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中医证候实验室

作品数:27 被引量:258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丽吴友忠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中医
  • 7篇蛋白
  • 6篇心病
  • 6篇肾衰
  • 6篇慢性肾衰
  • 6篇冠心病
  • 5篇冠心病患者
  • 5篇病患
  • 4篇蛋白组
  • 4篇蛋白组学
  • 4篇血清
  • 4篇证型
  • 4篇肾功能
  • 4篇肾功能衰竭
  • 4篇湿证
  • 4篇中医湿证
  • 4篇胃炎
  • 4篇慢性
  • 4篇慢性肾功能
  • 4篇慢性肾功能衰...

机构

  • 27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25篇王忆勤
  • 23篇李福凤
  • 8篇燕海霞
  • 7篇王文静
  • 7篇钱鹏
  • 7篇金亚明
  • 6篇胡衡
  • 6篇程亚伟
  • 6篇何磊
  • 6篇廖萍
  • 5篇邸丹
  • 5篇刘国萍
  • 5篇姚笛
  • 4篇何建成
  • 4篇付晶晶
  • 4篇李果刚
  • 3篇董英
  • 3篇许朝霞
  • 3篇郭睿
  • 3篇郝一鸣

传媒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西医结合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甘肃中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第九次中医诊...

年份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元统计分析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医湿证辨证标准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慢性胃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中医湿证辨证标准研究的思路和多元统计方法。方法:采用DME(design m easurem ent evaluation)设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慢性胃炎湿证资料进行聚类分析、两次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此筛选出对慢性胃炎湿证辨证有决定意义的主要症状、体征。结果: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筛选出了对慢性胃炎湿证诊断有意义的主要症状、体征,为建立其规范化、标准化的证候标准提供参考。结论:多元统计分析可客观地评价各症状在证候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有效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李福凤王忆勤董英郎庆波何建成燕海霞李果刚庄燕鸿
关键词:慢性胃炎湿证LOGISTIC回归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分析方法(研究)探讨
中医诊断学中传统中医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的目测观察、语言描述、经验辨析来判断病证,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使得辨证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面色诊研究;2、舌诊研究;3、脉诊研究;4、问诊研究;5、声诊研...
王忆勤邸丹钱鹏夏春明燕海霞马天才许朝霞付晶晶李福凤汤伟昌何建成刘国萍颜建军郭睿王广东吴巧教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文献传递
14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前后脉图变化观察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脉图变化特点,旨在客观评价脉象信息在冠心病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前后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和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分析患者的脉图信息。结果冠心病患者支架后脉图时域波幅较支架前有降低趋势;支架置入对脉图波形C3模态的X波有很大的影响,支架后有82%患者的C3模态出现明显改善,接近于正常人的状态。结论脉图方法作为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对评价药物等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是有价值的,中医脉象参数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李福凤王忆勤孙仁姚笛燕海霞付晶晶钱鹏
关键词:冠心病脉图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医面色诊信息采集与识别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目的:探索中医面色诊的规范化采集环境和客观识别方法,实现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比较各种人造光源,建立面色诊采集环境和临床面色判读量表;采集典型面色样本,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处理方法对面部颜色信息进行识别。结果:①研制了符合中医特点的以LED光源为照明光源的面色诊采集暗箱;②确定了符合中医理论的,临床专家认可的中医面部五色分类判读量表;③建立了面色诊颜色客观自动识别的方法,确定各类面色在色彩空间中的范围,初步研制中医面色识别分析系统。结论:该方法实现了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克服了传统中医望面色无客观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提高了辨证诊断的科学性。
李福凤邸丹王忆勤钱鹏郑晓燕刘国萍李晓强
关键词:面色诊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千百年来,中医舌诊只能凭医生肉眼观察,靠经验辨证,这不仅影响中医的继承,而且影响中医的提高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实现中医舌诊的标准化、客观化。随着中医现代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舌诊,使其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舌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过程为主线,对舌诊客观化中涉及的舌象采集、舌象分割及舌象特征分析等技术进行了探讨。
郭睿王忆勤颜建军李福凤燕海霞许朝霞
中医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现状评析被引量:28
2007年
