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6 被引量:122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丁张松郭宴海惠娜王美霞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学院南昌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9篇肿瘤
  • 7篇免疫
  • 7篇基因
  • 4篇转录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启动子
  • 3篇转录调控
  • 3篇胃癌
  • 3篇免疫治疗
  • 3篇介导
  • 3篇活性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
  • 3篇NDRG2

机构

  • 3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吉县人民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8篇颜真
  • 5篇张英起
  • 4篇杨安钢
  • 4篇韩苇
  • 3篇赵晶
  • 3篇孟艳玲
  • 3篇王文勇
  • 3篇温伟红
  • 3篇张秀敏
  • 3篇药立波
  • 3篇刘新平
  • 3篇张健
  • 3篇王涛
  • 3篇刘艳
  • 2篇朱瑾
  • 2篇梁平
  • 2篇胡沛臻
  • 2篇刘文超
  • 2篇范林妮
  • 2篇李小惠

传媒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分析化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NIS基因介导碘摄取测量microRNA let-7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拟建立用放射性核素测量microRNA(即miRNA)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新方法,探讨miRNA与肿瘤的关系。方法分别克隆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及可与let-7互补结合的ras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即RU序列;以hNIS作为报告基因,将ras基因的3′-UTR与hNIS连接构建融合基因(hNIS—RU),使hNIS的表达受let-7的调控;同时克隆前体let-7(pri-let-7)及前体mir143(pri—mir143),转入细胞后加工形成成熟的let-7及mir143。将hNIS及hNIS—RU分别转染肺腺癌A549细胞,转染24h后,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37kBq^125I,1h后收集细胞并测量^125I计数;将hNIS-RU分别与不同量的pri-let-7或pri—mir143共转染A549细胞,转染细胞24h后分别测量其对Na^125I的摄取。结果转染hNIS的A549细胞^125I摄取明显增高,是未转染A549细胞的12倍;转染hNIS—RU的A549细胞^125I的摄取减低,为转染hNIS A549细胞的70%,是未转染A549细胞的8倍;hNIS—RU及pri—let-7共转染A549细胞的放射性计数进一步降低,为转染hNISA549细胞的50%;转染hNIS—RU不变,增加pri—let-7的转染量,^125I的摄取随pri—let-7的增加而降低;转染hNIS—RU不变,共转染不同浓度的pri-mir143,A549细胞对^125I的摄取基本不变。结论构建了hNIS—RU融合基因,hNIS在细胞中的表达受let-7的调节,二者呈反比关系。初步建立了以hNIS为报告基因测量miRNA在细胞中表达的高灵敏度放射性核素新方法。
杨卫东赵荣秦伟伟王涛陈锐汪静
关键词:肺肿瘤基因MICRORNA
PHA-CD3AK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PHA-CD3AK细胞的体外诱导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并与LAK细胞进行比较。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植物血凝素(PHA)、单克隆抗体(anti-CD3McAb)和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共同诱导制备PHA-CD3AK细胞;应用流式法分析PHA-CD3AK细胞的免疫表型、乳酸脱氢酶法(LDH)检测PHA-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观察其形态;吉姆萨染色法观察其核型。结果:微量anti-CD3McAb(0.05μg/ml)辅以少量rhIL-2(300U/ml)和PHA(100μg/ml)共同培养,即能诱导和大量扩增PHA-CD3AK细胞,其扩增倍数显著高于LAK细胞,维持高扩增的时间也远较LAK细胞持久;当效靶细胞比为80:1时,PHA-CD3AK细胞对体外肿瘤细胞(K562)杀伤的百分率为56.5%;免疫表型检测PHA-CD3 AK细胞中CD3^+、CD4^+、CD8^+细胞的比率分别为(86.5±5.89)%、(38.20±5.27)%、(42.63±3.50)%;核型为正常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6条。结论:PHA-CD3AK细胞是以CD3^+、CD4^+、CD8^+细胞为主的异质细胞群,并具有淋巴母细胞样特征,PHA-CD3AK细胞为正常二倍体细胞。PHA-CD3AK细胞是易于体外诱导、扩增能力强,体外存活时间长、杀瘤活性高的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肿瘤过继免疫效应细胞。
郝建峰夏禾爱田敏张秀敏
关键词:体外诱导生物学特性
