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作品数:1,301 被引量:3,231H指数:23
- 相关作者:万夕和沈辉王李宝黎慧张志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贝类循环养殖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循环养殖系统,包括:贝类养殖机构;微藻培育机构;生物净化机构;和计算机操作机构,所述计算机操作机构分别与所述贝类养殖机构、微藻培育机构和所述生物净化机构连接以控制并检测贝类循环养殖系统中的运行条件。根...
- 吉红九陈淑吟许程林陈玉生程滨钟非黎慧
- 文献传递
- 条斑紫菜
- 本文件规定了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Ueda)L.-E.Yang & J.Brodie, 2020]的学名与分类,主要形态结构特征、繁殖特性、细胞遗传学特性与分子遗传学特性,描述了相应的检测方...
- 杨立恩周伟陆勤勤胡传明朱建一许广平邓银银田翠翠张涛汪文俊秦亚丽
- 温度、盐度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本研究在对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进行不同温度和盐度骤变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设置。温度骤变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22.0℃,盐度25)和4个处理组(14.0℃、18.0℃、26.0℃和30.0℃,盐度均为25);盐度骤变实验组设置1个对照组(25,温度22.0℃)和4个处理组(15、20、30、35,温度均为22.0℃);不同升温实验设置2.0℃/d、4.0℃/d、6.0℃/d 3组,记录葛氏长臂虾各时间点存活率,并检测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温度骤变实验中,仅30℃组存活率变化显著(P<0.05),其96 h存活率低于50.00%,各处理组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与MDA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除T-SOD活性96 h仍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升温实验中,6.0℃/d组存活率显著(P<0.05)降低出现于27.0℃,早于2.0℃/d与4.0℃/d组的31.0℃,且6.0℃/d组整体存活率下降快于另外2组,根据2.0℃/d组存活率数据推算葛氏长臂虾半数存活温度为31.6℃,各实验组升温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与MDA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且升高速率随着升温速率增大而加快,但3种升温速率下T-SOD、CAT的最大值无显著差异,而T-AOC、MDA最大值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增加;盐度骤变实验中,各组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T-AOC活性和MDA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96h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T-SOD和CAT活性总体均呈现先短暂降低再升高,而后再降低的趋势,96 h均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认为,温盐变化均会引起葛氏长臂虾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显著变化(P<0.05);而一定范围内的温盐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无显著影响,另外与降温和盐度变化相比,升温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葛氏长臂虾的繁养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 胡润豪史文军王盼万夕和沈辉黎慧王李宝沙士兵乔毅蒋葛成婕
- 关键词:T-AOCT-SODCATMDA
- 一株海水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硫效果的初步验证被引量:1
- 2012年
- 从硫化物含量较高的海水养殖池塘深黑色底泥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物降解菌NG6-3,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脱硫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具极生单鞭毛,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阳性,生长需要NaCl,无色素,不发光,在TCBS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圆形绿色菌落,对O/129敏感,具有弧菌属的典型特征。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菌与多株未命名弧菌同源性达98%。动物安全性实验证实该菌株对水生动物是安全的。该菌对水环境及沉积环境中硫化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作用。
- 王李宝沈辉凌云黎慧万夕和钟非张朝晖
- 关键词:沉积物硫化物生物降解
- 从河蟹产业源头浅谈推动江苏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被引量:7
- 2009年
- 河蟹是江苏省主要的养殖和出口创汇的品种之一,如何促进和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江苏省水产科技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河蟹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蟹健康养殖的几点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
- 彭友岐沈德华徐献民
- 关键词:河蟹产业中华绒螯蟹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
- 一种大竹蛏分步式水泥池养殖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竹蛏分步式水泥池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与暂养、催产、孵化、浮游苗培育、稚贝培育、苗种培育、外塘养殖和养成及起捕。本发明将浮游苗培育、稚贝培育、苗种培育、外塘养殖4个步骤贯穿起来,统筹考虑,可以较好地...
- 吴杨平陈爱华张雨曹奕陈素华张志东
- 浮拖网捕捞马鲛的若干相关问题探讨
- 1993年
- 用浮拖网追捕蓝点马鲛(以下简称马鲛)近年来被一些渔业生产单位采用,普遍取得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益,激发了广大群众渔业对发展这一作业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就发展的可行性。
- 仲霞铭汤晓鸿
- 关键词:捕捞马鲛
- 海产贝类食品安全预警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为防控海贝类食源性污染、食物中毒的发生,通过开展贝类生物海洋污染本底调查、进行贝类食用安全性分析评价、在海区布设预警站点、实施贝毒素预警监测、建设海贝类食品安全示范基地等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沿海实际的贝类食品安全预警保障模式,并对贝类食品依法行政、贝类的清洁生产与健康养殖等提出了见解。
- 张卫兵许璞周群霞缪宝迎王咸钢季莘顾明钱虎平金峰
- 关键词:贝类安全管理预警
- 1株引起条斑紫菜绿斑病的柠檬假交替单胞菌被引量:34
- 2002年
- 从栽培海区采回的发病条斑紫菜 (Porphyraeyezoensis)上共分离筛选出 5 1株菌株 ,全部进行人工感染 ,其中 17# 菌株发病症状最典型 ,而感染对照组没有可见变化。初步确定 ,17# 菌株是条斑紫菜绿斑病的主要致病菌。17# 菌株为短杆状、极生单鞭毛可运动的革兰氏阴性菌 ,产生紫褐色色素 ,可水解明胶、酪蛋白、淀粉等大分子物质。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O/F)为氧化性、氧化酶阳性、ONPG反应阳性 ,V -P反应阴性 ,生长需Na+ 等生化特性 ,G +C含量 4 0 .5mol% ,脂肪酸主要成分为C17∶1ω8c和C16∶1ω7c。基于 16SrRNA的系统进化分析均表明 ,从患绿斑病的条斑紫菜叶状体上分离到的致病菌株 17# 与柠檬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citrea)
- 闫咏马家海许璞孙其焕王汉清
- 关键词:条斑紫菜绿斑病
- 一种乳苔酱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苔酱的制备方法,包括:(1)配制MRS培养基,121~126℃灭菌,冷却后按照总质量的3~4%无菌按种发酵乳杆菌,在37±2℃进行厌氧发酵,48~56小时后得液体菌液;(2)将条斑紫菜切碎,置于发酵罐中,...
- 万夕和陆勤勤沈辉王李宝凌云张美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