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作品数:472 被引量:1,886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星月包骥杨永红卿平马俊荣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52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5篇医药卫生
  • 80篇文化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9篇哲学宗教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社会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政治法律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8篇教学
  • 32篇细胞
  • 32篇教育
  • 28篇康复
  • 23篇课程
  • 20篇肿瘤
  • 20篇基因
  • 16篇疗效
  • 15篇老年
  • 14篇术后
  • 11篇关节
  • 10篇中医
  • 10篇康复治疗
  • 10篇成像
  • 9篇医学生
  • 9篇综合征
  • 7篇药物
  • 7篇抑郁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机构

  • 45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58篇四川大学华西...
  • 86篇四川大学
  • 7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川北医学院
  • 3篇长治医学院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成都市中西医...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成都市第六人...

作者

  • 18篇刘陇黔
  • 17篇何成奇
  • 14篇屈云
  • 13篇杨永红
  • 12篇王星月
  • 10篇汪晓东
  • 10篇李立
  • 10篇左川
  • 9篇万学红
  • 9篇程春燕
  • 8篇何红晨
  • 8篇卿平
  • 7篇曾静
  • 7篇毛兵
  • 7篇杨必
  • 7篇卿平
  • 6篇杨霖
  • 6篇王一平
  • 5篇刘沙鑫
  • 5篇姚巡

