙宁
-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 论印刷媒介影响下的宋代主流思想变革
- 2012年
- 宋代是近古时期的开始。宋代主流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奠定了近古的思想传统。同时,宋代也是技术繁荣时期,中国印刷术在宋代迎来了高峰。作为思想发展的载体,繁荣的印刷媒介对思想的演化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主流思想变革的三个过程:旧思想的瓦解和转化、思想间融合、新思想普及。
- 虎业勤沈继睿
- 关键词:宋代印刷媒介
- 论生涯教育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促进被引量:1
- 2015年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使得继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利用生涯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耦合作用,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学员四位一体联动创新,学科链、专业链、产业链三位一体无缝对接和个体、组织两位一体情感互动,打造科学而高效的教育生态链、产业化生态链和人力资源生态链。高校通过"432"生态链模式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 岳瑞凤
-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校继续教育
- 协同创新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协同创新是创新的新范式,相比于其他的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更注重优势元素结合的创新模式,形成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为辅助要素的多元素主题协同互动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紧密融合、资源优势互补进而产生"1+1>2"的利益最大化效果。
- 王辉展
- 关键词:协同创新利益分配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力量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转型升级及其网络化速度加快,传统雇佣关系发生质的变化。为了使肩负历史使命的大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政府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高等教育生态圈;高校要汇聚力量,构建独居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要以创新精神跨界协作,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生涯内涵;大学生要紧跟市场需求,在快速试错中优化成长,持续增强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力。
- 岳瑞凤
- 关键词:大学生
- 马克思反贫困视野下的河南收入倍增研究
- 2014年
- 河南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实现中原梦,反贫困任务紧迫而繁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的收入倍增计划是河南反贫困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为指导,调整国有产权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不断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河南实现收入倍增的必由之路。
- 柴国生
- 城市对农村发展职业教育的帮扶对策
- 2015年
- 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它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拥有丰富资源的城市应考虑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帮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赵茜
-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