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华大学口腔医学院

作品数:85 被引量:185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含薇吴巍郭晶顾晓琪李东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4篇口腔
  • 10篇教学
  • 7篇牙周
  • 7篇细胞
  • 5篇牙龈
  • 5篇口腔修复
  • 5篇矫治
  • 4篇修复学
  • 4篇学法
  • 4篇牙周病
  • 4篇执业
  • 4篇肿瘤
  • 4篇细胞癌
  • 4篇疗效
  • 4篇鳞状
  • 4篇鳞状细胞
  • 4篇鳞状细胞癌
  • 4篇免疫
  • 4篇口腔鳞
  • 4篇口腔鳞状细胞...

机构

  • 74篇北华大学
  • 8篇吉林医药学院...
  • 6篇吉林大学口腔...
  • 4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医药学院
  • 4篇长春市口腔医...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大庆市第四医...
  • 2篇吉林市口腔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国家人口计生...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吉林市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吉林市北华大...

作者

  • 22篇李含薇
  • 16篇李咏梅
  • 15篇黄相道
  • 15篇郭晶
  • 11篇李东
  • 10篇顾晓琪
  • 6篇吴巍
  • 5篇朱辛奕
  • 4篇于维先
  • 4篇刘歆婵
  • 4篇王闻天
  • 4篇姚欣欣
  • 4篇王发生
  • 4篇张丽华
  • 4篇王占义
  • 4篇梅帅
  • 4篇宋洋
  • 4篇张玉凤
  • 3篇高尚
  • 3篇刘境华

