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16 被引量:2,507H指数:22
相关作者:孙剑辉冯精兰孙瑞霞石启增张青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0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8篇理学
  • 15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化学工程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农业科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生物学
  • 5篇冶金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9篇纳米
  • 51篇催化
  • 47篇光度
  • 45篇光度法
  • 42篇光催化
  • 36篇污染
  • 35篇分光光度法
  • 32篇降解
  • 32篇光度法测定
  • 27篇荧光
  • 26篇土壤
  • 26篇痕量
  • 26篇废水
  • 24篇重金
  • 24篇重金属
  • 23篇溶胶
  • 22篇离子
  • 21篇罗丹明
  • 20篇铁氧体
  • 18篇气敏

机构

  • 41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2篇新乡医学院
  • 8篇许昌学院
  • 6篇焦作大学
  • 5篇河南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学院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 4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焦作师范高等...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河南广播电视...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教育部
  • 3篇周口师范学院
  • 3篇新乡学院
  • 3篇平顶山教育学...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作者

  • 52篇李全民
  • 50篇席国喜
  • 49篇孙剑辉
  • 45篇樊静
  • 39篇刘国光
  • 33篇牛新书
  • 31篇王学锋
  • 19篇路迈西
  • 19篇郑立庆
  • 19篇周庆祥
  • 17篇冯素玲
  • 17篇叶存玲
  • 16篇范顺利
  • 16篇娄向东
  • 16篇金彩霞
  • 16篇石起增
  • 15篇冯精兰
  • 15篇朱桂芬
  • 12篇崔凤灵
  • 11篇师东阳

