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95 被引量:1,077H指数:17
- 相关作者:马云艳邹丽芳晋建勇杨倩楠杨松滔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序批式好氧堆肥处理法对家畜粪便的减量化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以新鲜牛粪为处理对象,选择木屑及混合物(木屑与玉米秸秆屑)两种材料为调理剂,采用日本研制生产的S-15型生态厕所为试验装置,进行了序批式好氧堆肥的减量化研究。试验过程中分析了堆制过程中温度、含水量率、有机质、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处理的堆肥产物均达到明显的减量效果,养分含量也成倍增长。因此,这种堆肥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段丽杰盛连喜
- 关键词:家畜粪便堆肥
- 萘对斑马鱼(Danio rerio)内脏团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胁迫与生物响应被引量:24
- 2009年
- 经急性毒性实验,得到萘对成体斑马鱼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1.8mg.L-1.在此基础上,设置5个浓度梯度:0、1/6LC50、1/4LC50、1/3LC50、1/2LC50,研究了在不同的暴露时间下(0.5、1、2、4、、14d),萘对斑马鱼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对萘非常敏感,在暴露0.5d时就受到抑制或诱导.0.5d后GPx活性整体上被诱导,只在第14d时高浓度组(1/3LC50和1/2LC50浓度组)GPx活性被抑制;GST和GSH则总体上是低于对照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2d后呈现先诱导后抑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在1d后整体上受抑制.萘对斑马鱼内脏团抗氧化防御系统能产生影响,其变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暴露于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的鱼类的生物学效应.
- 王隽媛边红枫金香琴盛连喜
- 关键词:急性毒性抗氧化防御系统
- 森林土壤多角度高光谱偏振反射影响研究初探被引量:15
- 2009年
- 应用高光谱仪实测了部分典型森林土壤在不同状态下的多角度高光谱偏振反射数据,从光线入射天顶角、探测天顶角、探测方位角、偏振状态、土壤含水量、土壤粒径等不同影响因子对所测土壤的多角度高光谱偏振反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因子对森林土壤光谱曲线均有影响,但主要影响森林土壤反射比值,对森林土壤光谱谱形影响不大。根据森林土壤光谱特征和实验得出的结论,作者设计出遥感中森林土壤波谱探测的最佳设计方式,保证最佳的森林土壤的遥感状态。这不仅是对森林土壤性质的测试做出了新尝试,而且对多角度偏振高光谱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韩阳赵云升赵乃卓李潜吕云峰
- 关键词:偏振遥感森林土壤
- 基于ArcIMS的科学文献空间化表达与网络检索系统
- Web GIS的应用研究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新一代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ArcIMS4.0的特点、体系结构及信息的传递机制;运用ASP技术,建立中国海岸带文献数据库网络查询系统,结合基于Ar...
- 罗永峰杨晓梅张洪岩
- 文献传递
- 长白山哈尼沼泽踏头苔草株丛年龄结构与繁殖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取样调查了哈尼泥炭沼泽的踏头苔草的年龄结构,并将其年龄划分为5个阶段:幼苗、幼龄、成年、老龄前期、老龄期。结果表明:幼苗与幼龄的比例占的比较大;成年各方面都比较稳定,生长良好;老龄前期与老龄期占的比例较小,其踏头苔草是属于增长性的。并且,种群的草高、生物量及生殖株与营养株的数量与年龄结构有密切的联系。
- 王宪伟卜兆君王升忠
- 关键词:年龄结构年龄阶段
-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与环境解释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探明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线与样方结合的方法,于2014-2015年在天鹅湖沼泽湿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与环境因子测定.结果显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共有35种,隶属于19科27属.方差分析表明,地表积水条件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着地表积水减少,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上升趋势,Pielou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地表积水的减少,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冗余分析与偏冗余分析表明,所有环境因子共解释了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异的67.9%.水位与土壤全氮含量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含量的净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全磷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总效应与净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积水条件和土壤氮含量是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 徐娜姚艳玲王铭王升忠曹议文徐志伟李鸿凯董彦民
- 关键词:植物群落环境因子物种组成巴音布鲁克
- 正交试验法筛选风砂土上作物增产的关键因子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选用一年生蔬菜—白菜作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监测白菜生长高度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土壤基质、养分和水分因子对风砂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保证白菜存活的水分前提下,基质对白菜鲜重和干重的影响最显著;养分对鲜重和干重的影响也很显著;保水剂对鲜重有一定影响,对干重的影响不显著,三个因素(养分、水分、基质)对白菜地上高度和全长的影响不显著,整体上,各因素对风砂土改良效果的显著性依次为基质>养分>水分,且在本试验中,处理A2B2C3为最佳组合,因此,认为保湿型土壤营养调理剂在风砂土上的使用效果好。
