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5
- 相关作者:周清艳史建平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学更多>>
-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提问意识和能力的思考——基于视频教学课的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在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即MTCSOL)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堂提问能力有待提高,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较好的课堂提问意识和提问方法。通过学生视频教学课的观察,总结出学生提问存在着四大问题:提问意识缺乏,提问目的不明确,提问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问类型不够丰富;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指出好的提问应具备四个特性:对象性、灵活性、层次性及启发性;最后指出提高MTCSOL提问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中提升课堂教学技能课比重、优秀教案或视频案例引导、同主题不同组别提问设计练习及课堂提问实习演练与教师指导等。
- 周清艳
-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提问能力案例分析
- 当代美国文理学院的功能变迁——以卫斯理安学院“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为例
- 2020年
- 作为美国文理学院代表之一的卫斯理安学院从自身办学发展出发,应美国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该计划经前期反复论证,于2015-2020年正式实施,卫斯理安学院将就业和升学模块内容有机嵌入学生四年的学分学习和第二课堂学习中,现已有初步反馈。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以及现实成果对文理教育在我国高校内的存续和发展有着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 柯志骋王雅雪
- 关键词:教学改革通识教育
- 特殊“V个N”结构的句法语义及其形成动因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讨论一类特殊的"V个N"结构(简称S3),其中"个"的作用在于表达说话人对"VN"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价值小量评价。S3常用在连字句中,也常与"什么的"、"算啥"、"不就是"、"常"、"爱/好/喜欢"等词语及"VVN"重叠形式共现,有时也作句子的话题成分。S3本质上是一个隐性量表达结构,其中"个"对"VN"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价值判断主要体现在事件的难易度、重要性、平常性、社会评价值、所致后果的严重性等五个方面。S3的形成与语言的主观性、"个"前"一"的省略和虚化及"个"的特殊性有关。
- 周清艳
- 关键词:句法环境价值量
- “(X)整个一个Y”构式句法语义及其成因被引量:4
- 2018年
- "(X)整个一个Y"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隐性量表达构式,构式语义为说话人主观认定X已完全达到Y所表达的极限程度量并对此确信不疑。该构式常使用在具有强烈主观评价论断色彩的语境中,有着特殊的适切语境及语用功能。体词谓语句是构式形成的外部句法动因,构式成分的语义演变和主观化是构式形成的内部语义动因。重新分析和认知隐喻是构式形成的机制。
- 周清艳
- “V个_(特殊动量)N”格式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 2015年
- 分析和探讨特殊"V个N"结构——"V个特殊动量N"(简称为S2)的形成动因和机制发现:S2是"V个名量N"(S1)的语法化形式;S2形成的动因包括"个"的高频使用、动宾结构的可扩展性、"动+量+宾"结构这一外部句法条件、N不能实现个体化等四个方面;S2形成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人类认知中"有界"的观念是S2形成的概念基础。
- 周清艳
- 关键词:语法化动因
- 论大学教师的创造力勃发
- 2008年
- 大学教师主体性的积极表达和创造性的无限勃发,对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和大学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大学教师生活在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的宽松环境中,让大学教师有本职工作内在价值与人生价值密切相关的切身体认,让大学教师有研究创造的自主工作权和自由流动权,让大学教师有信息对等、渠道畅通的沟通机制,让大学教师在良好的治理结构中通过外部竞争过程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是保证大学教师创造力勃发的前提条件。
- 杨运鑫
- 关键词:大学教师主体性创造力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下的国际理解教育互动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之一,特别是以增进国家间价值认同为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文章运用社会互动的研究范式,立足国家间人文交流的互动属性,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互动问题,包括国际理解教育互动的时代性特征,国家间人文交流与国际理解教育互动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观下国际理解教育互动的话语和机制构建问题。
- 李毅
-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人文交流互动
- 程度量构式“那叫一个X”的来源及其成因被引量:3
- 2018年
- 论述了"那叫一个X"这一主观程度量构式的来源、"那叫一个X"与"那叫X"的关系和"那叫X"结构的形成动因。认为该结构萌芽于清代,出现于民国,在现代汉语中发展成熟,经历了"称名—称名/判定评价—高程度量评价"的语法化过程。X的谓词化、"叫"的认知凸显及"那"的远指心理距离功能是程度量结构"那叫X"的形成动因。
- 周清艳
- 关键词:心理距离
- “VC”、“V得VP”与“V个VP”结构的差异被引量:3
- 2012年
- 从量的语义关系角度考察发现,"VC"、"V得VP"与"V个VP"结构在语法意义上分别表达客观规约、客观具象和主观异态结果,在量的表达上分别体现为客观抽象量、客观具象量和主观异态量。由此,三者在结构意义的表现成分、肯定和否定、时态、疑问句和语用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对称现象。
- 周清艳
- 特殊“V个N”结构对VN的选择和制约条件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本文讨论特殊"V个N"结构——"V个事件量词N"(简称为S2)对VN的选择和制约条件。当VN为动宾式离合词、惯用语或N为事件名词时,"V个N"结构一般为S2;当VN为动宾短语时,"个"后N的典型性特征、N在认知域范畴中所处的层级、N的指称性、VN的事件结构性质、VN的理想认知模型等因素对"V个N"的语义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当N为身体部位名词且VN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具有"熟语化"特征时,VN插入"个"形成的"V个N"结构大都为S2。
- 周清艳
- 关键词:理想认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