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学院文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72 被引量:80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小林易健黄志平龚举善肖红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战争影片的特征与鉴赏
- 1999年
- 战争影片内容丰富,观众众多,值得深入研究。战争影片与攻击原欲、英雄情结、悲剧意识、哲学升华、人道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探索。
- 曾耀农
- 关键词:战争影片英雄情结悲剧意识人道主义艺术特征艺术鉴赏
- 从张大民的幸福观看民族文化的优根性——浅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被引量:1
- 2001年
- 从文化积淀的角度探讨,张大民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及其幸福观,既有民族文化的优根性,又有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张大民具有以优根性为核心的一元为主,二元对立的矛盾性格。
- 曾耀农麻德高
- 关键词:民族文化劣根性积淀
- 情谊难忘
- 1996年
- 情谊难忘曾耀农(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我与《社会科学家》的交往始于两年前,那时,我正在西南师大中文系做电影美学的访问学者,师从曹廷华教授。为了查找资料,我来到西师逸夫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在五彩缤纷的杂志柜前,一眼就相中了《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家...
- 曾耀农
- 关键词:社会科学家期刊阅览室电影美学观众心理论文发表
- 试论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形成被引量:7
- 2000年
-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审美心理的涵义;审美心理的产生、形成及其规律;审美心理的历史性、民族性、阶段性以及共同性,强调了审美心理建构的功能与价值。
- 曾耀农
- 关键词:审美心理心理建构
- 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 1996年
- 钱钟书先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讽刺艺术特色的佳作之一,作者把讽刺的矛头指向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运用高超的讽刺艺术技巧,把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置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前后的国民党统治区,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肮脏的灵魂。
- 曾耀农
- 关键词:小说讽刺艺术白描心理分析
- 心理美育的实施与美育心理的建构
- 2001年
- 心理美育与美育心理 ,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本文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心理美育的特点和实施原则 ;美育心理的培养及其功能 ,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一番梳理和总结。
- 曾耀农
- 关键词:美育心理心理学美育形式
- 荣格文艺思想初探
- 1996年
- 荣格把文艺研究同他创立的分析心理学结合起来,以“集体无意识”作为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并以此现照文艺的来源、文艺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艺术家的心理特征等问题,他摒弃了弗洛依德的泛性论观点,更注重于民族意识的心理沉淀,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艺批评理论。
- 曾耀农
- 关键词:弗洛依德民族心理内倾性格个人无意识分析心理学
- 论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 1998年
- 从人类进化史的观点看,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的审美实践就开始了,在这种实践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早期文明活动中的洞穴画,岩画或歌、舞、乐,除了作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或有利于组织生产劳动而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联系以外,其中蕴含的情感意味以及松弛、愉悦精神的功用,不能不说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巫术”兴起,“图腾”崇拜,游戏发生,审美的精神性逐渐与功利的物质性拉大了距离,强化、发展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并反过来影响和推动着人类审美实践的无限丰富和发展。以中国为例,从“有用即美”到“比德为美”再到“畅神为美”,审美意识逐渐远离物质性而归于精神,纯粹意义上的实践——美的艺术的创造和鉴赏才得以生机勃发并多彩多姿地产生和发展起来,人们获得了一个五光十色的非物欲的美的世界,也由此而提出了许多充满智慧的美学命题,如我国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古希腊也有“美是和谐”的命题。但是,丰富的审美实践和发展的审美意识并不意味着美学学科的产生和形成。它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 曾耀农
- 关键词:美学学科审美意识美学研究审美实践车尔尼雪夫斯基哲学方法论
- 全文增补中
- 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被引量:1
- 2000年
- 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特征;而影视文学则应将文学性与银屏意识结合起来,要求有鲜明的动作性和独特的结构方法、语言的含蓄隽永。
- 曾耀农
- 关键词:影视艺术文学
- 人鬼之恋——《星愿》与《人鬼情未了》比较刍议
- 2001年
- 从悲剧与文化、人物与象征、叙事与造型和爱的诠释 4个方面对香港《星愿》和好莱坞《人鬼情未了》这两部同是描写人鬼之恋的爱情影片进行了比较分析 ,探讨了二者多方面的差异。
- 曾耀农彭洁
- 关键词:《人鬼情未了》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