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848 被引量:2,059H指数:16
相关作者:史丽敏潘海音王羿王永进梁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75篇期刊文章
  • 7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3篇轻工技术与工...
  • 99篇文化科学
  • 93篇艺术
  • 61篇经济管理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6篇历史地理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理学
  • 7篇建筑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0篇服装
  • 84篇服装设计
  • 69篇服饰
  • 54篇针织
  • 53篇织物
  • 48篇教学
  • 45篇文化
  • 41篇面料
  • 29篇图案
  • 26篇课程
  • 25篇纸样
  • 25篇女性
  • 25篇纹样
  • 24篇艺术
  • 21篇教育
  • 20篇纺织
  • 19篇纤维
  • 19篇裁剪
  • 16篇针织物
  • 15篇设计方法

机构

  • 845篇北京服装学院
  • 26篇澳门城市大学
  • 15篇东华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清华大学
  • 7篇中华女子学院
  • 5篇北京体育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4篇北京爱慕内衣...
  • 3篇北京邮电大学
  • 3篇南京体育学院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中原工学院
  • 3篇军事科学院
  • 3篇广西民族博物...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70篇刘瑞璞
  • 48篇王永进
  • 41篇刘莉
  • 41篇陈丽华
  • 39篇梁燕
  • 36篇张辉
  • 25篇赵欲晓
  • 23篇王群山
  • 22篇史丽敏
  • 22篇潘海音
  • 19篇贺阳
  • 17篇王子怡
  • 17篇郭瑞良
  • 17篇周永凯
  • 16篇杜冰冰
  • 16篇王越平
  • 15篇赵平
  • 14篇衣卫京
  • 13篇赵明
  • 13篇李健

传媒

  • 118篇北京服装学院...
  • 56篇设计
  • 52篇服装设计师
  • 40篇针织工业
  • 39篇纺织学报
  • 36篇丝绸
  • 32篇毛纺科技
  • 23篇纺织科技进展
  • 23篇服装学报
  • 22篇纺织导报
  • 22篇艺术设计研究
  • 21篇天津纺织科技
  • 20篇饰(北京服装...
  • 18篇服饰导刊
  • 18篇2011年北...
  • 15篇上海纺织科技
  • 15篇纺织服装教育
  • 12篇艺术与设计(...
  • 12篇装饰
  • 9篇西部皮革

