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50 被引量:4,086H指数:34
相关作者:李润求周荣义伍爱友唐海念其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8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3篇矿业工程
  • 97篇建筑科学
  • 8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文化科学
  • 17篇理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8篇巷道
  • 62篇数值模拟
  • 62篇值模拟
  • 60篇围岩
  • 57篇支护
  • 56篇瓦斯
  • 42篇煤矿
  • 39篇煤层
  • 36篇岩石力学
  • 30篇顶板
  • 27篇充填
  • 25篇矿井
  • 24篇岩体
  • 22篇巷道围岩
  • 20篇单轴
  • 20篇岩石
  • 20篇岩巷
  • 20篇塑性区
  • 20篇工作面
  • 16篇沿空留巷

机构

  • 550篇湖南科技大学
  • 50篇中南大学
  • 3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篇教育部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辽宁工程技术...
  • 7篇安徽理工大学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6篇长沙矿山研究...
  • 5篇六盘水师范学...
  • 4篇湖南工业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武...
  • 4篇吉林省安全科...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黑龙江科技大...
  • 3篇义马煤业集团...
  • 2篇贵州大学
  • 2篇湖南工学院

作者

  • 76篇王卫军
  • 63篇余伟健
  • 53篇赵延林
  • 41篇冯涛
  • 39篇赵伏军
  • 36篇万文
  • 35篇王平
  • 30篇王鹏飞
  • 29篇李青锋
  • 28篇朱永建
  • 27篇唐海
  • 26篇朱川曲
  • 25篇施式亮
  • 25篇李树清
  • 21篇袁超
  • 21篇刘荣华
  • 18篇周荣义
  • 18篇张农
  • 17篇吴海
  • 17篇彭文庆

传媒

  • 160篇矿业工程研究
  • 38篇煤炭学报
  • 36篇湖南科技大学...
  • 2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9篇中国安全科学...
  • 18篇岩石力学与工...
  • 17篇中南大学学报...
  • 17篇当代教育理论...
  • 15篇煤炭科学技术
  • 12篇安全
  • 11篇岩土力学
  • 11篇中国安全生产...
  • 8篇安全与环境学...
  • 8篇地下空间与工...
  • 7篇河北工程大学...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6篇煤矿安全
  • 5篇工业安全与环...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州煤炭

