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作品数:73 被引量:165H指数:6
相关作者:马占稳周春明何军李罡林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政治法律
  • 10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政治
  • 12篇民主
  • 7篇人民
  • 7篇主义
  • 6篇选举
  • 5篇张东荪
  • 5篇哲学
  • 5篇教育
  • 5篇反腐
  • 5篇反腐败
  • 5篇腐败
  • 4篇地方人大
  • 4篇政府
  • 4篇社会
  • 4篇社会主义
  • 4篇人大
  • 3篇地方人大工作
  • 3篇中国共产党
  • 3篇儒学
  • 3篇农村

机构

  • 72篇北京行政学院
  • 4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赣州市人民政...

作者

  • 9篇张耀南
  • 9篇袁达毅
  • 8篇马占稳
  • 7篇黄小钫
  • 4篇何军
  • 3篇周美雷
  • 3篇周春明
  • 2篇林泉
  • 2篇靳连芳
  • 2篇李罡
  • 2篇周五一
  • 2篇孟凡驰
  • 2篇韩玉芳
  • 2篇蔡杨
  • 1篇齐勇
  • 1篇刘辉
  • 1篇吴婧
  • 1篇蔡杨
  • 1篇刘智峰
  • 1篇孙爽

传媒

  • 29篇北京行政学院...
  • 6篇新视野
  • 4篇武陵学刊
  • 3篇北京党史
  • 2篇前线
  • 2篇哲学研究
  • 2篇中共杭州市委...
  • 1篇人民论坛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人大研究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东疆学刊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长沙电力学院...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团结
  • 1篇中国电力企业...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公民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3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国“人民”概念民族化的浪漫主义改造
2023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经历了“人民”概念民族化的过程。在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人民”概念被赋予民族文化内涵,落实为一种语言的、历史的文化有机体,并被填塞进了狭隘的民族优越感。赫尔德和费希特有关“人民”(Volk)和“民族”(Nation)的思想构成了这一观念的主要论旨。通过浪漫主义在理论上的重新解释,普遍的世界主义转向特殊的民族中心主义,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亦确立了语言和种族之统合的民族定义,从而为德国激进民族主义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孙经纬
关键词:人民民族浪漫主义民族主义
当前基层组织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辨析被引量:1
2013年
基层组织的亚文化建设,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路径。当前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迷茫、漠视、忧虑、扼制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整体活力,致使部分组织文化建设出现了肃杀萧条的气氛。存在以上诸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文化发生、存在、发展和作用方式缺乏理论认识和理性思考,对主文化与亚文化关系缺乏辩证思维,对亚文化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解决以上诸问题的对策,首先是强化各类组织领导者文化理论的学习,提高对亚文化作用的认识;其次是系统设计组织文化战略,统筹组织文化发展规划,清晰主亚文化职能分工,协调主亚文化融合推进;再次是多角度探索亚文化建设方式,激发基层民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全面提升基层民众文化自觉。
孟凡驰
关键词:文化建设
圣王的秩序:荀子政治哲学解读被引量:2
2013年
荀子政治哲学建基于其早年学术积累和所处时代之思想、文化、政治、社会境况等因素对其宇宙观、价值观及其思想中各种概念、命题与问题意识的影响之上。按天人之分和性恶论的观念,荀子将建构政治理论的着眼点放于对现实中的人性、政治起源与本质的探讨之上。为解决其预设的各种问题,荀子在重视礼治之价值的同时,继承各种思想资源和自身对现实社会情境的思考,致思于理想秩序的图景,构建出圣王政体。因荀子政治哲学诞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基础之上,此种社会与思想资源早已限制了荀子构建政治理论时的视野,致使其学说在未来实践或与其他思想碰撞后必然暴露出在其理论框架下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
马飞蔡杨
关键词:荀子天人之分性恶说隆礼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古人说“和”
2021年
"和"是中国古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所追求的理想化的境界和目标。和,就是和谐、协调、平衡的意思,通常讲的是人际和谐,这里讲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目的是为了人类的世代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能够拥有适宜的生存环境,保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
何军
关键词:人际和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想化
北京市科级公务员量化考核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量化考核是公务员考核的一个难点,也是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考核工作需认真面对并要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重点。本文对近些年北京市公务员管理部门和部分行政机关开展的科级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实践做了一个初步的经验性总结,并试图在理论上对目前北京市公务员量化考核的不足和下一步应该改进的政策建议加以分析和说明,旨在推进北京市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实践,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周美雷
关键词:科级公务员
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内涵阐释、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
2024年
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要课题,民主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是确保政党长期执政的外部保障和保持政党活力的内在要求。从内涵层面来看,民主监督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政治机制,它通过周期性的政治参与和反馈,促进政治体系的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革命指一个政党在经历长期发展后,主动进行深刻变革,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监督和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逐渐深化了其二者的内涵。从价值意蕴角度来看,“两个答案”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追求与信仰,而且彰显了制度自信。在实践进路方面,深化人民民主实践,筑牢民主监督根基;推进自我革命,增强“四自”内生动力;融合“两个答案”形成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综合效应,推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董建丁粮柯
关键词:历史周期率人民监督自我革命
优化工作专班机制的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23年
工作专班机制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作机制,从实践运行形态看属于“类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具有专业能力强、信息沟通快、协同程度高、组织体系优、工作效率高的优势。针对目前工作专班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建议通过赋予工作专班明确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健全工作专班立废程序、出台工作专班运行实施细则、加快工作专班管理制度化进程、制定工作专班绩效考核标准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工作专班机制。
张文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和”理想被引量:1
2005年
张耀南
关键词:中国哲学天地思维
从“治民”到“民治”:国家治理民主的发展转型
2016年
"治民民主"和"民治民主"是建国以来国家治理民主的两种民主形态。在思想理念和政治实践中,这两种民主形态对民主的理解不同。"治民民主"把民主理解为"为民作主""替民作主""让民作主"和"由民作主","民治民主"把民主理解为民作主。"治民民主"的主要特征是官主民主,官主动而民被动,路径自上而下,官员自主性强,法律以治民为重点,治民的工具理性;"民治民主"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民主,民主动而官被动,路径自下而上,制度化,法律以治官(权)为重点,民治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我国正处在"治民民主"向"民治民主"发展转型过程中。但从"治民民主"向"民治民主"发展转型的总体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袁达毅
民间组织发展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被引量:6
2011年
目前有关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系统阐述民间组织与民主关系的论文较少。本文通过对民间组织的含义、特征的扼要分析,试图重点揭示民间组织以及以民间组织为核心构成的公民社会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能对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培育公民社会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马占稳
关键词: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现代社会民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