传媒

  • 15篇吉林大学学报...
  • 14篇北华大学学报...
  • 4篇口腔医学研究
  • 4篇吉林医药学院...
  • 3篇教师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吉林蔬菜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市1386名社区居民口腔疾病认知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调查吉林市社区居民对口腔知识认知的情况,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吉林市船营区西大社区及东北电力大学社区1 386名居民进行口腔知识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1 386名社区居民中保健意识方面7~20岁年龄组定期检查情况最好,为62.76%,41~60岁年龄组刷牙情况最好,两次及以上的为91.95%;氟化物防龋和吸烟可引起牙周病和口腔癌知晓率方面21~40岁年龄组最好,均为67.89%;>60岁年龄组患龋率及刷牙出血率最高,分别为89.58%和50.00%。出现以上情况与口腔保健的意识、教育、年龄、生活习惯等密不可分。结论 7~20岁年龄组定期检查情况最好,随年龄增长对口腔知识认知能力不断增加,60岁以上年龄组的居民由于牙龈萎缩等原因导致龋率及刷牙出血率最高。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的保健意识认识一般,需要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
顾晓琪董莉萍郭晶李东
关键词:口腔预防保健口腔疾病
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检测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的OSCC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52例OSCC及20例正常的舌黏膜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Bag-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50.00%、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76.19%、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93.33%,三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临床分期为早期(Ⅰ级+Ⅱ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5.55%,晚期(Ⅲ级+Ⅳ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2.3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g-1蛋白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发展关系密切,并且检测该指标有助于OSCC的早期诊断。
韩成敏吴国民高尚张茹慧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BAG-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辛伐他汀对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im)对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40只2月龄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每天Sim灌胃给药,连续灌注7 d。在上颌双侧磨牙区腭侧造牙周组织创伤模型,再给药7天。然后处死取上颌双侧第一、第二磨牙连同牙周软硬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染色、观察。结果对照组破骨细胞数(4.78±2.12)个,而实验组(2.93±1.87)个(P<0.05);实验组牙周间充质细胞内TGF-β1 mRNA表达的细胞数为(15.36±2.25)个,多于对照组的(7.49±1.88)个(P<0.05);实验组中15例有活跃的成骨细胞,多于对照组的8例(P<0.05)。结论Sim对牙周组织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上调TGF-β1 mRNA表达,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王占义胡东旭李含薇
关键词:辛伐他汀牙周组织再生TGF-Β1MRNA
灵芝活性成分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恶性肿瘤是我国慢性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恶性肿瘤的晚期非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药灵芝具有抗肿瘤作用,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外应用灵芝活性成分针对肿瘤的作用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探讨灵芝活性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为灵芝活性成分应用于临床奠定理论基础。
吕俞娇周姝婷王丽娜沈明妹刘永超
关键词:灵芝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灵芝酸抗肿瘤
钛表面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陶瓷膜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MAO),以纯钛(TA2)为基体,在醋酸钙和磷酸二氢钠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含羟基磷灰石(HA)的生物活性陶瓷膜,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和红外光谱(FT-IR)对膜层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检测膜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纯钛经微弧氧化处理10min后,在其表面能生成一层含羟基磷灰石成分的多孔陶瓷膜,该膜层经模拟体液浸泡48h后,其表面覆盖一层含有CO2-3的羟基磷灰石(类骨磷灰石),即该陶瓷膜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于维先刘歆婵王闻天张玉凤王海瑞
关键词:纯钛微弧氧化陶瓷膜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旨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在5年制英语本科生口腔护理学教学中开展以病例导人为基础的教学法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我国医学备专业在临床课教学中开展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姜维华梁玉伏郑翠英顾晓琪
关键词: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问卷调查
关于病原生物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病原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近年来一些新发病原菌的发现和再发病原体的变异等因素,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事件,给人类造成严重健康危害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损失。社会急需高素质的病原生物学人才来应对如此严峻局面。因此,病原生物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本文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实验教学、重视专业英语、加强师生交流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关于病原生物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郑美玉李咏梅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研究生教育
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Pg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阐明PgFtsZ的生物化学特性,为牙周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alachite green assay法检测GTPase的活性,活性测定蛋白质为重组野生型PgFtsZ(WtPgFtsZ)和4种重组C末端缺失变异型PgFtsZ,即ZΔC01(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ZΔC02(C末端缺失128个氨基酸残基)、ZΔC03(C末端缺失177个氨基酸残基)和ZΔC04(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各种PgFtsZ在未经处理时及煮沸加热处理5和10min后检测GTPase的酶活力值。结果:重组ZΔC04GTPase的活性在煮沸加热处理5和10min时均比未加热处理时的酶活性增加(P<0.05),重组WtPgFtsZ、ZΔC01、ZΔC02和ZΔC03在煮沸加热处理5min时GTPase的活性均较未煮沸加热处理时的活性增加(P<0.05),但进一步煮沸加热处理10min时,其GTPase的活性与未加热处理时相似。结论:Pg FtsZ是一种耐热蛋白质,并且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ZΔC04表现出更强的耐热性能。
于维先王闻天刘歆婵张玉凤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热稳定性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在实施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时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和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的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时牙釉质脱矿发生几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20%。和牙齿位置、年龄、正畸酸蚀时间和矫治器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可对其实施针对性预防。
梅帅朱辛奕
关键词:口腔正畸预防措施
两种正畸黏结剂黏结后牙颊面管的临床实用性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目前正畸后牙多以黏结颊面管来替代黏结带环来控制牙齿位置和方向,但磨牙位置靠后,磨牙颊面管的黏结相对困难;同时,后牙咀嚼受力相对较大,造成颊面管更易脱落。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正畸黏结剂黏结牙颊面管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正畸治疗患者,每例患者右侧上下第一磨牙均采用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左侧上下第一磨牙均采用3M 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黏结。详细记录4个月内颊面管黏结后的脱落情况。同时分别以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3M 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黏结人离体第一磨牙,模仿口腔正常环境和温度,冷热循环10 000次后测定黏结抗剪切强度。结果与结论: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组和3M 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组的脱落率分别为10.80%和24.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两种黏结剂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强度高于3M化学固化黏结剂。提示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较3M化学固化黏结剂更适合磨牙颊面管的黏结。
王发生李东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颊面管脱落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