传媒

  • 46篇河南师范大学...
  • 38篇分析试验室
  • 21篇安徽农业科学
  • 20篇电子元件与材...
  • 14篇理化检验(化...
  • 14篇化学研究与应...
  • 11篇分析化学
  • 11篇工业水处理
  • 10篇环境污染与防...
  • 10篇环境科学与技...
  • 10篇农业环境科学...
  • 8篇环境科学学报
  • 8篇应用化学
  • 6篇分析科学学报
  • 6篇中国给水排水
  • 6篇材料导报
  • 5篇水处理技术
  • 5篇环境污染治理...
  • 4篇土壤通报
  • 4篇环境与健康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1篇2013
  • 19篇2012
  • 34篇2011
  • 38篇2010
  • 46篇2009
  • 53篇2008
  • 55篇2007
  • 86篇2006
  • 50篇2005
  • 16篇2004
4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硼酸作为显色剂光度法测定阿昔洛韦被引量:2
2010年
在pH12.00的缓冲溶液中,阿昔洛韦(ACV)与H3BO3形成组成比为1∶1的反应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289 nm,ACV的质量浓度在0.48~57.6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1796+0.01624ρ,相关系数r=0.9990,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7×103L.mol-1.cm-1,回收率为99.9%~101.6%。据此建立了测定ACV的新方法,能够直接用于药物样品中ACV的测定。
李晶汪瑾魏献军李全民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糠酸、糠醇和糠醛被引量:15
2006年
提出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糠酸、糠醇和糠醛的新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V(乙腈)∶V(水)=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在4 min内可以将3种组分完全分离。糠酸、糠醇、糠醛检出限(S/N=3)分别为:0.101、0.042、0.406 m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98.5%、95.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7%、0.66%、0.43%。
石起增杨光瑞刘巧茹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糠酸糠醇糠醛
NaBH_4-CuCl/CH_3OH体系对α,β-不饱和酯的选择还原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用NaBH4-CuCl/CH3OH体系高选择地还原了α,β-不饱和酯的碳碳双键,考察了还原剂NaBH4和CuCl的用量、溶剂、不同的卤化物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元素分析等证实,产率经HPLC验证.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10 min)、操作简便、试剂价廉易得等优点.
李建平张永霞吉彦
关键词:Α,Β-不饱和酯
新乡市王村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新乡市王村污灌区土壤中Cd,Ni,Zn,Cu的含量及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除部分Cu的含量能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之外,Cd,Ni和Zn的含量均超出标准限值,Cd的污染最严重;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Cd全量与5种化学形态均显著相关;Ni的全量与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显著相关;Zn的全量只与有机结合态显著正相关;Cu的全量与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呈显著相关.
朱桂芬苏现伐王学锋樊静
关键词:污灌土壤重金属
掺Ni^(2+)的TiO_2颗粒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N i2+的纳米TiO2,并用XRD和TEM进行了表征,发现N i2+的掺杂减小了TiO2颗粒的粒径,N i2+/TiO2晶型为锐钛型。通过对目标物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发现N i2+的掺杂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其降解罗丹明B的反应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N i2+惨杂量为1.2%时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张锋刘国光李红花姚琨牛新书
关键词:TIO2NI光催化罗丹明B
Zr/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锐钛型Zr/TiO2纳米粒子为原料制备了掺杂锆二氧化钛纳米管,用TEM、EDS、BET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纳米管,其形貌均一,多层管壁.比表面积达到了291m2·g-1,远远大于Zr/TiO2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76m2·g-1).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的光催化实验表明,与Zr/TiO2纳米颗粒相比,Zr/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活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刘国光郭小阳郑立庆李维毛小权娄淑芳张治军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水热合成法光催化
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分布被引量:51
2007年
利用GC-ECD检测了黄河中下游干支流23个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检测出HCHs、DDTs、六氯苯、氯丹等,总含量范围为0.35-22.92 ng/g,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09-12.88 ng/g和0.05-5.03 ng/g.干流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从中游到中下游呈逐渐升高趋势,主要支流中的含量为:新蟒河〉金堤河〉汜水〉伊洛河〉沁河.干流中HCHs含量较海河、珠江、长江和黄浦江明显偏高;DDTs含量与除海河外的其它河流基本相同,但两者均低于国外河流.沿河流区域工业废水和主要支流的汇入、农药的广泛施用所引起的长期残留与风化土壤是黄河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
孙剑辉王国良张干李军柴艳王景芝段延佩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沉积物黄河
冲击负荷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应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玉米杆纤维浆粕废水,研究了冲击负荷对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在进水COD浓度为4000mg/L,HRT由40h减少至18h,OLR由2.40kgCOD/m^3·d上升为5.35COD/m^3·d水力负荷冲击下,COD去除率仅由81.9%下降到75.7%;在HRT为24h,进水浓度由4002mg/L上升到6560mg/L,OLR由4.00kgCOD/m^3·d的有机负荷冲击下,COD去除率81.1%下降到75.1%。表明反应器对水力冲击负荷和有机冲击负荷均由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孙剑辉吴俊峰张波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COD废水处理工艺化学需氧量造纸工业
As(Ⅴ)存在下阻尼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As(Ⅲ)被引量:5
2006年
基于KBrO3与HCl反应,其产物能使丁基罗丹明B荧光猝灭,在As(Ⅴ)共存时As(Ⅲ)能灵敏抑制该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As(Ⅲ)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As(Ⅲ)的线性范围为7.7~153.8 ng/mL,方法的检出限为2.9 ng/mL.对30.8和92.3 ng/mL的As(Ⅲ)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和0.62%.并考察了常见物质的干扰情况.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As(Ⅲ)分析,回收率在98%~105%之间.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樊静孔继川叶存玲冯素玲
关键词:丁基罗丹明B环境水样
树脂固载纳米铁对偶氮染料直接湖蓝5B的脱色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以FeSO4和NaBH4水溶液为前驱溶剂,以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了树脂固载的纳米铁,室温下用于对偶氮染料直接湖蓝5B水溶液进行脱色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脱色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初始pH为310的范围内,反应进行14 m in时,50 mg/L的染料溶液脱色率均能达到83%以上。固载的纳米铁材料可多次重复利用,溶液中释放的铁离子浓度不超过0.1 mg/L。
郭延辉樊静王建玲梁峰谢志广
关键词:偶氮染料脱色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