本综述客观评析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探索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中建立中医四诊信息规范化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完善中医四诊检测系统,建立中医四诊特征信息数据库,以及建立计算机判读量化分类方法,同时利用数据库平台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综合判断等构想,以获取有关中医病性、病位的客观诊断依据。
王忆勤李福凤燕海霞姚笛
关键词:四诊数字化
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血清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对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血清蛋白组学进行分析,并探讨慢性胃炎湿证的微观信息。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蛋白质芯片分析仪对18例慢性胃炎湿证、17例非湿证患者及8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蛋白质表达谱质荷比为3.2 kD、6.4 kD、8.1 kD,出现高表达趋势,其波峰基本在10个单位以上;非湿证患者与正常人上述波谱峰呈低表达趋势,非湿证患者波峰基本在10个单位左右或以下;正常人波峰基本在5个单位以下。结论:血清蛋白组学分析对探索慢性胃炎湿证的生物学理论基础有一定意义。
王忆勤李福凤王文静赵立宇郭丽王惠芳
关键词:慢性胃炎湿证血清蛋白组学
慢性胃炎舌象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综述了近年来慢性胃炎舌象的研究概况,对舌象与慢性胃炎类型、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辨证、胃黏膜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以及慢性胃炎舌象的实验研究等方面作客观论述及评价。并提出,今后应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观测方法,运用图像处理技术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手段,对舌象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从胃分泌功能、运动功能及形态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深入探讨,使舌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付晶晶王忆勤
关键词:舌象异常幽门螺杆菌胃黏膜
舌苔上清液中蛋白提取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2010年
目的:建立舌苔上清液中蛋白的提取及优化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离心条件、不同过滤器孔径及不同样本溶剂或芯片的选取等方法,对30例正常人、30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舌苔样本进行分组处理。对舌苔上清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样本的OD值,并计算各组样本的蛋白浓度;通过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筛选出蛋白浓度相对稳定的处理条件;基于SELD I-TOF-MS技术,使用不同类型的蛋白芯片点样,根据图谱中蛋白波谱峰分布情况,确定最为优化的样本处理条件。结果:在选用不锈钢金属小匙取样溶于0.9%生理盐水,经过1 500 r/m in,离心2 m in的条件后取上清液,NP20蛋白芯片点样结果显示的蛋白波峰数最多,波峰相对高度最高且最为稳定。结论:该实验为舌苔蛋白质组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科研思路与方法。
程亚伟廖萍何磊胡衡金亚明王文静李福凤王忆勤
关键词:蛋白
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舌苔中相关蛋白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通过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舌苔上清液中蛋白质谱峰的差异,初步探讨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肾衰患者舌苔样本并辨证分型出5个不同证型,其中脾肾气虚组21例、脾肾阳虚组14例、阴阳两虚组18例、脾肾气阴两虚组11例、肝肾阴虚组3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8例,对所有样本采用1500r/min的离心转速,离心2min后取上清液,选用NP20蛋白芯片点样,经SELDI-TOF-MS技术测定得到蛋白质谱图,通过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蛋白质谱图的变化,并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来比较各组之间蛋白质谱图的差异。结果:(1)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慢性肾衰中医各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舌苔样本中有7个差异蛋白质谱峰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质荷比M/Z1090.66和M/Z1092.68两个差异质谱峰在各证型组均呈高表达;M/Z13302.5一个差异质谱峰在各证型组均呈低表达;M/Z10241.4和M/Z10464.8两个差异质谱峰在脾肾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高表达,在脾肾气虚组、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呈低表达;M/Z3742.33一个差异质谱峰在脾肾气虚组、脾肾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呈高表达,在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呈低表达;M/Z 10867.6一个差异质谱峰在脾肾气阴两虚组呈高表达,在脾肾气虚组、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呈低表达。(2)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慢性肾衰各证型组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舌苔样本之间都有一定的区分度,但均存在部分重叠。结论:该研究从生物学理论的角度初步探讨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证候研�
程亚伟何磊廖萍胡衡金亚明李福凤王文静王忆勤郝一鸣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舌苔蛋白SELDI-TOF-M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