- 马云艳赵红艳
- 关键词:风砂土改良剂泥炭保水剂正交试验
- 红葱种群地上和地下构件的密度制约调节被引量:14
- 2011年
- 虽然个体大小和密度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但是大多数基础研究只观测植株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即地上部分大小-密度关系,而对于地下构件大小-密度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因为植物个体的生长是构件变化的过程,所以个体大小和密度的关系不仅表现为种群水平和个体水平,也表现为构件水平。该文研究了5个密度(36、49、64、121和225株·m-2)的红葱(Allium cepa var.proliferum)种群地下构件密度制约调节规律及其与地上构件密度制约调节规律的关系,地下部分和全株(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密度制约调节规律,及二者与地上部分密度制约调节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环境下,植物的表型可以通过各器官形态的可塑性反应发生调整;植株地下构件和地上构件的各个特征(株高、叶片长、叶片数、鳞茎直径、分蘖重)均与密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2)平均根、鳞茎、叶片和鞘生物量均与密度呈显著的幂函数负相关关系,但异速指数不同:鳞茎(-1.14)<叶片(-1.03)<根(-0.78)<鞘(-0.49),表明地下构件的大小和地上构件的大小随密度的变化不一致;(3)平均地下、地上和个体生物量均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幂函数负相关关系,但异速指数不同,分别为:-1.13、-0.95和-0.98,表明地上部分大小和全株大小随种群密度的变化基本一致,但与地下部分大小的变化不一致。总之,密度制约对植株地下构件的调节作用大于地上构件,对地下部分的调节作用大于地上部分,红葱种群对地下资源的竞争占主导地位。
- 黎磊周道玮
- 关键词:生物量鳞茎密度制约
- 密度制约决定的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被引量:99
- 2011年
- 基于自然环境下红葱(Allium cepa var.proliferum)个体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动态、生物量分配比例动态、生物量比率动态和形态性状对不同种群密度(36、49、64、121和225株·m-2)响应的模拟实验,分析了密度制约对其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葱地上部分、叶和鞘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地下部分和鳞茎的分配比例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根的分配比例未随密度发生显著变化。除根:叶、根:地上比在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外,各器官间生物量比率均表现出明显的密度依赖性。随着个体的生长,根:鞘、根:叶、根:地上比逐渐减小,鳞茎:叶、鳞茎:鞘、鳞茎:地上比先减小后增加,而地上:地下比先增加后减小。比叶面积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和根长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比根长不受密度的影响。由此可见,种内竞争水平会对植物体内的资源分配产生较大影响;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响应不同密度具有可塑性,随着密度的增加,红葱个体会增加地上营养器官的生物量分配,并以减小地下无性繁殖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为代价。最优化分配理论仅在无竞争存在的情况下适用,当竞争发生时,种群密度及其制约性调节是决定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关键因素。
- 黎磊周道玮盛连喜
- 关键词:红葱资源分配
- 草丘微地貌对苔草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苔草沼泽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草丘微地貌是苔草泥炭沼泽普遍存在的外貌特征,草丘和丘间环境差异可能会引起枯落物分解的异质性。为此,选择长白山区敦化东明林场典型臌囊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对臌囊苔草枯落物在草丘及丘间位置的分解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丘和丘间枯落物干重损失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丘间枯落物总干重损失(40.20%±4.22%)和分解速率(0.0021±0.0001)d^(-1)均高于草丘枯落物总干重损失(21.70%±2.25%)和分解速率(0.0012±0.0001)d^(-1),且丘间枯落物分解速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草丘和丘间粗孔分解袋枯落物干重损失分别比对应位置的细孔分解袋枯落物干重损失高(1.81%±0.32%)和(2.91%±0.30%),在草丘和丘间枯落物分解速率上,微生物贡献分别是土壤动物贡献的6.37倍和5.65倍,而丘间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对枯落物分解速率的贡献分别是草丘的1.79倍和1.59倍。相关分析显示,草丘丘间枯落物干重损失与相应位置积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枯落物干重损失与草丘水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丘间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在草丘微地貌格局下,不同的水热组合影响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分布及群落组成,从而对枯落物分解产生影响,而其丘间不稳定的水分环境则是影响苔草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的关键环境因子。
- 刘双双王铭王铭王升忠王升忠曹议文徐志伟
- 关键词:苔草泥炭沼泽枯落物分解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