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研究所
- 作品数:55 被引量:945H指数:17
- 相关作者:吴宇峰杨洋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骨伤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广西中医学院骨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诸氏复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组织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为证实诸氏复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织学变化的影响。采用贺氏造模法制成大白兔激素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别从 X 线摄片、四环素标记、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等方面研究诸氏复骨丸对骨骼生长代谢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用药后预防组和治疗组能够恢复骨细胞分泌胶原的合成作用,减少骨细胞的死亡和骨量的丢失。并且从超微结构上提示细胞形态及成份的变化。其中,预防组的效果最优。说明诸氏复骨丸对骨细胞胶原的合成和减少骨细胞的死亡及骨量的丢失有一定促进作用。
- 杜炯崔明李明祚诸福度吴林康刘涛张昊石关桐石印玉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中医药疗法
- 根性神经痛与TNF-α被引量:7
- 2002年
- 杨洋王拥军施杞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病理神经根痛
- 椎间盘退变的始动因素、中间环节与结局被引量:26
- 2000年
- 王拥军施杞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始动因素
- 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为了观察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以证明此疗法的正确性。以采用卧位整脊疗法治疗的 1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例为观察组 ,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 9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等方面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卧位整脊疗法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表明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设计是合理的。
- 高翔李蠡王拥军吴韬刘萌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推拿
- 椎体骨赘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椎体骨赘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施杞彭宝淦贾连顺*脊柱退行性变始于椎间盘。椎间盘的进展性退变,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如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等。而骨赘形成往往是颈腰神经根病和脊髓病的发病基础。因此,开展对骨赘形成机理的研究,以便进一步开展对骨赘形成...
- 施杞彭宝淦贾连顺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病理
- 中药结合操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报告被引量:3
- 2001年
- 叶秀兰王拥军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 椎体骨赘形成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彭宝淦侯树勋施杞贾连顺
- 关键词:病理
-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退变颈椎间盘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1年
- 目的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退变颈椎间盘 型胶原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4 2只 ,随机平均分为益气化瘀补肾组、益气化瘀组、补肾组、消炎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建立颈椎病椎间盘退变模型 ,原位杂交后病理图像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髓核组织中 型胶原 m RNA表达的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消炎痛治疗组 (P<0 .0 1 ) ,与益气化瘀组、补肾组相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0 .0 5) ;益气化瘀补肾法与益气化瘀法、单纯补肾法比较有较显著差异 (P<0 .0 5) ,与消炎痛组、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 ;益气化瘀法、补肾法对髓核组织中 型胶原 m RNA的表达有一定的增强作用。结论 :颈椎病家兔椎间盘的 型胶原 m RNA表达比正常组显著降低 ,益气化瘀补肾法可以上调 型胶原 m RNA基因的表达 ,使之维持在正常范围 ,说明益气化瘀补肾法对延缓椎间盘的退变有积极作用。
- 施杞周红海沈培芝王拥军
- 关键词:II型胶原颈椎间盘退变MRNA
- 芪麝颈康丸对椎间盘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mRNA表达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探讨芪麝颈康丸抑制颈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分成4组,切除其中36只(A、B、C 3组)颈后部浅、中层肌,造成颈椎间盘退变模型,D 组为正常假手术组。分别给予芪麝颈康丸(A)及对照药颈复康(B)等药物治疗,C、D 组不给药。4个月后将动物处死,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 在大鼠颈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芪麝颈康丸对两者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各组椎问盘退变程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空白(C)组椎间盘退变明显,与 A、D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TNF-α mRNA 阳性信号各组均在椎间盘终板有较高表达,4组程度相似。除 C 组椎间盘髓核软骨样细胞中有明显表达外,其余各组髓核中未见 TNF-α mRNA 阳性信号表达。IL-6mRNA 阳性信号零散地见于各组椎间盘终板,且数量均很少。结论:TNF-α与颈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而 IL-6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大。芪麝颈康丸抑制髓核细胞 TNF-α mRNA 的表达可能是其疗效机制。
- 施杞谢林沈培芝徐宇王拥军程枫
-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芪麝颈康丸原位杂交
- 运动神经元细胞系的凋亡特征
- 2000年
- 万超王拥军施杞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