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节能与测控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29 被引量:114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升龙雷扬胡艳平徐超米利俊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热阻
  • 6篇污垢热阻
  • 5篇制冷
  • 4篇蒸汽
  • 4篇水质
  • 4篇水质参数
  • 4篇汽轮
  • 4篇汽轮机
  • 3篇蒸汽湿度
  • 3篇制冷循环
  • 3篇双区加热法
  • 3篇碳酸钙
  • 3篇排汽
  • 3篇污垢
  • 3篇换热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循环冷却水
  • 2篇诱导期

机构

  • 29篇东北电力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广西电力工业...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吉林热电厂
  • 1篇北京电力公司

作者

  • 21篇杨善让
  • 9篇曹生现
  • 7篇徐志明
  • 6篇陈立军
  • 6篇赵波
  • 5篇王升龙
  • 4篇胡艳平
  • 4篇门洪
  • 4篇孙灵芳
  • 3篇于大禹
  • 3篇刘范
  • 2篇彭珍
  • 2篇吴立锋
  • 2篇张艳辉
  • 2篇雷扬
  • 2篇张静
  • 2篇庞智
  • 2篇卢洪波
  • 2篇王刚
  • 2篇尹旭

传媒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汽轮机技术
  • 2篇热力发电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发电设备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应用激光
  • 1篇化工自动化及...
  • 1篇煤气与热力
  • 1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电站辅机
  • 1篇黑龙江电力
  • 1篇2009中国...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液形成菌浓度与表面张力及壁面附着功的关联
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各种不同浓度粘液形成菌溶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壁面附着功,研究粘液形成菌对液体表面张力及壁面附着功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液形成菌确对液体表面张力以及壁面附着功存在确定关联。
胡艳平赵波刘范门洪曹生现杨善让
关键词:液体表面张力
文献传递
基于TDLAS技术的在线多组分气体浓度检测系统被引量:9
2017年
为了提高环境气体监测精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需求,设计了一种多组分气体同时或近同时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TDLAS技术采用DFB可调谐激光测量气体浓度,能够实现760 nm O_2和2 326 nm CO混合气体同时在线监测。设计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等模块,分析TDLAS可调谐激光检测、PID温度控制、锁相检测原理。结合火电厂烟道氧量浓度测试,对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工业气体测量装置相比,该系统能获得更高的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良好的稳定性,适应恶劣环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可行性。
孙灵芳于洪
关键词:光谱分析多组分气体锁相放大谐波检测
微牛物污垢形成的传热传质模型被引量:14
2012年
为研究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污垢的形成,本文综合考虑微生物的传质和吸附过程,建立了微生物污垢形成的传热传质模型。该模型基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水质参数与污垢热阻的关联关系,并考虑了微生物比生长速率、致垢物质的沉积与脱除速率。通过微生物污垢动态模拟实验,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测量,以验证该传热传质模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模型计算的污垢热阻预测值能够与实验结果很好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其综合预测误差为5.8%。
曹生现孙嘉伟刘洋张艳辉杨善让徐志明
关键词:水质参数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汽轮机排汽湿度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双区加热法在线监测汽轮机排汽湿度,由于各温度、压力传感器受位置、自身差异、环境等不可测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测量数据不能完全反映汽轮机的排汽湿度的真实状态。为此,利用改进的硬件和软件测量相结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测得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过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湿度测量精度不准问题。试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庞智张洋杨善让胡艳平
关键词:汽轮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蒸汽湿度双区加热法
氨水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关键设备研究
2012年
针对现有空冷技术的缺陷,基于一种新型氨水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电站的间接空冷系统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新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重点对本系统的关键设备,如空冷设备双相换热器、空冷散热器、吸收器、发生器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和初步规划,为新型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郭海山邵毅王金龙
关键词:空冷技术氨水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
冷却水污垢热阻预测的SVM法和ANN法的动态模拟研究
TEMA标准所推荐的污垢系数存在诸多不足,饱和指数等预报方法又过于粗略。水冷器设计、水处理和清洗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准确的污垢特性数据.本文利用天然水通过管壳式模拟换热器来动态模拟冷却水系统的流动和传热过程。在12个离线和...
刘范赵波胡艳平曹生现门洪徐志明杨善让
关键词:冷却水系统流动传热水质参数支持向量机水冷器
文献传递
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制冷剂/工质的选择论证被引量:4
2012年
该文旨在从目前80余种制冷剂(包括替代工质)中筛选出能满足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以下简称复间冷)要求的中间传热介质(制冷剂/工质)。筛选步骤如下:1)按制冷剂的臭氧损耗潜势和全球变暖潜势挑选出满足环保要求的"环保型制冷剂";2)根据环保型制冷剂的物性对复间冷要求的满足程度,挑出合适度比较高的若干种;3)从前两轮筛选出的制冷剂/工质挑出做功能力最大者。最终氨成为3轮筛选唯一胜出的自然物质。考虑到氨的气味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性,条件具备时可燃可爆,故再次仔细分析了其安全性,指出其燃爆可防、易防,拟定了相应防范措施,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全文结论为:氨物性对复间冷的合适度最高,环境最友好,安全可靠,性价比高。作为复间冷的制冷剂/工质,氨虽非最佳,但目前尚无更佳的替代物。
杨善让雷扬赵波盛杰陈立军
关键词:复合制冷循环制冷剂工质
循环冷却水管路微生物污垢形成的动态模拟被引量:9
2010年
从松花江水中分离纯化出黏液形成菌N1,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其为微球菌属。利用动态模拟实验装置,研究此菌株在工业运行环境下细菌总数的变化对不锈钢管式换热器传热表面污垢热阻的影响。在线监测结果显示,细菌总数与污垢热阻变化成正相关;对管壁黏泥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中含有约107 cfu/mL的微生物;元素分析结果发现,黏泥内主要成分为C、O、N和Cl,这与微生物基本元素组成相似,表明菌株N1有黏附于传热表面形成黏泥的特性。这对认识微生物污垢形成机制,尤其是形成起始阶段的变化有重要意义,将为新型高效换热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于大禹张静尹旭王刚张艳辉曹生现
关键词:污垢热阻循环冷却水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污垢在线监测
2007年
利用热平衡理论和流体力学的知识推导的污垢热阻软测量模型,以及设计的污垢热阻在线监测装置,对监测到的污垢热阻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Logistic拟合、多项式拟合和S函数拟合的比较,得到了换热管的污垢热阻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并从理论上对此模型进行了探讨,验证了此模型的正确性。
吴立锋彭珍杨善让
关键词:软测量污垢热阻时间序列
冷却水污垢主要特性参数的检测与推算
基于自行研制的四瓣弧形管污垢特性参数检测传感器,通过搭建多功能模拟实验系统,利用电导滴定法和垂直、水平两对电极间交流阻抗的比较,完成了碳酸钙污垢诱导期的在线实时、准确测量。实验结果的初步分析表明:在当前的实验条件下,碳酸...
杨善让姚华孙云伟徐向明曹生现徐志明
关键词:碳酸钙垢换热器设计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