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冯玉涛黄峰高法成胡若飞许生根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文化
  • 4篇民族
  • 2篇教育
  • 2篇花儿
  • 2篇回族
  • 1篇点校
  • 1篇幸福观
  • 1篇性文化
  • 1篇学术价值
  • 1篇岩画
  • 1篇演进
  • 1篇伊斯兰
  • 1篇伊斯兰教
  • 1篇疑难
  • 1篇疑难词语
  • 1篇预科
  • 1篇预科教育
  • 1篇韵书
  • 1篇择业
  • 1篇择业观

机构

  • 20篇西北第二民族...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西安联合大学

作者

  • 6篇束锡红
  • 5篇马明良
  • 3篇冯玉涛
  • 2篇武宇林
  • 2篇李范文
  • 1篇黄峰
  • 1篇许生根
  • 1篇胡若飞
  • 1篇张跃东
  • 1篇陈西蕊
  • 1篇马宗正
  • 1篇文琦
  • 1篇吴建伟
  • 1篇高法成

传媒

  • 10篇西北第二民族...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民族
  • 1篇回族研究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首届全国民族...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松鸣岩“花儿会”调研报告被引量:6
2006年
“花儿”是流行于西北高原上的一种民歌。而“花儿会”则是民间自发的群众性的传统“花儿”演唱集会。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会”是西部“花儿”的主要传承地之一。此地蕴藏着原生态淳朴、粗犷的古老“花儿”,极具研究价值,亟待挖掘和抢救。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的标志,“花儿”这一民俗文化依然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是西北农民的精神家园,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增进各民族团结的媒介。
武宇林
关键词:花儿会民俗文化
宁夏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被引量:8
2004年
文章根据人口结构的现状和对总人口的预测 ,建构宁夏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 。
束锡红陈西蕊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
汉语对西夏语的影响
2006年
汉语对西夏语的影响,无论语音、语法、词汇都极为深远。西夏人努力仿照汉语编著西夏语字书、词书和韵书。通过对《文海》、《五音切韵》两部西夏官修韵书与汉语韵书的比较分析,探讨西夏人主动学习汉文化,在充分吸收汉语元素的基础上,重构本民族文化典籍的历程。
李范文
关键词:汉语西夏语韵书
贺兰山岩画与世界文化遗产被引量:2
2002年
岩画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一部分内容,受到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重视。贺兰山岩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庞大的规模,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小组以科学的态度,扼要介绍了国内外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现状,结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规定,初步分析了贺兰山岩画的文化价值,阐述了贺兰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建议。
束锡红胡若飞许生根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申报世界遗产研究小组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名录文化价值岩画
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以回族等族为例
建立一个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具备各种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诸多条件之一。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良好的舆论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良好的政治环境等等,而...
马明良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关系回族文化交流
文献传递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性文化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首次较深入地探讨了穆斯林性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分析了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性文化的影响 ,最后指出了穆斯林性文化对现代人的借鉴意义。
马明良
关键词:伊斯兰教穆斯林性文化
陕甘宁地区自然环境变迁与农牧经济结构的历史演进被引量:2
2004年
 历史上在中国北方农牧民族对峙的社会背景下,陕甘宁地区区域文化的历史内涵及其发展过程沿着自然环境———经济活动———文化变迁这一主线,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基础上,表现出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后期人为产生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某些特征。
束锡红张跃东
关键词:自然环境经济结构演进
汉字对文字作为视觉符号性质的积极表现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论述汉字对语言意义的积极表达作用。认为汉字的简化和繁化只是表象的形式,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反映文字的书写符号和视觉符号的性质,简化是为了书写的简便快捷,繁化则是为了积极地表现词义。文章通过大量的字例证明在古文字时期和隶书、楷书以及到现代的简化字中,都存在大量的记号,认为记号是和字的意义与读音没有直接关联的构字部件,但可以间接表现字的意义,本文把这种记号分为别形记号和指示记号,并认为汉字有效反映了文字作为视觉符号的性质。
冯玉涛
关键词:汉字记号听觉视觉
海外中国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06年
近年来,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对流失海外的中华民族古文献进行了成规模的、系统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民族文献数据库。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前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束锡红高法成
关键词:文献数据库
《史记》疑难词语考释被引量:2
2003年
《史记》在中国语言学上占有突出地位 ,保留了西汉时期大量的常用词语 ,特别是西汉的口语词 ,而其中又以关中方言词为最多。笔者多次通读《史记》 ,收集其中的语法、文字、词汇、语音现象 ,讨论有关《史记》的注解。由于笔者自幼生长在关中 ,熟悉关中方言 ,特别注意其中反映的关中方言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数仍在使用 ,但前贤时哲至今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些词语在现代的辞书中没有作为独立的词条罗列 ,或者所列的书证过于滞后 ,这些都给《史记》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不足 ,也为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留下遗憾。本文拾遗补缺 ,摭拾《史记》中的疑难词语特别是属于关中方言的疑难词语安堵、不起、期期、不侵、斩、先后等 ,进行解释说明 ,以求纠正有关《史记》词语研究的缺点 ,补充字词书在设立词条和解释方面的不足。
冯玉涛
关键词:《史记》方言疑难词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