自体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 m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从51例恶性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anti-CD3mAb、重组人IL-2(rhIL-2)体外诱导后扩增培养,制备自体CD3AK细胞。待细胞培养至第10~12天时取样用于质控检测。收集质控检测合格的CD3AK细胞,调整至终浓度为(4.0~6.0)×109/L,静脉回输至患者体内,每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回输5次(每2d回输1次),每次回输细胞数不低于1×109,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大于5×109。应用人T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以及CD16+56+细胞(NK细胞)比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化验指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评定疗效,计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结果分离制备的CD3AK细胞符合理想活性细胞质量要求,可用于进一步实验治疗。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以及CD16+56+细胞(NK细胞)比例分别为(48.88±9.42)%、(35.09±4.11)%、(28.17±4.97)%、(20.31±6.98)%]均显著升高(均P<0.05)。51例患者中,45例患者治疗后全身症状改善明显;所有患者治疗后相关化验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变化,也未出现其他全身毒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4例、微效11例、稳定12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达60.8%,临床受益率达84.3%。结论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安全且无副作用,能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郝建峰张秀敏胡沛臻李侠隋延仿
关键词:肿瘤杀伤细胞
几类实体肿瘤对IFN-α 2a治疗敏感性与其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表面干扰素α受体的表达与其肿瘤对IFN-α 2a治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干扰素α敏感肿瘤的快速评价方法奠定基础.方法:MTT法体外筛选IFN-α 2a敏感与抗性肿瘤细胞株,选取人肺腺癌细胞A549,SPC-A-1,GLC-82和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MKN-45共4株细胞;通过构建荷瘤裸鼠模型,证实不同肿瘤对干扰素治疗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表面IFN-α受体的表达差异.结果:体内、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549,SPC-A-1为IFN-α 2a敏感性细胞株,MKN-45,GLC-82为IFN-α 2a抗性细胞株.细胞和组织水平检测的结果表明: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549,SPC-A-1,MKN-45,GLC-82.结论:IFN-α受体表达的高低与肿瘤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对实现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艳韩苇颜真张英起
关键词:干扰素Α
粪菌移植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评价粪菌移植(FMT)治疗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消化病院门诊就诊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FMT,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便秘症状自评量表(KESS)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BSFS[(1.23±0.50)vs.(1.20±0.48)分]、KESS[(27.93±4.98)vs.(25.60±5.48)分]及PAC-QOL[(111.40±15.06)vs.(110.30±19.11)分]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SFS评分均明显增加、KESS及PAC-QOL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BSFS评分明显增加[(2.37±1.20)vs.(3.10±1.13)分],KESS评分明显下降[(16.97±7.37)vs.(12.43±7.48)分],PAC-QOL评分明显下降[(87.13±27.52)vs.(63.10±26.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FMT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刘巧云张松曹海超李婷宇马玉帛赵欣蒋铭佐刘健惠娜王美霞聂燕吴开春聂勇战
关键词:便秘肠球菌属生活质量
荧光内参在校正Caspase-3/7活性检测偏差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改进Caspase-3/7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在顺铂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模型中,分别利用传统的和改良的实验方法检测Caspase-3/7的活性变化,并与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改良的实验方法显示不同剂量顺铂诱导下,HeLa细胞Caspase-3/7活性有剂量依赖性增高,与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相一致,但传统实验方法显示HeLa细胞Caspase-3/7活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由于参测细胞数不同,导致这种Caspase-3/7活性检测方法不能真实反映细胞凋亡程度。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改良型Caspase-3/7活性检测方式,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排除不同凋亡诱导方式诱导细胞凋亡时所产生的因参测细胞数不同所造成的Caspase-3/7活性检测的误差。
晋亮杨国栋傅海燕卢晓昭韦梦影于芳卢兹凡
关键词:凋亡内参顺铂PARP