年份

  • 1篇2024
  • 18篇2023
  • 24篇2022
  • 22篇2021
  • 26篇2020
  • 37篇2019
  • 32篇2018
  • 49篇2017
  • 51篇2016
  • 55篇2015
  • 59篇2014
  • 41篇2013
  • 35篇2012
  • 36篇2011
  • 41篇2010
  • 18篇2009
  • 5篇2008
5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井受限空间高温环境影响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为探索研究矿井高温热害对人体生理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了矿井高温热害的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根据人体生理反应特征选取人体响应综合指标,基于深井受限空间高温环境模拟试验装备,模拟深井受限空间高温环境,开展了矿井高温对人体生理健康及工作效率影响危害的物理模拟试验。利用高温模拟试验结果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人体响应指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准确的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血压、心率、呼吸率、疲劳度、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影响较大,而对体温、反应时间的影响则较小,并确定了相关的影响程度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为研究深井受限空间高温作业危害和制定相关的职业健康标准提供了科研根据。
游波吴超王敏
关键词:深井高温热害多元线性回归
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原煤渗透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煤岩是典型的层状软岩,在平行原煤节理和垂直原煤节理裂隙面应力作用下,原煤将呈现出不同的渗流规律。采用河南新安煤矿15110工作面的原煤,用酚醛树脂加以包裹,形成方形树脂包裹原煤的透明试件。根据原煤节理情况,选取平行节理方向和垂直节理方向作为试件加载方向,进行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原煤渗透特性实验研究,获得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原煤的渗流规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稳定水压条件下随平行节理方向应力的增加,其渗透水流量逐渐增大;透水量随垂直节理方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少;同时,得到水压与应力耦合作用下原煤的流固耦合方程。
彭青阳赵延林蔡璐彭青松
关键词:原煤
基于LOPA与轨迹交叉理论的系统安全性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将轨迹交叉理论与LOPA分析法2种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轨迹交叉论和LOPA的分析事故模型,对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即应用轨迹交叉理论将系统分为人-物2条事件链,再运用LOPA分析事件IPL的PFD,判断其风险等级,以决定是否应该增加安全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最后通过一个化工工艺流程危险性分析实例说明LOPA在事故分析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LOPA与轨迹交叉理论从功能上达到互补的作用,能更为准确的找出风险较高的设备或行为,从而决定是否应该增加减少风险的安全措施.
邓彬施式亮
关键词:轨迹交叉论
方法论层面的安全生理学
2019年
为建构安全生理学方法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理学学科理论体系,基于安全生理学的定义,提出安全生理学方法论的定义.基于此,根据安全生理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划分安全生理学的研究进路.并根据安全生理学科的特点,归纳出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与目的性原则等6条安全生理学研究原则,及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逻辑思维法与系统科学法4种安全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最后,构建安全生理学方法论的研究程式与多维结构体系.结果表明,安全生理学研究进路、原则与程式相互影响,可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方法论体系,安全生理学方法论研究可为安全生理学研究实践提供方法指导.
游波游波施式亮刘何清王秉王秉
关键词:安全生理学方法论研究进路研究方法
静力破碎花岗岩电磁辐射信号的分形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选用球型压头和十字型压头在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机上对花岗岩分别进行不同加载速率的岩石破碎实验,采用KBD5电磁辐射数据采集系统对岩石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应用分形理论分析电磁辐射脉冲数的分形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试件在受载过程中电磁辐射脉冲数与时间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并随加载速率增大电磁辐射信号强度增大,分形维数D也增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相同速率的岩石加载破碎条件下,十字型压头电磁辐射分形维数D比球型压头的大,与电磁辐射脉冲信号的强度变化呈相同的规律,利用电磁辐射脉冲信号和分形维数D的相同规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岩石的真实破裂过程.
樊勇赵伏军张孟举张柏李玉
关键词:花岗岩电磁辐射加载速率分形维数
斜井穿越采空区注浆加固技术可行性分析
2014年
结合平煤六矿新明斜井成功穿越采空区工程实例,在分析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注浆加固机理的基础上,对斜井穿越采空区拟采用注浆加固技术的参数尤其是最佳加固范围进行研究计算.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穿越采空区时不同注浆范围下巷道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并最终确定新明斜井穿越采空区冒落带注浆孔深3 m,注浆半径1.5 m,最佳注浆加固范围为4.5 m.对于该类巷道围岩注浆加固工程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陈旭王卫军王东洋凌涛
关键词:斜井冒落带注浆数值模拟
双液帷幕注浆技术在断层破碎带堵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避免周源山矿井田东北翼边界宝源河一带宝梨断层漏水引发矿井水灾事故,采用双液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和铺设钢筋砼层进行断层堵水。详细介绍了注浆和钢筋砼的施工方案、参数设计及施工工艺。从压水试验结果及所取得岩样来看,本次针对矿井导水性断层漏水的双液注浆工程取得了预期效果,矿井涌水量明显下降。
王宏宇赵伏军徐燕飞申培文彭云
关键词:帷幕注浆断层钻孔堵水
深井复合顶板煤巷变形机理及控制对策被引量:66
2012年
针对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复合型顶板煤巷的大变形问题,以江西曲江煤矿为例进行了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工业试验等研究。首先,经现场调查发现该矿表现出了典型"三高"矿井的特点,加上顶板锚索和两帮锚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使整个巷道支护系统失去平衡而发生破坏。然后,研究了深部高应力工作面煤巷的力学作用,认为该力学作用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变形动力主要来自于巷道顶板压力,底板变形大是直接导致整个巷道系统失效的重要标志;另外,根据深部高应力复合型顶板煤巷的受力特征,建议应将顶板的控制作为关键部位,尽力维护顶板的完整性,提高岩层自承能力,使支护结构与围岩能够协调地工作,并提出了以"预应力桁架锚索"为主体,以"锚杆+锚索+钢筋网等支护"为辅助的综合控制技术。实践证明:经以"预应力桁架锚索"为主体的综合控制技术支护后的巷道,其变形较原支护有明显好转;监测数据表明:经91 d后,巷道两帮的相对收敛速率小于1.7 mm/d,而且顶底板的相对收敛量大大减少,最大值为297 mm,变形速度小于1.4 mm/d,处于稳定状态。
余伟健王卫军文国华张农吴海张永青
关键词:深部高应力煤巷复合型顶板
基于组合赋权-灰色聚类法的液态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
2023年
为解决液态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的“贫信息”和“模糊性”问题并确定事故防控重点,提出一种组合赋权-灰色聚类风险评价方法,并引入事故影响系数.该方法首先依据液态危化品风险特性和道路运输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其次采用灰色聚类法处理评价系统信息模糊、不完整问题,通过构造白化权函数对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然后计算风险指标的事故影响系数并排序,得到事故防控重点.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企业的甲醇运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的运输风险较小,但“违规驾驶”“液态危化品特性”和“驾驶员安全意识”这3项风险指标对事故的影响程度较大,应对其进行重点防控,这一结果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所提方法可为液态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杨璧帆周荣义周荣义郑时求
关键词:灰色聚类法组合赋权法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存在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的特点,在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出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中的光滑因子优化选择算法,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通过应用实例验证,预测结果精度高,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煤矿提高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预测能力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念其锋施式亮李润求
关键词: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