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 作品数:133 被引量:1,347H指数:25
- 相关作者:周国君李占东王宏陈瑞雯高东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水产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氟甲砜霉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7年
- 氯霉素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但是,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和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水产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 冯敬宾贾晓平
- 关键词:氟甲砜霉素水产养殖氯霉素残留再生障碍性贫血广谱抗生素造血功能
- 17β-雌二醇对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研究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 研究17p雌二醇(E2)暴露对雄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诱导作用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以E2诱导的剑尾鱼雄性个体的整体匀浆液为材料,采用Sephaeryl S-300凝胶过滤层析柱和Q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从剑尾鱼体内提纯Vtg。结果确定了被纯化的剑尾鱼Vtg在4%-7.5%Native PAGE电泳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40×l0^3 . 4%-7.5%Native PAGE电泳后的凝胶分别利用苏丹黑B进行脂蛋白染色、高碘酸.Schiff试剂进行糖蛋白染色和甲基绿进行磷蛋白染色,表明剑尾鱼Vtg是一种富含糖、脂、磷的蛋白。结论表明雄性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变化可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
- 温茹淑方展强江世贵马广智徐杰
- 关键词:剑尾鱼卵黄蛋白原提纯环境风险评价
- pH对褐牙鲆幼鱼血红蛋白含量和血中溶氧水平的影响(英文)
- 2009年
- 17±0.5℃及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水体pH突变[pH8.0突变到6.0、8.0(对照)和9.0]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血红蛋白含量和血中溶氧水平的影响。实验时间为12h。结果发现,实验期间褐牙鲆幼鱼的血红蛋白含量呈现波动变化,但方差分析显示,水体pH突变对实验鱼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实验4h,水体pH由8.0突变到6.0和9.0均导致实验鱼血中溶氧水平的极显著下降(P<0.01)。然而实验4~12h期间,水体pH突变处理组实验鱼的血中溶氧水平随实验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实验结果表明,与血红蛋白含量相比,褐牙鲆幼鱼血中溶氧水平对水体pH的变化反应更敏感。
- 张沛东董晓煜张秀梅黄洪辉刘晃牛淑娜柳意樊张志超
- 关键词:褐牙鲆PH血红蛋白含量
- 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特征
- 通过对1982~2005年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27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是大亚湾生物量较低的季节,目前大亚湾浮游动物生产力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杜飞雁李纯厚廖秀丽贾晓平王雪辉
-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物量大亚湾海域海洋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组织中多氯联苯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以珠江口海域的两头中华白海豚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海豚组织中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分布特征和毒性水平。结果表明,PCBs在海豚10种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范围为25.1—85567.3ng/g,PCBs含量最高的组织为额隆和皮肤,其次为肝脏、肌肉、心脏、睾丸和脑,最低的为肺、胃和肾脏;PCBs同系物和同族物在海豚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相似,同系物中以PCB101+113和PCB153所占总量的百分比最大,在10.25%—51.70%之间;在同族物中以含在同族物中以5个氯原子和6个氯原子的PCBs为主,所占百分比均在23.53%—60.06%之间;运用二毒性当量(TEQ)评价了中华白海豚不同组织中PCBs的毒性,其TEQs范围为55.9—68191.0pg/g,其中皮肤TEQs含量最高。TEQs主要来自非邻位取代的PCBs,占总量的74.15%—99.62%,其中来自PCB 126的占34.11%—96.51%。与世界其他海域海豚的PCBs污染水平相比,成年中华白海豚受PCBs污染严重,其体内的PCBs含量和毒性当量均已超出安全浓度范围,对其健康已造成威胁。
- 黄健生贾晓平卢伟华甘居利
- 关键词:多氯联苯中华白海豚毒性分析
- 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诊断与质量评价被引量:15
- 2005年
- 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 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中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89)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有机污染指数(A值)范围为-0.411~0.237,营养水平指数(E值)范围为0.10~0.34,表明海水未受有机污染,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域Si:N:P的比值为14.8:13.2:1.11,海水营养结构总体上表现为硅和氮的比例偏低;初级生产力水平范围为5~1级,年平均值为3级,属'较高'水平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现存生物量分别为3级、5级和4级,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本次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9项单因子指数值均低于1.0,而综合指数为0.58,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然而,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
- 贾晓平李纯厚甘居利林钦蔡文贵王增焕
- 关键词:渔业生态环境南海北部
- 基于GIS的考洲洋养殖水域水质状况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在GIS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据1999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利用数据插值和栅格图形加权平均等处理手段,综合分析和评价了考洲洋水域的水质营养状况。结果显示,枯水期考洲洋的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整个水域未受明显有机污染,丰水期整个水域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湾西北部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受明显的有机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应引起重视。两个调查航次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趋势相似,均呈现湾口高,湾中部和湾西北部低的变化趋势。饵料生物的分布无明显的规律,在枯水期,饵料生物的分布较为均匀,大部分水域处于2~3级水平,其密集分布区出现在湾西北部、湾口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而在丰水期,饵料生物的变化幅度较大,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中部水域和望京洲沿岸水域。两个航次相比,丰水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均高于枯水期。
- 蔡文贵贾晓平林钦李纯厚甘居利王增焕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有机污染富营养化
- 大亚湾湾口海域冬季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性元素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2005年12月11~13日,在大亚湾海域湾口设点进行浮游植物的限制性元素研究,采用现场单营养和多营养加富实验方法获得了浮游植物对添加元素的响应情况。在单营养加富实验中,铁(Fe)组增值最大,其次是氮(N)组,分别为1·1562和0·9581μg·L-1。多营养加富实验中,无Fe组和无磷(P)组在实验的第3天达到了最高值,分别为1·16151和0·8778μg·L-1。差异显著性评估结果显示,大亚湾湾口海域N和Fe元素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分析认为,Fe是作为一种刺激因子在实验中起作用。N元素限制的形成,是由优势种硅藻对N元素的需求高和N限制的外海水对湾口区的影响显著共同决定。
- 王晓伟李纯厚戴明
- 关键词:浮游植物
- 广东省澄海莱芜拟建礁区建礁可行性研究
- 根据2003年5月广东省澄海莱芜拟建人工鱼礁区海域和对比区海域本底调查所获资料,从水文、水质、底质、生物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在拟建礁区建礁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莱芜拟建人工鱼礁区海域水深8.5~ 11.Om,海面波高小于1m,...
- 陶峰贾晓平陈丕茂李辉权
- 关键词:海洋环境生物环境
- 饲料铜的添加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血液免疫因子及组织铜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3年
-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加入不同水平的硫酸铜,初步研究了饲料铜的添加量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血液免疫因子及组织中铜分布的关系。饲料铜元素的添加量分别为0、7.5、15、30、45mg/kg。研究结果表明,铜的含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影响显著,添加水平30mg/kg的实验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成活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对虾的酚氧化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当添加水平为30mg/kg时,两种酶的活力均最强。对虾肌肉铜的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为(4.27±1.83)mg/kg,个体间差异非常大;肝胰脏(包括淋巴器官)铜的最高含量为210.36mg/kg,最低为33.78mg/kg(空白对照组),明显高于肌肉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铜的含量对对虾生长影响显著,并影响对虾的免疫能力;肝胰脏是对虾体内铜的主要积累器官。
- 郭志勋陈毕生徐力文郑石轩湛波刘立鹤程开敏
- 关键词:铜南美白对虾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