年份

  • 59篇2024
  • 74篇2023
  • 69篇2022
  • 56篇2021
  • 63篇2020
  • 47篇2019
  • 59篇2018
  • 51篇2017
  • 44篇2016
  • 37篇2015
  • 34篇2014
  • 32篇2013
  • 29篇2012
  • 36篇2011
  • 30篇2010
  • 37篇2009
  • 36篇2008
  • 19篇2007
  • 23篇2006
  • 7篇2005
8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网络顾客忠诚
2008年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活动中的广泛运用,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2.53亿人,目前位居世界人数第一位,同时中国网民数量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魏彬
关键词:网络营销顾客忠诚网民数量
蒸发型降温服的降温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缓解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热应激,利用高分子蓄冷材料设计降温服。通过模拟热环境(34℃),利用恒功率控制干态暖体假人,选择3个劳动强度水平(即20、200和300 W/m^(2))和3个相对湿度水平(即20%、50%和80%)对该降温服的降温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降温服能降低假人的皮肤温度,各部位皮肤温度最大降温梯度为3.4℃,最大初期降温速度为0.081℃/min;劳动强度对降温服的有效降温时长存在显著影响,在所选劳动强度下的躯干有效降温时长分别为大于420、165和102 min;相对湿度对降温服的降温梯度存在显著影响,在所选相对湿度水平下的躯干降温梯度分别为1.8、1.2和0.4℃。该蒸发型降温服降温过程缓和,无骤冷、过冷现象,适合中等劳动强度、中等相对湿度环境下穿着。
陈莹宋泽涛郑晓慧姜延常素芹
关键词:相对湿度皮肤温度
近五十年明代官服研究综述
2023年
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法,总结了近五十年来关于明代官服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明代官服制度进行归纳,对官服的定义及分类、礼制服制、实物样本进行分析。以近五十年的官服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对明代官服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其趋势从宏观到微观,从礼制服制到实物研究,究其缘由,主要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驱使。
罗春晓刘大玮谷雨珊王永进
关键词:明代官服服制考古学
中国服装设计主体性构建的实践探索——以新时代中式正装话语体系构建为起点
2024年
新中式服装的火爆出圈为中国服装设计主体性构建带来新的机遇。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古国”之称,二者相辅相成,“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式正装具有强烈的“礼仪”属性,其作为新时代中国服装设计主体性构建实践探索的起点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新时代中式正装话语体系构建须创造性继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深入当代社会现实,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基本立场,率先针对特定、特殊的仪式场合提出切实可行的服装解决方案,并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倡导、引领,全民的参与实践,逐渐形成中国服装设计的标识性概念、范畴和主流叙事,将中国的文化自信具象化为形象自信。
顾远渊
关键词:逻辑起点
斜裙形态与人体腰臀部形态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在纸样结构、面料等其它影响斜裙形态的因素一致的前提下,以12个体型各异的模特(腰围为(64±1)cm)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人体腰臀部位5个截面以及斜裙的着装形态进行测量、拍照并提取截面与裙摆曲线,然后将两者进行曲线叠加、外轮廓提取和叠加;通过均值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关系分析发现,人体腰臀部的扁平率、厚度、腰臀部形态以及腰臀部的体背面形态是影响斜裙形态的主要因素.
李健郑嵘蔡妮段笑娟
关键词:扁平率
吸湿排汗纤维在床上用品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Y字形涤纶纤维的纯纺和与棉纤维混纺的不同结构的纱线,设计开发了联合和纬二重组织的织物,并对其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湿性、透湿性、吸水性及快干性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Y字形涤纶纤维,可开发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特性的床上用机织物.本研究结果对扩大吸湿排汗纤维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丽华王锐张大省
关键词:吸湿排汗纤维床上用品
调整型内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3
2008年
为考察内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设计1组着装实验。15名青年女性作为受试者,穿着紧身衣于静止、运动10 min及运动后3种状态下,观察受试者心率,呼吸率,摄氧量,通气量,呼吸交换率,相对摄氧量等7个代表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内衣的宽裕量和压力覆盖位置是影响生理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人体各受压点与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静止时呼吸因子与腰部以上及胸部压力存在相关,静止时心率因子与各点压力基本不相关;运动时呼吸因子与前胸处受到的压力相关,运动时心率因子与前腰部压力相关。
刘莉张渭源王永进
关键词:压力舒适性生理指标
冬季防寒服装中开口结构设计探析
服装的热功能是防寒服装的重要设计目的。本文基于对服装热功能和环境对人体热平衡影响的分析,结合市场产品开展了防寒服装开口结构设计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实际产品的设计。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在如何在防寒服装设计进行开口的具...
韩笑王永进刘莉潘波
关键词:防寒服装服装设计人体工程学
文献传递
中山装的释义与史实被引量:6
2021年
中山装代表“三民主义”“国之四维”“五权宪法”的释义在学界和社会广为流传,甚至一度成为“正史”,但相关记录却一直语焉不详,无法提供可靠的史料支持。文章基于民国时期文献、图像和实物史料深入详实地综合考证、梳理“三民四维五权”形成的时间节点,并将其与孙中山生前“所御猎服”的历史源流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二者在内容和时间上的差异。确凿的史实证明,释义实为后人附会,它的产生晚于中山装出现的时间,不可能用于指导中山装的创制。而中山装的形制结构在释义出现前后也有明显的变化,与释义的解读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朱博伟刘瑞璞
关键词:中山装释义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北京地区骑行爱好者状况及对骑行服需求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对北京地区120名骑行爱好者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骑行爱好者的基本情况及对骑行服的要求。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的骑行服在功能性和舒适性上不能完全满足骑行爱好者的需求,骑行裤的垫档部存在摩擦、不透气的问题,说明垫裆材料的应用和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在合体性方面,市场上现有骑行服在袖口、前胸、腰口、裤口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手腕、臀部、小腿部又是骑行中易产生疲劳的部位。在骑行服开发时要考虑通过版型结构和面料优化来保障骑行过程中的舒适性问题并减少骑行时产生疲劳度。
李鑫赵欲晓
关键词:舒适性
共8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