传媒

  • 2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7篇四川大学学报...
  • 15篇华西医学
  • 10篇卫生职业教育
  • 8篇中华医学教育...
  • 7篇中华医学教育...
  • 7篇高等教育发展...
  • 6篇四川医学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国医疗器械...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5篇中国医药指南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健康世界
  • 4篇中华现代护理...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河北中医
  • 3篇中国康复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2篇2024
  • 24篇2023
  • 24篇2022
  • 44篇2021
  • 42篇2020
  • 35篇2019
  • 41篇2018
  • 27篇2017
  • 33篇2016
  • 27篇2015
  • 29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13篇2011
  • 13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4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检查点综合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构成的肿瘤常规治疗模式。与传统肿瘤治疗相比,免疫治疗的疗效更持久,不良反应更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已被证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截至目前,这一疗法所带来的临床获益仅局限于部分肿瘤类型的少部分患者,因此需要合理的综合治疗策略克服这种局限。基因靶向治疗、放疗、化疗、肿瘤疫苗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为综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治疗及其与其他肿瘤治疗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卫治功王丽红李平
关键词:免疫治疗共刺激分子
753例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血液毒性情况分析
目的:评估实体瘤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化疗延迟情况,并观察骨髓刺激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情况.方法: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2013.1.1-2013.11.30期间新收治的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肺癌及消化系统...
欧袁伟翔荆文奕陈宝清陈瑶戴茹徐泳卢铀
镜像疗法改善截肢患者幻肢感及幻肢痛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治疗截肢患者幻肢感及幻肢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9期)、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镜像疗法治疗截肢患者幻肢感及幻肢痛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9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1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镜像疗法能够改善截肢患者的幻肢痛[MD=–7.29,95%CI(–27.73,13.16),P=0.48]。结论镜像疗法可能增强截肢患者对幻肢的控制感,但对幻肢痛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可能存在一过性的积极作用,但其长期效应尚待研究。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王凤怡张嘉祺张梦杰刘沙鑫张仁刚杨永红
关键词:截肢幻肢痛随机对照试验
消化内镜规范化清洗消毒技术被引量:13
2015年
近年来,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宽和深入,由此带来的医院内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加。由于消化内镜是深入体腔的诊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患者携带的病原体污染。有研究表明,使用后的内镜上病原微生物载量为105~1010 cfu/mL [1],成为内镜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消化内镜使用前后彻底的清洗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相关感染的关键[2]。而消化内镜构造精细,管腔复杂,材料特殊,不易清洗,且不适合高温高压消毒的特性决定了规范的清洗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相关感染的关键环节[3]。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化内镜在基层医院普遍开展,检查数量逐年增加,内镜消洗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就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化状况进行综述。
苏畅吴朝平张琼英杨锦林王一平
关键词: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医院感染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估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肌肉的控制紊乱而形成的一组言语障碍,特指由于言语相关肌肉的麻痹、肌力减弱或者不协调所导致的口语交流方面的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常表现为言语相关肌肉组织运动减慢、减弱、不精确、不协调,
朱守娟屈云刘珂
关键词:运动性构音障碍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相关肌肉言语障碍口语交流肌力减弱
投影与液晶电视引起视疲劳的初步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视觉显示终端(VDT)引起视疲劳的差异。方法对照研究。纳入在校大学生共68人作为受试者,男性21人,女性47人,年龄(21±2)岁。采用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电视组和投影组,每组34人,分别观看液晶电视和投影仪播放的视频,其中投影组先后观看投影仪投至金属幕与玻璃微珠幕的视频。所有受试者在相同环境下观看视频60 min,观看前后分别填写视疲劳量表,测量视功能参数,并记录瞬目情况。观看视频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及组间数据的比较根据数据正态性选择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观看视频后均出现视疲劳量表分值增加、瞬目频率加快、闪光融合频率降低、集合近点远移、负相对调节能力下降。观看前投影组(金属幕和玻璃微珠幕)和电视组受试者视疲劳量表分值分别为1.0(1.2)、1.3(1.6)、0.5(0.9)分,观看后分别为2.1(1.9)、2.1(1.7)、1.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2,-4.83,-3.75;P<0.05);各组受试者的瞬目频率分别为11.5(10.6)、15.3(11.9)及7.0(13.0)次/min,观看视频后分别为15.0(13.0)、17.0(16.0)及15.0(12.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2.38,-4.12;P<0.05);观看视频前各组平均闪光融合频率分别为(35.76±2.98)、(35.84±2.79)及(35.44±2.21)Hz,观看视频后分别为(35.09±2.78)、(34.94±2.67)及(34.57±2.33)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2.63,3.39;P<0.05);观看视频前各组集合近点分别为3.9(2.6)、4.0(2.5)及4.3(2.7)cm,观看视频后分别为5.4(3.8)、4.8(2.7)及6.1(3.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2.27,-3.36;P<0.05);观看前各组负相对调节值分别为2.00(0.50)、2.00(0.56)及2.00(0.25)D,观看后为1.75(0.50)、1.75(0.25)及1.75(0.50)D,较观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2.09,-2.53;P<0.05)。观看视频前后各组受试者正相对调节、调节幅度、调节反应和负融像性参数在各组中均未发现明显改变。投影组受试者(金属�
蓝敏杨旭波刘陇黔
关键词:视疲劳计算机终端
表面微结构多孔钛修复兔股骨大节段缺损
目的 制备表面微结构多孔钛材料,通过植入兔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研究其对承重部位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材料与方法 制备H2O2/TaCl5+模拟体液(SBF)处理的多孔钛(STPT),以单纯多孔钛(NTPT)多孔双相磷酸钙(B...
杨婧项舟王婧袁暾朱向东樊渝江张兴栋
如何改善患者心功能
2019年
73岁女性患者,农民,易感疲劳,2个月前曾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入院接受治疗,但出院回家没几天又犯病了。患者曾经做过超声心电图:双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前向血流稍增快,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呈单峰,间距不等,主动脉瓣回声增强,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二尖瓣、三尖瓣中量反流,压差增大,提示肺动脉压稍增高。心电图为心房纤颤(快速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应如何处理?
魏家富
关键词:心功能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电图主动脉瓣ST-T改变血流频谱
不同实践教学模式对作业治疗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分析分阶段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在作业治疗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作业治疗专业毕业3年及以上的学生,通过微信发放自制调查问卷,以调查分阶段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实习效果及工作后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完成并回收问卷61份,其中分阶段实习毕业生26份,集中实习毕业生35份,问卷回收率91%(分别为100%和8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实习效果自我评价中,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处理临床问题、完善知识体系、把握医患关系、树立职业信心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建立临床思维方面集中实习显著优于分阶段实习(P<0.05)。结论分阶段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在作业治疗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无明显差别,高校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实习模式。
王凤怡张仁刚马锡超林洋李定艮刘沙鑫刘沙鑫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纳入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的随机...
苏娜徐珽唐尧
关键词:依达拉奉疏血通急性脑梗死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