siRNA沉默SOCS1表达增强IFN-α2a-NGR的抗肿瘤效应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肿瘤血管导向性干扰素IFN-α2a-NGR抗肿瘤效应的分子机制,发现影响干扰素敏感性的关键信号分子,提高耐药肿瘤细胞敏感性。方法:培养IFNAR高表达细胞株A549、IFNAR低表达细胞株MKN-45,通过MTT检测IFN-α2a-NGR的抗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Western blot检测IFN-α2a-NGR处理前后STAT1、p-STAT1、p53、OAS与SOCS1的表达变化,合成siRNA靶向干涉SOCS1。结果:IFN-α2a-NGR刺激后,A549中,p-STAT1、p53、OAS与SOCS1表达上调;MKN-45中P53、OAS无显著变化,SOCS1显著上调。靶向干涉SOCS1后,MKN-45对IFN-α2a-NGR的敏感性增加[抑制率从(14.69±1.05)%提高到(36.97±2.05)%]。结论:IFN-α2a-NGR与IFN-α2a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效应基本一致,p-STAT1、p53与SOCS1可影响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通过siRNA沉默技术可提高耐药细胞株敏感性,为IFN-α2a-NGR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黄启超雷小英刘艳隋文君李慎张英起颜真
关键词:干扰素肿瘤信号转导
免疫组化技术标准化的探讨被引量:33
2011年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由Coons首创于1950年,刘彦仿等[1]于1965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该技术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免疫组织化学各种方法不断建立和发展阶段;推广普及阶段;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及广泛应用阶段;该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及质量控制阶段。
王文勇黄晓峰王映梅赵一岭马福成王伯沄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Restin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2006年
目的:扩增细胞静息因子(restin)基因启动子并构建该启动子的荧光报告系统,探讨其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刺激的反应.方法:①对restin基因上游约2000bp基因组序列进行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分析.②利用PCR技术扩增restin基因上游序列,将其克隆入pG5-luc中,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上游,取代5个GAL-4结合位点及腺病毒启动子,构建Rp-luc质粒.③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ATRA诱导检测该质粒中荧光素酶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均证实成功克隆了restin基因上游序列,已将该序列插入到荧光素酶基因的上游;ATRA诱导转入HeLa细胞中的真核表达载体Rp-luc,荧光素酶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restin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荧光报告系统,为进一步研究restin基因功能及其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
王瑞华傅海燕杨国栋路凡赵忠良
关键词:RESTIN转录调控启动子全反式维甲酸
针对S基因的siRNA或shRNA表达框对HepG2.2.15细胞中HBV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化学合成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的siRNA,同时制备针对相同区段的shRNA表达框,并比较二者对HepG2.2.15细胞中HBV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针对HBVS基因的带有FITC标记的siRNA,设计合成带有FTrc标记的引物,PCR扩增含有RNA聚合酶Ⅲ启动子H1序列和shRNA编码序列的表达框,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将等摩尔数siRNA和shRNA表达框分别用脂质体转染稳定表达HBV的HepG2.2.15细胞,转染1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转染3d后RT-PCR检测靶基因mRNA的水平,用SDS-PAGE、Westem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BsAg的表达。收集转染前和转染后1、3、5和7d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HBsAg水平,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的含量。结果成功制备了针对HBVS基因的shRNA表达框,将其与等摩尔数siRNA分别转染HepG2.2.15细胞后,RT-PCR证实细胞中HBV mRNA水平降低,SDS-PAGE、Westem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到HBsAg的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V DNA含量下降。与siRNA相比,shRNA表达框对HBV的抑制作用虽然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更长。结论shRNA表达框和siRNA均可明显抑制HBV的转录和表达,与siRNA相比,shRNA表达框能够更持久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
温伟红刘家云王凯薛茜孟艳玲赵晶贾林涛薛采芳王成济杨安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RNA干扰SIRN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