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表面工程研究所
-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5
- 相关作者:郑成菊刘衍张纪元张继元侯丹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镍基合金+WC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形成机理及控制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镍基合金+WC熔覆粉末颗粒的颗粒种类、颗粒粒径、不同种类颗粒的分布及镍基合金+WC激光熔覆层内各种组织的不均匀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了熔覆材料颗粒半径、激光束功率密度和熔覆材料颗粒加热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提出通过控制各种熔覆材料颗粒大小来实现设计与控制送粉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并以WC与N i基自熔合金混合粉料为熔覆材料,对获得的熔覆层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熔覆层显微组织的设计与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 刘喜明
- 关键词:激光熔覆显微组织控制
- 真空淬火炉爆炸事故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对真空热处理炉爆炸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和设备、厂房严重损毁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勘查和对事故设备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真空炉爆炸后因高温Mo板瞬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迅速发生高温氧化反应,在炉膛内产生大量白色晶体MoO;真空炉爆炸过程是炉门滑开导致炉门锁紧法兰块只有少部分连接承受淬火充N2时产生的炉内高压,以致锁紧法兰块发生塑性变形,使炉门滑转爆开。原因是维修时错误地将炉门开关安全保护装置拆除所致。
- 刘喜明
- 关键词:真空淬火炉
- 球墨铸铁预处理对表面激光重熔层开裂倾向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对球墨铸铁表面激光重熔过程中的重熔层开裂倾向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基体分别进行正火、淬火+回火后进行激光表面重熔的对比试验,考察了在相同的激光重熔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表面重熔处理,发现球铁激光重熔处理前的预处理工艺对重熔过程中的重熔层开裂倾向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改变激光重熔时热影响区的大小、相变产物的显微组织形态,从而改变重熔层的相变应力的分布与大小,进而影响到激光重熔层的开裂倾向。为制定球铁激光重熔预处理的最佳工艺规范提供依据。
- 刘喜明刘衍刘双丽
- 关键词:球墨铸铁激光表面重熔预处理
- 冷却方式对Mg-3Nd合金显微组织和物相构成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制备了急冷和铸造的Mg-3mass%Nd合金,采用显微组织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硬度和强度等检测分析,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物相构成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压缩变形对铸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急冷可以大幅度减小晶粒尺度及改变合金的物相构成。急冷合金的物相构成为过饱和-αMg固溶体相;铸态样品的物相构成为-αMg固溶体和Mg41Nd5。实验还表明,铸态样品压缩变形后产生大量的形变孪晶,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 郑成菊张继元刘双丽刘喜明
- 关键词:形变孪晶显微组织
- 水基淬火介质冷却特性对材料淬火显微组织及开裂倾向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提出将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与材料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相结合,来选择材料的淬火介质,获得合适的显微组织并控制材料淬火过程中的变形、开裂倾向。实验证明了水基淬火液的冷却特性的可调性。指出同一材料在相同的奥氏体化条件下采用不同冷却特性的淬火介质淬火时,材料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形态、物相构成的差别及其对开裂倾向的影响。将材料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与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直接关联起来.为研制新型水基淬火介质提供了新的试验方法。
- 刘喜明张庆茂张纪元郑成菊
- 关键词:淬火介质显微组织开裂倾向
- 同轴送粉激光熔覆过程中粉光匹配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在一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分别改变同轴送粉激光熔覆过程中的载气流量和送粉速率,研究了熔覆材料粉束流的空间状态与载气流量和送粉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载气流量、送粉速率和熔覆材料粉喷出角度对熔覆材料粉束流的束腰直径、束腰长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大载气流量会使熔覆材料粉流束腰上移并拉长,提高送粉速率会导致熔覆材料粉流束腰直径增大和熔覆材料散落范围增大。结合实际激光熔覆粉光匹配状态,阐明了实现粉光匹配优化的工艺过程。
- 刘喜明
- 关键词:激光束
- 球墨铸铁预处理对表面激光重熔层开裂倾向的影响
- 2006年
- 对球墨铸铁表面激光重熔过程中的重熔层开裂倾向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基体分别进行正火、淬火+回火后进行激光表面重熔的对比试验,考察了在相同的激光重熔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表面重熔处理,发现球铁激光重熔处理前的预处理工艺对重熔过程中的重熔层开裂倾向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改变激光重熔时热影响区的大小、相变产物的显微组织形态,从而导致对重熔层相变应力的分布与大小,进而影响到激光重熔层的开裂倾向。为制定球铁激光重熔预处理的最佳工艺规范提供依据。
- 刘喜明张继元孙建郑成菊
- 关键词:球墨铸铁激光表面重熔预处理
- 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C的Ni/TiC复合层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5 kWCO2激光器和同轴送粉的方法,在Q235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强化相为TiC的Ni/TiC复合材料层。研究了不同Ni相对含量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物相构成为Ni和TiC,熔覆层耐磨性随Ni相对含量的减少而增大。
- 侯丹辉王耀民刘喜明李希波
- 关键词:激光熔覆耐磨性
- 石油管路用钢管内衬玻璃后连接螺纹的高频淬火强化被引量:2
- 2011年
- 为解决石油用钢管内衬玻璃后连接螺纹强度降低导致的螺纹磨损和变形的‘乱扣’问题,对钢管螺纹进行了高频淬火+回火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内衬玻璃在710℃长时间保温,使其发生去应力退火、碳化物球化和晶粒的轻微长大。对螺纹进行高频淬火+回火处理,恢复并提高了螺纹强度,解决了螺纹不耐磨,易变形和"乱扣"的问题。优化的高频淬火工艺参数为:输出功率50 kW;频率350 kHz,光管壁厚6 mm,螺纹齿高1.5 mm。感应圈电流30 A,相对行走速度4~5 mm/s,介质喷出压力0.1 MPa。回火采用管式电阻炉,300℃×20 min。
- 刘喜明陈莉
- 关键词:高频淬火
- 球铁表面激光重熔层及各物相区结合界面附近的相变特性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球墨铸铁激光表面重熔和淬火的显微组织形成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了激光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相变特性和原始物相加热状态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激光重熔处理后的熔合区附近的过热区,产生了较细小的“巍氏组织”,观察到了在奥氏体晶粒内部直接形核的铁素体。分析了C、Fe原子在石墨和铁素体界面间可以互扩散的条件,证明了C原子向铁素体中的扩散可以在固态中进行,Fe原子向石墨中的溶入只有在形成液相时才能进行,当石墨中扩散一定量的Fe元素之后,冷却时会导致石墨区域的变异。提出铁素体基球墨铸铁激光淬火后的马氏体可能是由过饱和的δ-铁素体直接转变而来的过饱和的α-铁素体(马氏体),没有中间的γ-奥氏体状态出现的观点。指出球墨铸铁经过激光表面重熔或淬火处理后,由于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所获得的相应的显微组织细小,重熔后的表面层显微组织为离异共晶白口铸铁显微组织,其物相够成Fe_3C+马氏体的混合组织。重熔后能获得球墨铸铁与白口铸铁的复合材料。
- 刘喜明刘衍
- 关键词:球墨铸铁激光重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